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司法鉴定机构是为三类诉讼活动提供鉴定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准确把握其性质,有利于顺利进行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有重点地做好鉴定管理工作。目前,相当多的鉴定管理部门将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定位为商业性服务机构,并按等价交换原则收取鉴定费用。这种做法是与司法鉴定活动的性质、鉴定结论的证据要求以及确保司法公正相矛盾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执法环境条件,并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应当坚持“公益性为主,盈利性为补充”的原则,并在机构结构与布局、鉴定收费、国家重点扶持等方面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2.
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渐深入,与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司法制度有密切联系的司法鉴定制度必然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经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中的主体力量。为适应侦查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为了克服“自侦自鉴”所带来的弊端,可以严格分立、分设侦查职能部门和从事鉴定活动的部门。另外,为适应诉讼活动及司法改革的实践需要,可以允许公安机关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法面向社会从事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渐深入,与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司法制度有密切联系的司法鉴定制度必然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经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司法鉴定机构中的主体力量。为适应侦查工作的需要,公安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为了克服“自侦自鉴”所带来的弊端,可以严格分立、分设侦查职能部门和从事鉴定活动的部门。另外,为适应诉讼活动及司法改革的实践需要,可以允许公安机关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法面向社会从事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4.
司法鉴定的内涵应界定为:具有法定鉴定资格的人,受司法机关指派或委托, 对诉讼活动中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技术问题进行审查鉴别、作出科学判断的活动。目前,我国司 法鉴定人制度还需要完善,司法鉴定体制需要从调整公安、检察机关内设鉴定机构,撤消法院 内部鉴定机构,确定鉴定标准和规则,建立鉴定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仲裁机关以及当事人对案件立案前取证、诉讼、执行、仲载过程中的专门技术、专门知识问题 ,委托有鉴定权的机构或鉴定人依法检验评价的活动。按照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 ,司法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在诉讼尤其是刑事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当前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应从多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鉴定机构现状 ,鉴定缺乏独立性、科学性。分析社会对司法鉴定活动的需要。建立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机构  相似文献   

7.
摘妻:司法鉴定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保持公正权威,以实现鉴定结论的真~.--r靠,为诉讼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工作或多或少的存在立法落后、鉴定秩序混乱、缺乏严格管理,鉴定人员及机构的体制、法律责任承担规定模糊等问题。对司法鉴定制度的制度建构及发展方向进行有益探索,论证从程序上加强司法鉴定的诉讼性、从实体上加强司法鉴定的科技性和从行政上加强司法鉴定的确定性的理论设置,对我国司法鉴定的进一步改革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公安院校鉴定机构因《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而受到限制。根据《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公安院校可以申请成立鉴定机构,为社会提供司法鉴定服务。  相似文献   

9.
沙万忠  王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6):106-108,封三
司法鉴定是服务于审判活动的科学实证活动 ,司法鉴定进入诉讼领域 ,实际上就是科学进入司法工作。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 ,这种现状与当前提出的以司法公正为核心 ,以司法公开为重点的司法改革目标直接相违背。公正与效率是 2 1世纪司法改革的主旋律 ,司法部决定创建新的司法鉴定制度 ,并对原有鉴定体制进行整合 ,其中心工作就是强化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 ,使其成为创建有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但作为我国诉讼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司法鉴定的无序和混乱严重影响诉讼价值的实现。因此需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程序的规范等方面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制度  相似文献   

11.
浅析司法鉴定中当事人权利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鉴定体制,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活动的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等一系列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长期以来颇有争议,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的可诉性是其争论的焦点之一。从目前我国内部行政处分行为不可诉的现状来看,应给予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的相对人以司法救济的途径,并将内部行政处分行为纳入行政诉讼范围,接受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被赋予了司法民主的价值期盼,实践证明,法律赋予它的价值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制度本身与现行的诉讼实践和法律规定也多有矛盾之处。为此,应该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变革人民陪审员制度。采取专家陪审与大众陪审相结合的方式完盖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及管理由当事人启动陪审程序重构陪审程序完善现行法律,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4.
司法鉴定结论是主要证据种类之一 ,在诉讼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当前司法鉴定工作中遇到的三个突出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对刑事侦查行为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是平衡诉讼格局、对侦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合理分配侦查实施权和侦查监督权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司法审查应由法院来实施,法院有权对侦查主体是否适格、证据是否合法、程序是否正当等进行审查.文章认为,实施对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还有赖于对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对检察机关职权和地位的再认识以及对法院体制和法官任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司法领域中的着力点。构筑司法公信力需要从社会治理高度对司法运作机制以重新审视。合作司法是社会治理谱系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在司法中的体现。降低司法成本和实践司法公正是合作司法实践路径中的两个向度,统筹两者是合作司法之于司法公信力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善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如规范鉴定人的资格认证,明确其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鉴定程序,克服“自侦自鉴”等缺陷。  相似文献   

18.
"孤证"就是指单个的证据.由于对法律的理解不同,对孤证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认识.在刑事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各环节对证据的运用要求以及对案件的证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孤证问题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这就要求司法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诉讼意识和证据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促进司法公正,建议提高司法鉴定人员思想认识水准、建立健全司法鉴定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净化执业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使司法鉴定活动朝法制化、科学化、有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与其他领域相比,司法在社会管理方面所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重视树立现代司法特别是能动司法理念,强化司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意识,强化司法公平与效率意识,增强矛盾纠纷的司法调处能力,完善相关诉讼制度,健全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确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依法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