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相马不如赛马陈有芳世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流传了不少相马高手的故事。伯乐之外,尚有九方皋等,甚至还有郭隗讲述重金求购千里马之骨的记载。似乎少了伯乐,千里马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因此人们把伯乐捧得很高,跟着鼓噪、慨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  相似文献   

2.
俞德友  恒均 《现代领导》2004,(11):26-26
“伯乐相马”的典故,早已耳熟能详。唐朝的一位身怀绝技、擅长相马的智者伯乐,面对成群的良驹,独具慧眼,能从中挑选出最好的“千里马”。  相似文献   

3.
重用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这一句名言。不知引得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感慨。怀才不遇者闻之泪下,仕途失意者思之神伤。人才在困境中多么急切地盼望伯乐相识、举荐啊!其实,从古到今,世上并不乏知贤惜才的伯乐。只是因为伯乐有时也只好望才兴叹。 何以见得?请看韩愈在另一篇文章《送王秀才序》中的话。那段话的大意是:你的文章、品行很好,可惜我没有能  相似文献   

4.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古往今来常见的社会现象。可喜的是,如今国泰民安,“伯乐”渐多,“千里马”不时涌现,笔者近日访得一段两岸“伯乐”共识“千里马”的故事,颇为感人。话说四)11渠县人杨青松,1975年高中毕业后,便来到大巴山区的白腊坪煤矿,先在井下当了5年矿Xi,1980年被选拔到矿子弟中学教书。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却勤奋好学,又分别考入中央电大中文专科和西南师大中文本科,以顽强毅力学成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既当教师,又当学生;既当父亲,又当娘(因夫妻两地分居,一…  相似文献   

5.
当今之世,炒股票,炒房产,炒地皮,下海经商办实体,此热彼热,不断升温。然而,真正该“炒”而未被“炒”热的却是人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炒”人才有三难:史书云:伯乐过虞场,有千里马伏盐车下,见之长鸣,伯乐下车泣之。倘千里马怀才做物,见到伯乐不肯哭丧着脸“引颈长鸣”,伯乐会不会驱车而过呢?我想会的。“傲物”固然是缺点,但与它的千里之志与千里之才比起来,终归是小股。因小饭而失大才,岂非伯乐之咎乎,此其一难也。伯乐在虞报遇到的,肯定是匹“千里马”,但它却为什么伏于盐车之下呢?力不胜重也,倘若换上一头“…  相似文献   

6.
我与伯乐     
古人说,伯乐善相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很幸运,初出茅庐就遇到了这样一位伯乐,让我的能力得以施展。 需要声明的是,我并不算什么千里马,更为不幸的是我还是个双耳失聪的聋人。但我也有我的辉煌,1994年,我参加了为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制作系列动画片《金牌强强》的光荣任务,我和其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正确的路线、方针确立之后,关键是干部。培养、选拔、激励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不断充实我们的队伍,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百年大计。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是发现人才的宝,但这种宝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局限性,而科学、合理、稳定的选人、用人机制,才是真正胜过无数伯乐和千里马的无价之宝。有了这样科学合理的机制,才能确保我们伟大事业常葆勃勃的生机。 早在改…  相似文献   

8.
唐朝的韩愈在《马说》中有如下感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借马来说人才选拔的重要性。人才是第一资源,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定义,指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不过,比起人才的重要,发现人才的机制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通常我们认为掌控权在企业手中,作为职场一员的我们,只能默默地期望能有更多的“伯乐”来发现我们这匹“千里马”。反过来讲,如果得不到晋升与提拔的机会。我们就会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之类的感叹。摆出一副无辜受害的可怜相安慰自己。实际上现在大多数的企业,都引进了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及素质能力全方位进行评估。所谓“赛马识能。相马识德”。目的就是要尽量接近客观、逼近真实地去评价每一个人。而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慢待一位真正优秀的人才。与其自怜自叹,不如行动起来。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并学会运用自己手中一半的主动权。去争取企业手中的另一半掌控权。  相似文献   

