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成  刘辉 《学理论》2010,(20):217-218
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植和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从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出发,探讨校园戏剧对非戏剧专业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在分析目前校园戏剧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采取使校园戏剧有效地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元铭 《学理论》2010,(24):250-251
以现代体育教育的基本观点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内涵进行探索分析,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教育培养功能、激励凝聚功能、健身娱乐功能和导向功能等方面,并指出校园体育文化的独特内涵,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4.
桂明 《民主》2010,(4):32-34
<正>在人类戏剧史上,中国的昆剧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然而作为"百戏之祖"的昆剧虽然一路蹒跚而来,却是命运多舛。"文革"开始后,昆剧被明令禁演长达15年,濒临灭绝。粉碎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诸多困境,高校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落实和提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占领校园网络舆论的主阵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田永静  刘寞 《学理论》2010,(12):239-240
校园创新文化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统筹全校力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把握高校创新文化观念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功能,促进形成校园创新精神;三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优势,丰富校园创新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陆军是上海戏剧学院"双肩挑"的中层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以身作则,团结同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年在全院中层干部考核中名列前茅;他是知名剧作家,长期从事戏剧创作与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他是资深教授,热爱戏剧教学与戏剧文化传播,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肯定。他曾获"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戏文系主任,陆军团结全系教师既注重传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5)
通过阐述外语学院进行国学"拓荒"的文化功能与当代价值,将"国学热"浪潮转移到外语领域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将它作为校园精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学术讲坛相结合,探寻这种承载方式的合理性。国学"拓荒"的必要性如下:加强国学涵养需要;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国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文化形成。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8)
高校教学管理的"微生态",是指在高校日常教学管理活动过程中生成、存在于校园这个特定场域内的一种人文化的生态系统。与生物体的"细胞单元"或者某个"池塘群落"的内部构成相类似,这一人文生态系统包含了系统目标、主体功能角色、物质条件、人文环境等要素,也包括主体间的互动联系、冲突和协调、动态平衡等运行机制。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有助于避免机械刻板、孤立片面、静止僵化的倾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复杂多变的教学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刘璐璐 《学理论》2013,(16):209-210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培育人才的重要功能。从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实施人文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开展校园活动,搭建自我展示平台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部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生态知识素养虽有所提升,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深刻;生态伦理素养虽有所加强,但也不够健全和完善;生态行为素养虽已开始养成,但仍存在缺位或失范。鉴于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高校应广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知识育人"效果;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环境育人"氛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育人"作用;积极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着力强化"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4)
文章详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以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梁柏叶 《学理论》2012,(20):175-176
悲喜剧是文艺发展史上一种特定的戏剧范畴。莎士比亚悲喜剧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具有理论和作品上的双重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拥有师生近万人的浙江工业大学,近两年开展“建文明校园、育‘四有’新人”的校园文明建设活动,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教学科研成果累累,成了浙江高校中的一颗新星。 浙江工业大学以搞好校园文明来带动学生的精神文明。起初,一些师生对校园文明建设存在片面认识,有的认为校园文明建设无非是打扫卫生、美化环境,意义不大;还有的认为校园文明建设会干扰学校的中心工作等等。校党委书记王国榜、副书记陈敬佑分别在校电视台发表讲话,强调了校园文明建设对于发挥学校综合育人功能、培养“四  相似文献   

15.
曹广涛 《学理论》2009,(6):67-69
在西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藏戏的论著中,哈顿贝克&#183;罗伯特(Robert Hulton—Baker)的《藏族佛教戏剧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篇。这一研究成果,对国内加强对民族戏剧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对改进研究方法和正确对待民族戏剧命名等方面,均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3)
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戏剧"这个名词由美国的教育学者在书中提出,一直沿用至今。相比于国外,我国创造性戏剧教育近些年才被广泛关注,随着国内外对于创造性戏剧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创造性戏剧教育的价值也逐渐凸显。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的定义、教育价值、教学指导原则、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8)
<正>【提案背景】由于"重智轻德"积弊的影响,预防、干预机制滞后,教职工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部分被欺凌者和家长缺少解决问题的技能,多数欺凌者未受到必要惩戒,社会暴力文化的消极影响等原因,造成校园欺凌问题普遍。校园欺凌影响校园安全、教育质量、学生素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法治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青鸟》是梅特林克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脱离了梅特林克早期的悲观颓废的色彩,具有积极向上的戏剧主题。《青鸟》在继承了"静剧"的部分特点的基础上,又打破了"静剧"对单一时空环境的限制,并且有了多重象征含义和隐含的戏剧冲突与动作,因此具有经年不朽的生命力以及无与伦比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
首先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观念即构建文化校园,之后分析了将CIS战略导入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CIS战略的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路径模型,并对模型的主路径和"三阶两翼一核"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胡婷 《学理论》2014,(2):281-282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数字时代,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最主要群体之一,所形成的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各种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也是高校近年来面临的挑战。从校园网络舆情的界定、构成要素为出发点,分析研究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如下:加强对大学生普遍关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加强学校与教师在网络的参与度;加强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