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月应该给孩子多少零花钱?瑞典颇有影响的巨纸《每日新闻》目前就此作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专家根据普通家庭的收入和孩子们的消费情况,提出了不同年龄孩子每月零花钱的平均数额。比方说一个岁的孩子每月的零花钱为52克朗问瑞典克朗约相当于1.2元人民币),这笔钱可买大约一公斤的糖果,或者是看一场儿童电影。孩子年龄越大,零花钱越多。10岁的孩子90克朗、15岁的是350克朗,18岁的是500克朗。说它表明,大多数孩子都用零花钱买粮果,也有不卜孩子能定期定扶储蓄。男孩们常会得到较多的零花天,而女孩们则大都从9岁起花钱增多。斯…  相似文献   

2.
《青年探索》2007,(2):18-18
英国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过去两年里,英国年轻人的平均负债水平从2615英镑增加到8090英镑。与此同时,英国7-16岁的孩子手中攥着30亿英镑零花钱。这种反差引起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关注,帮助孩子理财的“金钱训练营”因此越办越火.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往多数少年儿豪的家长均为双职T,寒暑假期间孩子如何安置,已成为家长的难题。为了让孩子在假期有个去处,许多家长就给他们报名参加各类补习班,但很多补习班条件有限,食晶卫生和安全也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政府对社区硬件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社区大多建有一定规模的刚书室、电脯室和活动拳,有利于少年儿奄假期在社区活动,进行托管。加之社区托管离家较近,能极大地减轻少年儿奄与家长的出行负担,还能增加孩子间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邻里关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幼儿名片     
近日,武汉有些家长多了件烦心事,为要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制作名片。据位家长透露:孩子班上不少家长都印制了儿名片分发给老师。名片上标明了家长的职、身份,有钱有势、社会经济地位优越,老师就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声音     
《北京观察》2012,(8):7
探索少年儿童假期社区托管办法董树芳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副主任由于现在多数少年儿童的家长均为双职工,寒暑假期间孩子如何安置,已成为家长的难题。为了让孩子在假期有个去处,许多家长就给他们报名参加各类补习班,但很多补习班条件有限,食品卫生和安全也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政府对社区硬件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社区大多建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室、电脑室和活动室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粹     
《半月谈》2005,(6):60-62
有些家长陪读,是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玩疯,不好好学习,甚至有可能变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们不妨平等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一些有益的引导。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自然就能抵御来自周围的不良诱惑,心无旁骛地学习。我想这才是抓住了根本。  相似文献   

7.
赵畅 《今日浙江》2009,(7):62-62
前些天.和几位大学毕业生家长聊天,谈到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问题,他们便哀怨声声。他们告诉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可毕业后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面对对口专业的自由就业职场出现“僧多粥少”,供过于求的境况,只能望洋兴叹!  相似文献   

8.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成长道路,家长尽力提供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学习条件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9.
莫娜 《半月谈》2005,(7):56-56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显然是不妥的。关心孩子、怕孩子走上邪路。这虽然没有错.但通过日记窥探孩子心灵的行为方式却不可取。这也显示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无力感。要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交流与沟通中。不经意间为孩子解疑释惑.保驾护航。只要孩子走在正路上。大事不糊涂.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在偷看日记这种事情上动心思了。而日记作为孩子小小的个人“领地”.对孩子宣泄情绪、审视自我、观察生活都至为重要.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10.
31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分田”协议上摁下鲜红的手印:包产到户,单干131年后的湖北省武汉市,88位学生家长为了把本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力促武昌实验小学成立“无家庭作业”实验班,和学校郑重签下协议:一到六年级,学校和家长不给孩子布置任何家庭作业,让孩子背着轻盈的书包,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出了问题,家长愿意自担。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营养”越多越好今天,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营养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在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中也特别讲究“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对于什么是“营养”、如何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等问题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例如,许多家长认为鸡、鸭、鱼、肉很有“营养”,只要多吃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了;有的认为“营养”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的家长觉得,光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是不够的,因此,今天给孩子补点什么“灵”,明天喝点什么“液”。结果事与愿违,孩子不是瘦得像“豆芽菜”,就是胖得可以当“相扑”…  相似文献   

12.
更新 《时事报告》2013,(1):52-53
儿子上小学6年级,近日班上要以“我12岁了”为题举办主题班会。为把活动搞得生动难忘,老师给家长布置了两道“作业题”:一是参加班会;二是每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由孩子转交老师,届时由老师摘要宣读,便于家长和孩子们彼此了解、共同分享。老师之命,儿子督促,自然不敢怠慢。既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信,不妨就像爷俩聊天,结合自身经历谈点平实体会,给孩子的未来一点提醒。以下为信的全文。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河南省汤阴县阳光幼儿园的娃娃们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买来手套,送给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叔叔,祝愿他们能过一个平平安安、暖暖和和的新年。照片上,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用稚嫩的小手认真地往农民工叔叔粗壮的手上戴手套,而农民工叔叔憨厚的脸上则露出了感激的笑容。阳光洒在每张笑脸上,美得让人心里一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1,(7):4-4
“即使排上一两个月的队,我们的孩子也不一定进得去,宁波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早已接近饱和;如果想让孩子到外地得到更好的治疗,那么排队的时间最少为半年。”日前,在众多自闭症患儿家长的要求下,“星星的孩子”家长互助组织的一位家长找到记者,希望通过媒体反映他们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有许多沉浸在对孩子教育的烦恼之中的父母们,应该常常问自己:什么对孩子重要。如果家长连这一点都未弄清的话,孩子不可能有幸福的将来。我们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如果他们有能力必将是满怀希望地将最理想的计划安排在孩子身上,但在这些努力即将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认真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为孩子所制定的教育规划是否存在着问题。父母们在不辞辛苦地教育孩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17.
脑瘫儿因肢体活动不便,又往往合并智力低下而生活不能自理。这给惠儿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困难、给社会造成负担,是家长最着急和担心的事。怎样才能使孩子逐渐达到生活自理,是家长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与孩子的病情轻重、年龄等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家长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不懈地从平时的生活当中一点一滴地去训练孩子。幻想靠药物、偏方去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更不能对孩子只是溺爱、过于保护、或对训练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8.
孩子无节制地乱花钱,父母着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是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大都会遇到的情况。怎么办?是彻底断绝孩子的零花钱还是改掉孩子的坏毛病?当务之急是父母要学会和帮助孩子一起理财,方可了却心头之烦……  相似文献   

19.
曾曦  冯丽 《半月谈》2004,(13):52-54
敞开的大学校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在那扇神圣之门的门口。国家以高考的形式.对万千学子进行筛选。从1977年到2004年.“文革”后恢复的高考已经至少改变了两代人的命运。正是因为如此.每年六月和七月的考试、阅卷、招生便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自已的孩子走进理想的大学.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而“病急乱投医”.进而落入骗子的圈套。有的考生家庭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延误了考生的正常升学.甚至从此改变了孩子的人生。以高招的名义行骗。一直是这几年来高招背后的阴影。骗子是怎样行骗的?为什么他们总是和高考如影随形?揭开骗子的“面具”.我们不难发现.诈骗的背后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康在香 《半月谈》2005,(8):78-78
花钱雇人写作业.算得上校园里新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按理说.写作业本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完全没有理由假手于人。出现这种怪现象.其实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比如老师布置作业数量过多,作业内容对孩子缺乏吸引力,难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之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在金钱观,价值观上对孩子教育不足,等等。对于这种怪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诸多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不要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