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本没有“行业人大代表”这样一种角色,尽管在选举过程中,可能考虑到行业的代表性。但是,一些人大代表被他所在的选区选民选举出来后,方才觉得自己是“行业代表”。类似这种情况和意识,反映着一种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人大代表的利益与选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专刊上读到一篇《选举人大代表应进行竞选演讲》的文章,文中写道:“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制度,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但事实上,我们即使在选举县级以下人大代表时,很多人根本就不甚了解代表候选人的工作、学习等状况,更不知道他若是当上人大代表后要如何履行代表职务。”这篇文章的作者在谈过一个人大代表应具备的主要素质后写道:“在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推行竞选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向前迈进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即在一个地方怎样选举出一位既具备做人大代表应有的素质、又能切实代表人民意愿的  相似文献   

3.
王成保 《人大研究》2006,(10):40-40
人大代表是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在届中辞去人大代表职务是一件严肃而慎重的事项。这里面涉及对选民的选举结果、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和宪法赋予人大代表权利的尊重,涉及人大代表本人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态度以及其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笔者以为,建议代表辞职制度不宜提倡。一、法律依据不足。依据代表法、选举法有关规定,人大代表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对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负责;人大代表是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发挥着代言人民、监督“一府两院”的重要角色。代表是否辞职应由选民决…  相似文献   

4.
试谈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身份取向□刘兰朝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以下简称“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选区、选举单位、行业阶层和党派团体,在身份上具有重叠性,在代表利益上具有多元性。这样,他们在执行代表职务时就面临一个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兰海 《人大研究》2004,(9):29-29
近日 ,某报刊登了《莫让民主“过了保质期”》 (以下简称《莫》文 )一文 ,对一些地方由任期即将届满的省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对此 ,笔者有不同看法。首先 ,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是任期内省级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选举法》第十五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举产生。”在这一规定中 ,并没有限制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的任期是否即将届满 ,因此 ,只要任期未满 ,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就不会“过期”。而如果以…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项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问卷调查表明,有53.8%的人大代表赞成每年向原选举单位述职,认为代表述职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又是对代表的促进。但更引入关注的是,有46.2%的代表对述职“投了反对票”,担心此举会“增加代表负担,甚至流于形式”。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职务,由原选区选民直接选举或原选举单位间接选举产生。代表法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深圳的人大代表竞选者是较典型的正在崛起的“中等收入者”群体的代表 ,更能够预示中国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北京的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主持机构则对现行选举制度的理解和诠释更具有权威性 ,更能够体现目前正在与时俱进的中国政治体制可能的改革空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各地人大代表选举中,时有外来务工人员当选各级人大代表的新闻。“政治边缘人”的政治权利正逐渐得到重视。但人们不禁会问,选出来的外来务工代表真的能代表农民工的利益?他们流动性大的问题是否会对履职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大代表向“一府两院”或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是代表法赋予的一项职责和权利,一条好的代表建议起码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要有代表性。人大代表是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集体投票选出来的,其建议理所当然应代表本选区或选举单位最广大选民的心声。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少数代表常常围绕本单位、甚至围绕自己的个人利益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长溪 《人民政坛》2010,(10):40-41
<正>如何加强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我有三点建议:一是人大代表向选民或原选举单位述职。人大代表述职,就是人大代表向选民、选举单位口头或书面汇报执行职务的情况,回答他们对代表工作和活动的询问,并由选民或选举单位对代表的工作进行评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因“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而产生的“新浦东”,于7月10日举行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截止7月16日,选举工作已顺利完成,共选举产生445名区人大代表,代表资格全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兰海 《人大研究》2004,(12):25-25
据说美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 ,把马匹放出来任顾客挑选 ,但又附加一个条件 ,只允许选择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 ,实际上就是不得挑选。从此 ,这种可以选择而实质上又别无选择的做法就被称之为“霍布森选择”。由“霍布森选择” ,笔者想到了目前的人大代表选举。当下 ,衡量选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当选的人大代表是否符合一定的身份界别比例。比如 :党员代表要有多少 ,非党员代表要有多少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少数民族代表等等各占多少比例。当然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优化代表结构 ,但是也使选举不知不觉中滑入“霍布森选择”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代表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代表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的修改,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行使职权的空间更广阔。但是像浙江省宁海县大佳何镇把政府该办的实事都拿来代表票决,实行代表“点单”政府“做菜”的办法我认为不可行。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是选区选民派往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光荣使者。选区或选举单位便是代表的“家”,是代表获得授权的渊源。为此,《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要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代表“常回家看看”是一项职责,更是一项义务。然而,一些代表自当选以来很少或从未“回家看看”,以致选民对自己选出的代表姓甚名谁都记不起来了。一个脱离了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选民没有感情的代表,可想而知,怎么能寄希望其为民代言、维护选民利益呢?  相似文献   

15.
罢免人大代表应提“罢免代表职务”为妥□胡平根据选举法第43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目前,各地的选区在表决罢免代表要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通过罢免代表议案或发布公告...  相似文献   

16.
“代表”,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由行政区、团体、机关等选举出来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人大代表是通过严格的选举程序产生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并根据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17.
“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述出来,把老百姓真实的情况反映给人大和‘一府两院’,做到下情上达,这就是我一个代表的责任。”乐于被称作“草根代表”的陆梅珍说出了代表们心声。9月2日举行的市人大代表履职总结交流会上,由各选举单位推荐的84位履职积极的市人大代表会聚一堂,就如何开展代表活动、代表如何依法履职、如何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人大代表请辞应依法而为,法定“可以”之外不可变通?间接选举的市级以上人大代表依法“可以”向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即使离开原选举单位也应该向原选举单位的人大常委会请辞代表职务,否则有悖法理。  相似文献   

19.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由此可见,增强“选民意识”,是各级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不辱使命,不负人民重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有些人大代表当选后,忘记了对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  相似文献   

20.
《民主与法制》2010,(8):16-17
现在人大代表的结构存在某种不合理性。目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各行业知名企业的老总占有相当的比重,而占中国人口总量较多的弱势群体,如蓰民工的代表非常少。诸如此类,使人代会上社会各阶层的声音“并不平衡”。由于弱势群体本身“发声”的机会并不多,也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应当考虑在选举代表的时候,减少“强势老板代表”,增加“弱势群体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