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杭州说茶     
正端午过后的杭州该是黄梅天,可葱茏环绕的西湖却艳阳高照。当地人讲,节气已经不准了,像全国一样,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凉的时候不凉,该是下雨的时候硬是一雨难求。到杭州不是为求雨,虽说有过雨中游西湖,烟柳游船、亭台楼阁,尽在虚无缥缈间的美遇,可那到底要机缘凑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想领略西湖的阴晴之妙,不多住几日是不行的。更何况时分四季,西湖之美迥然,除非做个杭州人,否则都会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2.
千古绝唱"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令人回肠荡气。可我们这位"杭州老市长"白乐天先生何曾料到他身后1155年的时候,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朋友,也发出了一样感叹:"中国太美了,最忆是江南!"记者在国庆、中秋双节前的一个晚上,于杭州西湖深处玉泉,采访参加"世界摄影家看浙江--杭州之约"活动的几位美国摄影家。他们分别是:汤姆·康隆,劳伦斯·刘,罗伯特·郑和华侨蔡建生。前三位是不会中文的美国公民。他们走的是杭州--绍兴--宁波--舟山一线,(其他还有嘉兴杭州、丽水温州、台州金华三线)。那天是他们为期7天的"杭州之约"的最后一天,所见…  相似文献   

3.
西湖茶韵     
正记不清多少次来过西湖了,仅记得印象深刻的几次。记得第一次来西湖,我还只不过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我和另一个同学结伴于寒假来到杭州,住进火车站旁一家客舍。在萧瑟的寒风中,我们步行来到西湖边,湖上已经结冰,看不到荡漾的碧波。走上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两部分的苏堤,六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拱石桥的造型很美,但堤两旁的树木叶子多已凋  相似文献   

4.
烟柳画桥,西湖绸伞,窗纸挽月,水袖流云,这些印象一直紧挨着我的左心房,是一生小心珍藏的梦。杭州,这座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古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吻合我灵魂中对江南的永久向往。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话说麻将     
怎样看待麻将牌?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打麻将?这要先从理解休闲的意义说起。明朝有位辞职的官员,在杭州家里挂起"天许做闲人"的条幅。人们对此多有批评,说"闲人"就是寄生虫。前年参加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发现西湖引入钱塘江的活水,更美更大了。余杭和萧山并入杭州,城市也扩大了。新建的休闲园区,处处花园酒店,饮茶、美食、游乐、健身,温馨服务。杭州要把"人间天堂"建成"休闲之都",广招天下游客。可见人们的  相似文献   

6.
等你在西湖     
正等你在西湖,惠州那个天然幽雅、义薄云天的西湖。"东坡太糊涂,西湖复西湖"。赖少其先生的这句话,总会在文人心底激起无边的波澜。当初的调侃也好,叹惋也罢,却是对苏东坡命运的经典概括。中国古代的官员,有几人像他那样,揣了冷飕飕的任职文书,拖家带口,在中国的几十个州疲于奔命?有几人像他那样,阅尽宦海险恶,饱尝溺水之危?所谓经典概括,舍弃了太多的岁月烙印,只留下让他倾情以注的两个西湖。  相似文献   

7.
“外面的人一提到杭州,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湖,却不知道,就在杭州市区距离西湖仅有五公里之遥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一片罕见的次生态湿地.它是第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名叫西溪湿地.宋朝有个皇帝,他逃亡经过这儿,立刻就迷上了西溪.想把行宫也建在西溪,后来由于经费不够,不得已放弃了这一打算.在临走之前依依不舍,说了句,西溪,且留下.就这样留下了西溪的千占美名.”  相似文献   

8.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9.
杭州湘湖吟     
正去年8月,在中国作协杭州创作基地小住,应朋友约稿,写了《西湖五章》。不意随后又有浙地散文方家陆布衣兄邀游湘湖。欣然前往,果不虚此行。喜不自禁,当夜匆匆命笔,以记其胜于万一。——题记杭州有双娇:西湖与湘湖。西湖天下知,湘湖腼腆、羞涩,抑或矜持,隐逸在历史的帷幕后面,千呼万唤始出来。萧山城西,"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涵虚天镜"(清·周起莘),落在黛色群山。山秀而疏,水澄而深,景之胜  相似文献   

10.
正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在垂暮之年移居夏威夷,最终与夫人赵四小姐双双长眠于彼。早在去夏威夷之前,笔者就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资料,决心去拜谒一下。张学良墓地在檀香山以北约60公里的"神殿之谷",那是一所规模很大的墓园,远远望去,满目青翠,更像一座花园。进入山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基督徒墓地,还有一座现  相似文献   

