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玉冲  黄东桂 《前沿》2009,(9):96-99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壮族习惯法在壮族社会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壮族人民伦理思想的丰富体现。这些闪烁着浓厚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壮族习惯法对于维护壮民族的共同利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认真解读和广泛弘扬壮族习惯法中伦理文化的时代新意,对推动当前伦理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瑞燕 《理论月刊》2007,(3):163-165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实际存在于民族地区现代社会的有效秩序和规范来源,它对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广泛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质上应是一种和谐发展、繁荣进步的社会新生活、新秩序。充分发掘习惯法的借鉴、认同、规范功能,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中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习惯法的民事司法适用存在有效导入路径缺乏、自身的局限性和法官适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有待加强等方面的困境。民族地区应通过引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判例制度、变通适用少数民族习惯法,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官适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等方面的措施,为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甘南藏区习惯法来分析民族地区如何协调制定法与习惯法的冲突。民族习惯法的存在有着多元权威、生产力水平、习俗的保守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习惯法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民族地区法制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试图从立法认可、经济文化的发展、习惯法对于法律制度补充等多方面探索实现的路径。强调了民族社会中调解的程序价值,宗教的和谐价值,家法的矫正价值对于现代民族地区社会控制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渗透于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特有的方式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这些习惯法有许多和国家制定法存在一定的冲突,但又有着国家制定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产生冲突的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原则与措施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此问题。  相似文献   

6.
严雪梅 《人民论坛》2014,(6):108-110
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文明的一种规范形式,是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的体现。文章从习惯法的定义及存在的原因入手,指出完善习惯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习惯法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必须要重视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并加强和引导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7.
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文明的一种规范形式,是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的体现。文章从习惯法的定义及存在的原因入手,指出完善习惯法对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习惯法的现代化路径选择,必须要重视习惯法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并加强和引导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调整民族地区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重要准则,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长期并存.随着国家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简单并存带来的冲突日益凸显.笔者试从分析二者的关系着手,正视冲突的客观存在,肯定民族习惯法的法律文化价值,探寻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融合并存之路.  相似文献   

9.
民族习惯法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时代性、自主性、公共性、规范性、丰富性、稳定性、开放性的特征,对民族习惯法进行重新定位,阐释民族习惯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贯彻国家法律与政策、针对性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纠纷、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宗教问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逊 《前沿》2011,(2):132-137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族群文化相应的乡土性、生活性和稳定性极强的习惯法,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稳定性、地域性、自觉性等特点。这些习惯法与我国现行刑法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两种社会调控机制将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调适刑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增强民族地区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价值,并注重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继承与改造,协调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冲突,实现二者互补和融合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1.
壮族传统习惯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是壮族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和利益的反映 ,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壮族传统习惯法在维护民族利益 ,调整社会秩序 ,调整婚姻关系 ,保障民族繁衍 ,规范生产活动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发展 ,传承民族文化 ,起着积极作用 ,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论清末川边垦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前程 《思想战线》2007,33(3):55-62
改变传统的“因俗而治”,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清末筹边奏疏的议题重心和政府治边“新政”的政策导向,大量档案文献证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首次将边疆的经济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川边的移民垦殖,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当局寻求川边治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桂秋 《桂海论丛》2006,22(5):84-87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构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培育土壤,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建设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标志,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的精髓。壮族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产类型、民族历史遭遇以及现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壮族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从抢救保护研究开发的角度打造布洛陀文化,为构建壮族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借鉴。  相似文献   

14.
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俸代瑜 《桂海论丛》2006,22(6):17-20
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刑事习惯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壮族历史法律文化的长河中,壮族刑事习惯法是壮族习惯法的重要内容,曾经是国家刑事制定法的重要补充。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壮族聚居区,壮族刑事习惯法长期以来是调控、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的习惯法,其财产刑的广泛适用,寻求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结合,在今天仍然对处理民族刑事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的关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情感、风俗习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自成体系的习惯法规。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随着民主改革和社会的进步而逐渐被削弱。但旧习惯法中的赔命价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家法律的贯彻执行,产生了一系列执法活动中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和规定,以便妥善解决与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现象有关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军 《桂海论丛》2009,25(1):8-11
党和政府一直关注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京族是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伴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步伐,已经从贫困落后步入了富裕文明,总结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其他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丽江古城纳西和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福泉 《思想战线》2005,31(2):48-53
自明代以来, 一批又一批的汉族移民定居古城, 陆续接受了纳西人的语言、服饰及生活习俗, 同时也将内地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带入了纳西古城。在历史的进程中,藏、白等民族也有不少人定居古城, 与纳西人通婚。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互补, 使这座古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成为一个突出体现了中华各个民族“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典型社区。  相似文献   

19.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7,23(1):94-96,F0003
面对战争给桂北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新桂系当局提出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善后政策。虽然这些善后政策当时就对瑶民的生产恢复具有很大的帮助,长远意义上也有利于瑶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其值得大胆肯定的一面,但是善后政策背后隐藏的进行民族同化、消弭斗争的真实目的,则是我们要提出批判的。  相似文献   

20.
吕屏 《桂海论丛》2007,23(5):83-85
绣球是壮族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近年来,广西靖西县旧州镇依托传统的壮族绣球工艺,积极发展绣球产业.文章试图从旧州绣球产业的发展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本之关联,并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本转换及运作的意义,从而希望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