10.
“按图索骥”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都了解,讲的是古时候有人依照伯乐所著之相马图去相马,希望通过比较马的外形是否与伯乐所描述的千里马相似,来判断此马是不是千里马,后人将这种只看外表不重内涵的行为称为“按图索骥”。目前国内的人才评估其实亦然,也许这样比喻有点偏颇,但是的确有一些问题亟待加以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一些“伯乐”不以相马为业.而以拉车为荣,这种伯乐拉丰、舍本求末、大材小用、用非所长的现象.实在是伯乐的不幸,要是千里马的不幸。  相似文献   

12.
得人者昌     
并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要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要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和环境,更关键的是要有一位尊重人才,使人才的智慧和成果得到应有报偿的曹操式的决策者。所以,韩愈悲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识人才能得人,得人而不识人,有人也等于无人。毛泽东同志讲,“路线确定以后,干部便是决定因素。”也就是讲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这句话在职场上流传了许多年,不过绝大多数老板达不到“伯乐”的水平,绝大多数求职的也到不了“千里马”的档次。所以,更多的时候老板与员工能否相惜只是一种缘分。寻找缘分是职场中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你在寻找吗?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说林》一文中讲到伯乐教相马一事,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教其所爱者相驽马。千里马时一,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意思是说,伯乐教他所讨厌的人识别千里马,教他所喜爱的人识别普通马。千里马难得一见,所以获利缓慢;而普通马则每天可售,获利反而快。  相似文献   

15.
常常听到别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不免同叹一番。都说伯乐能相千里马,可我辈乃芸芸马群中之一员,无缘走到伯乐面前,难入伯乐眼界,虽自诩有千里马之才,却罕有奔跑之机会,于是拉车、推磨、犁地,终老一生。传统的伯乐相马式的选拔任用制度,虽选拔了不少人才,但其缺少竞争、选才不公、湮没人才的毛病却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6.
一边是大批的学士、硕士甚至博士们在招聘场中东奔西走,慨然长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一边是急需用人的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苦苦寻觅,扼腕叹惜:实用性人才太难找啦!  相似文献   

17.
过去,人们常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感叹发现人才的不易。如今,人类社会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起飞,对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传统的“伯乐相马”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以现代心理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人才测评体系便应运而生。何为人才测评人才测评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才测评开始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采用这一手段来招聘和选拔人员,某些大型跨国集团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整套评价体系。某些大学MBA…  相似文献   

18.
马修文 《现代领导》2014,(10):28-28
作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不能当好伯乐,不具识才、辨才、荐才、用才之能之力,是失职、渎职、不称职。当前部分地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突出,不信任、不理解在加剧,问题关键还是出在我们的干部身上,原因是干部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究其根源还是在选人用人上,没有用“慧眼”选“千里马”.反而是“指鹿为马”,用些“非驴非马”甚至是“害群之马”。  相似文献   

19.
毛驴和伯乐     
一天,毛驴去找伯乐,希望能得到一个推荐名额。伯乐断然地把手一挥:“毛驴想当千里马,出格”然而,毛驴却是锲而不舍,想方设法尽量对伯乐表示亲热,常找个理由到伯乐家去坐坐,一来二去,便成了伯乐家的常客。大年初二最早到伯乐家去拜年,八月十五,又送上月饼两盒。每天驮上伯乐的儿子送到学校,又为伯乐老伴驮回集上杂货。还常常为伯乐传递点小道消息:某某行情要涨,某某行情要落。铁青马常在背后说你坏话,说什么:伯乐的眼光也常常看错就这样,伯乐看着毛驴越来越顺眼,就连毛驴的叫声也听着像是唱歌。就这样,终于有那么一天,伯…  相似文献   

20.
“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矣。”([汉]王符《潜夫论·本政》)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选人用人机制的改革不但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如何选准人、用好人,就当前情况来看,其路径选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选人用人者入手。尽可能增加各级组织部的人员及内设机构编制,通过增加选人的力量去加大选准人、用好人的力度;尽可能提高各级组织部人员的素质,通过好的伯乐去选准千里马,用好千里马。第二,从被选者和被用者入手。通过扩大赛马场并增加比赛场次,让更多的千里马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