11.
卖茶大嫂     
我喝茶的历史并不长。20年前住到上海电影厂修改剧本,那白开水里有漂白粉味儿,难以下咽,才开始喝茶。剧本送审的间隙,朋友陪我去杭州游玩,喝到了虎跑泉水沏的龙井茶,清澄温馨,嫩绿浅黄,微苦而回甜,沁人肺腑,真是色香味俱佳之上品呀。从此我喝茶上了瘾。曾有机会到杭州“创作之家”小住,心里痒痒的,总想买点儿龙井新茶。可是第一天就听主人说:“别在外边随便买茶叶!”我们游览了灵隐寺、西湖,许多地方,那车站,公园门口,到处都有成群的卖茶女,追着你,缠着你,兜售龙井茶。茶叶摊儿上一位大嫂还把我拽过去讲了一课,“你先生是北方客人,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古书画修复,是个磨工夫的手艺。徐建华在故宫待了42个年头,屋外那条狭长安静、红墙高起的甬道,他走了42年。这辈子,他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这里修复宫里上上下下的书画文物:上到一墨千金的国宝《游春图》,下到乾隆花园的一张贴落。"干一行就是一行,就是拿来张卫生纸,也得把它裱好喽。"在这个拼速度的年代里,他依旧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和这座偌大的紫禁城一起,安静地守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六岁幼童,成了小"乐器王" 南卫东是安徽省濉溪县人,小时性格活跃,聪明伶俐.6岁那年,他迷上了民间乐器.他父亲是个老师,业余时在家吹拉弹唱,他坐在父亲旁边,被那优美的二胡迷住了.  相似文献   

14.
十年(上)     
雷景 《新青年》2006,(11):14-15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  相似文献   

15.
十年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如果当时黛不说那一句话,是不是命运就会从他们身边溜走?或者黛说了,而陆游未搭腔,是不是今天一切也都不一样了?所谓…  相似文献   

16.
半个月亮     
雷景 《新青年》2005,(11):13-15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陈阵这里曾是这座城市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游泳馆。十年过去,豪华不再,却有一种历经年头过后的朴实。陈阵在这里游泳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曾经这里是他爱情的小小纪念地。如今他一个人来,时间不那么固定,工作上总有脱不开身的地方。30岁的陈阵,是这座城市的白领阶级。可是他并不满意,这是他熬了六七年得来的,并不值得。他是那种一个耐克包,能背八九年依然完整如新的男子。喜欢穿白衬衣,站在人群中干净崭新的姿态。陈阵游泳,是单线条主义,先游10圈,然后靠在池边观望一会儿人群,然后再游10圈,就走人。在那十几分钟的观…  相似文献   

17.
十年(上)     
23岁,她大学毕业.也就是在毕业这一年,认识了陆游.陆游是与她同系不同班的男生,习惯低头看人.一个对女孩子,偷眼扫视而绝不会先开口说话的男生.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呢?黛去上自习,碰巧坐在陆游的身边.碰巧陆游的同学过来说,让陆游每天给他占个座,反正他长在图书馆.黛便顺势搭腔说,那你顺道也给我占个座吧,我就不用早上起得这么辛苦了.陆游迟疑了一下,木木地僵硬地笑了一下点头.就这么简单,黛事后想起,仍会暗自微微笑意.  相似文献   

18.
正饮食烹饪学专家邱庞同先生认为,杭帮菜的形成始自宋室南渡之后,定杭州为南宋王朝的都城临安,此时杭帮菜已经成为中国"南食"之佼佼者,俨然为一重要风味菜系的流派。靖康之耻,建都临安,北方的名门望族及大批百姓南移,也使得杭州城迅速繁荣发展,很多汴京人开设酒楼、食店谋生,当地固有的菜肴与北方及西南各地饮食频繁交流,烹饪技艺不断提高,名菜佳肴也不断涌现。吴自牧的《梦梁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西湖老人繁胜录》等野史笔记俱记载了临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我所陪同的外国朋友,只有西欧某国的特洛姆先生不大好相处,我觉得他是一位怪老头。他六十多岁,身高一米八五,带一只背带快断了的旅行箱,摄像机不离手,还特带一个小枕头,就像中国儿童用的,一个"大面包"。他毫不掩饰地说:他对中国的古迹、风景和年轻漂亮的女人特别感兴趣。他那摄像机的镜头更多的是追踪女人。说也巧,不顺心的事儿都落到了他头上。他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飞往宜昌,飞机未按时到,他在候机大厅久等。他探问原因,服务人员无法回答。原来,从宜昌开出的飞机停在郑州机场检修。到北京时已是下午6点多,晚点七…  相似文献   

20.
张运涛 《新青年》2006,(6):18-19
1 也是在这座天桥上,759天前我和麦秋在这儿相识. 如今,应了那句旧话:物是人非.相同的只是我的身旁依然陪着一位男生.Walkman的声音分向他的左耳我的右耳.我们不是恋人,他只是我亲如姐妹的晖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