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青年的生活方式和青年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西方社会,各种由青年人领导与参与的"青年反叛"思潮对社会历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种青春风潮急剧转向一种消费性的文化行为。虽然青年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并没有为青年提供应有的社会认同与文化空间。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亚文化"、高雅的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互杂糅,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食粮。尤其流行文化抓住青少年特有的文化需求和渴望自我个性的身份表达,成就了当代中国社会娱乐文化的泛青春化品性。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政治、对"主义"的关注呈现淡漠化趋势。为准确把握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现状,找到更好地引导当代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路径,笔者展开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智媒图像化传播要求共生、价值耦合、内容交融的关系,能够充分体验二者融合同构的时代旨趣。智媒图像化传播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形塑个人伦理和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云平台",是凝铸中国精神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驱动器",是增强文化自信和走向宏阔世界的"智联网"。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需要充分将传统文化与智媒图像化传播相融合,完善视觉图像融合过程,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符号;提升图像传播主体能力,催生传统文化思理情致;激发生动鲜活传播话语,丰富传统文化叙事手段。  相似文献   

4.
青年工作研究在改革开放、变动剧烈的当代中国,青年的观念和行为变化往往是最为迅速的。这种变化不仅构成了当代青年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的多元格局,也影响和改变着其他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模式。青年是鲜活的,因而青年工作的方法和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运文化必然会给中国青年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爱国热情、公民责任、国际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方式等;必然会使中国青年更加活跃、更加开放、更加负责、更加向上;必然会促进中国青年更好更快成长。  相似文献   

6.
青年学生与社会思潮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过程。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接受方式的变化表现在接触领域的生活化趋向,接受时空的交错与压缩趋向,接受层次的感性化趋向和接受过程的散点化与渗透性趋向。对青年学生社会思潮的教育要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社会思潮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注重社会思潮影响下青年学生教育方式的生活化建构。  相似文献   

7.
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运文化必然会给中国青年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爱国热情、公民责任、国际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方式等;必然会使中国青年更加活跃、更加开放、更加负责、更加向上;必然会促进中国青年更好更快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城市青年女性饮酒越来越普遍,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域下将饮酒视作城市青年女性日常生活中"关怀实践",解读她们饮酒行为背后的关怀意涵。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借助饮酒,维系、恢复和促进她们赖以生存的"身体、心灵、环境及交织着的世界",去获得日常的"幸福生活"。研究发现在支持并丰富相关理论的同时,促进青年女性危害性饮酒干预措施具有人文关怀,从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抖音短视频作为一种传媒文化,其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起经历了文化符号、文化意识、文化图景的嬗变。它既是当代青年表达心理诉求和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更是青年个体在文化嬗变中的独特体验。青年群体使用抖音已然不是偶然的现象,青年"晒"抖音、"刷"抖音、"评"抖音的行为,既是青年亚文化的特殊表达,也是当代青年归属感困境和情感宣泄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思维恰当地评价青年抖音使用者的行为,通过加强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的倡导、青年抖音文化社区的引导和青年群体心理诉求的疏导来规范青年抖音使用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青年越来越体现出"开放"的特质。这与30年改革开放为当代青年创造了开放的环境和土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当代青年身上存在着的一些不够"开放"的问题,也有待于社会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促进当代青年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