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66-668
本文对《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有关下肢致残残损评定原则进行研究。介绍了GEPI下肢评定中区域残损、循诊残损和校正因子等新概念,并对最大医疗改善的评定时机和人体整体功能转化等进行了说明。为完善我国的伤残评定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有关下肢髋关节评定进行比较研究。从条款分布、评定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并以《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髋关节评定的残损值为参照,计算并分析《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下肢髋条款致残率合理性,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修订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依据美国《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关于泌尿生殖系统损伤残损功能评定的标准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标准是关于泌尿系统及男女生殖系统系统性残损对全身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与过去版本比较,第5版在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做了如下修订:(1)对上下尿路的残损的标准进行了修订;(2)对膀胱尿道功能残损的修订,反映对膀胱残损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尿动力学研究的结果;(3)生殖系统部分内容的更新能够反映更普遍的案例和意见;(4)更新和细化对异常情况的讨论。一、泌尿生殖系统评定残损的原则泌尿生殖系统评定残损的目的,在于明…  相似文献   

4.
郭兆明  王旭 《证据科学》2005,12(1):74-80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下肢肢体功能障碍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狄胜利 《证据科学》2005,12(2):151-154
本文主要依据美国《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关于泌尿生殖系统损伤残损功能评定的标准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标准是关于泌尿系统及男女生殖系统系统性残损对全身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基础概念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学会第六版的《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代表了残损评定领域最新的、革命性进展。《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旨在完善残损等级评定方法、提高评定的准确程度、增强评定结论的可信度,并使评定系数标准化,为残损评定提供稳定的、完备的方法。《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最终目的在于,使利用该指南进行残损等级评定的结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并为评定所涉及的各方所认可。《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的检查方法、术语以及分析架构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基础,涵盖了当今美国及国际社会最新有关残损等级评定研究成果,包括更为复杂、广泛的医学诊断手段,和更为准确功能丧失系数的解释说明等内容。所有的这些更新内容均有利于帮助鉴定人,在残损等级评定过程中消除争议,提高评定准确率。本文简要介绍了《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的基础概念,为我国法医临床学研究、借鉴《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进行伤残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下肢残损由疾病、意外、工伤、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原因引起,下肢骨关节、神经、肌肉、肌腱等的损伤均有可能导致下肢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对于下肢残损功能评价的标准并不统一,行业之间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且下肢残损功能评价尚无完整的研究机制。而下肢残损程度对人身损害赔偿结果影响较大,因此下肢功能评定常常成为法医学鉴定中的争议问题。本文综述了下肢残损功能的评价标准、方法及现状,希望为下肢残损功能的标准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疼痛是一种具有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的不愉快经历,慢性疼痛可对个体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本文以美国《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为背景,对慢性疼痛的概念、神经机制、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及负面影响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了《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6版中疼痛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及争议等内容。以期为慢性疼痛纳入我国残疾评定体系提供方向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杨天潼  尤萌 《证据科学》2015,(3):359-370
本文以美国医学会《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为基础,介绍了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应用功能丧失比例评价人体功能丧失程度的关键概念、原则和基本原理。以期为我国法医临床学研究、借鉴《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进行残损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肢体伤残评介(Ⅲ)--下肢功能评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下肢肢体功能障碍评定标准。一、下肢肢体截肢(趾)功能缺损评定一下肢功能完全丧失相当于人整体功能丧失40%,下肢从踝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62%,从膝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80%,从髋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100%。一足五趾完全缺失,该足功能丧失31%,下肢功能丧失22%;一拇趾从跖趾关节缺失,足功能丧失17%,下肢功能丧失12%;其余四趾中任一趾从跖趾关节缺失,相当于足功能丧失3%,下肢功能丧失2%。(见表1)二、下肢长度不等功能障碍评定下肢长度是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测量时可因骨盆倾斜或…  相似文献   

11.
<左传>文辞古奥,义蕴深微.由于时代悬隔,虽经历代训释,疑义犹夥.本义湮没,通假不明,指代不清,诸般情形,在在多有.本文就襄公时期若干训诂问题予以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物权变动的公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厚国 《现代法学》2005,27(3):18-30
物权变动涉及财产的涌流,关乎一国的交易秩序,因而公示极其重要。公示将物权的实际状态表彰于外,为社会认识。公示主义的中心理念在于交易便捷与安全的社会价值,通过对交易人信赖的维护,向社会交易界提供统一的、稳定的、普遍信服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东海 《法律科学》2011,(4):121-127
民法教义学中,合同履行请求权至少应包括合同生效要件。其中,合同的特别生效要件由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学说及实践中已无异议;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并无"符合"与否的问题,而只有"违反"如何的问题。私法自治原则要求,证明责任分配在参与民法外部体系的构建时,将合同效力要件规定为"效力阻却要件",交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应对《证据规定》第5条规定之"生效要件"作目的性限缩。此种以证明责任为解释目标的进路,表明证明责任分配也是法规范之关联脉络的一种,解释论亦应以证明责任分配为解释目标。  相似文献   

14.
董邦俊 《河北法学》2004,22(4):67-69
贪污罪的概念是关系到贪污罪的认定的重大问题。然而刑法界对贪污罪的概念的表述各不相同,对贪污罪概念的重构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实践,通过比较研究,对贪污罪作出了新的界定。  相似文献   

15.
程燎原 《法学研究》2011,(5):143-163
法治政体理论在根本上把法治理解为,只有立宪政体才会要求并实现法律统治的一个政体问题。建立民主立宪的法治政体是辛亥政治革命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等法律初步构建了中华民国法治政体的雏形,但这一政体也陷入多重困厄之中。孙中山等人对这一政体及其困厄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与反思。从法治政体理论及民初缔造法治政体的实践出发,可以对治法型法治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较性的检视。  相似文献   

16.
康明 《行政与法》2005,(7):120-123
如果仅从根据立法原意和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相关规定来理解,渎职罪主体应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如考虑到刑法总则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以及总则对分则第九章渎职的指导作用,则渎职罪主体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文试就如何界定渎职罪主体范围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罗时贵 《北方法学》2012,6(3):115-124
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性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性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性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性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整全性在理论上符合法律的终极目的,即最高指令——人类"善"的生活,在法律实践中实现了平等尊重和普遍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理想型的法律。如果这一论证结论确实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哈特与德沃金关于法律概念之争,终结和平息不同法学流派对法律资格的纷争。对于法律资格的回答将聚焦于法的合法性和整全性的关联考察,其对法理学的重述将开辟新的理论疆场。  相似文献   

18.
提单的管辖权是正确处理无单放货等提单纠纷的首要问题。提单的管辖权条款属于协议管辖,是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物。无单放货案件存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形,所谓的“侵权纠纷一般不适用协议管辖条款”的规则并不能当然适用。根据现行法以及民事侵权的基本法理,分析中国法院用于否定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侵权诉因”及“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两个主要事由,认为以“侵权诉因”排除提单管辖权条款适用的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违背法理;而以“与争议没有实际联系”作为否定承运人总部或主营业地之管辖连接点的理由也过于极端。在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提单管辖权条款问题的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之再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法把不当得利返还权定性为债权而归入债权编,然而这种定性定位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与我国物权变动的有因模式相冲突。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价值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是一种概括的混合的救济权,既可以救济对人性的权利,也可以救济对物性的权利。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之债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无罪推定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哲  陈瑞英 《河北法学》2004,22(3):138-141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对于确保被告人在审判中受到公平对待、参与法庭判决制作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其思想在我国古代已有体现 ,但真正现代意义的无罪推定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胜利的成果。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确立完全意义的无罪推定 ,但吸收了其合理内核。在正确理解无罪推定原则时 ,我们应注意该原则与实事求是、沉默权、传统法律观念和配套法律制度等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