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党9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前沿》2011,(17)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时起,就积极探索中国式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90年可以划分三个阶段,大致是三个30年,经历了通过政治革命寻求民主新路、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逻辑演变。90年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始终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三个坚持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四大政治制度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按照自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形成的、有鲜明特色的民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内在构成上展示了三个重要特色:一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竞合统一;二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核心辐射;三是民主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动并举。正是这三者共同推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一条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路径。本文就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基本思路和现实路径作深入思考,以期进一步强化党内民主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专栏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框架是一个三维的结构,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特色与优势。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民主逻辑和制度逻辑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治理优势体现在:决策合法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民主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和治理稳定性与参与性相协调。进一步促进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就必须着眼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要求,既需要在现有制度存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还需要以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协同发展治理机制和培育协同发展治理精神,推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的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学习时报》近日刊登陈家刚的文章说,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突破:坚持民主价值的普适性与民主模式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析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领导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依法治国是途径,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一直都在追求中国特色而避免走前苏联东欧改革同样的道路,尤其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昭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路径:即坚持基层民主与国家层面的宪政民主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宪政民主与基层民主是两种不同的民主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二者又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成为并行不悖的两种基本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几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即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基层民主推动人民民主、以网络民主促进人民民主.而要保证这几条路径的实效性和持久性,则必须大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独特创造,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民主的一般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如果严格依据民主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只是在民主过程上全面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民主的本质和内涵,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本质与民主形式、国体民主与政体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了民主的新型范式——中国范式,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中国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关于民主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主体地位,提出了人民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民主真谛。在民主的实现形式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指出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并强调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的思想,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治化,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民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铁的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了人民监督制的思想,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认为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发展内生性民主,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4.
段治文教授等新近出版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逻辑形成、逻辑进程、逻辑构成、逻辑实践和逻辑影响,展开了全方位研究,有许多新突破新启发,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论题引入有新角度、对形成逻辑的论述有新突破、对实践历程有新阐释、对体系阐述有新论断、对细节论证有新观点,是一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贯穿改革开放30多年一条基本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扩大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也是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6.
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巨大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先进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它把过去只有少数剥削者才能享受的民主变为大  相似文献   

17.
张云 《传承》2013,(8):40-41
协商民主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延续和中国实际情况的需要,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本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内涵。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并从党的桥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党内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等角度.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张云 《传承》2013,(10):41-42
协商民主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是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延续和中国实际情况的需要,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中,协商民主在中国所承载的功能要大大超越协商民主本身。协商民主赋予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具体的形态:即共生政治和共治结构;同时赋予中国社会实现长远发展所需要整合的结构。然而客观地讲,协商民主虽然经历过革命与新中国成立的实践和洗礼,但在现代化逻辑下的运行还是比较稚嫩和粗陋的,其健全与发展还面临诸多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中国协商民主所具有的这些功能与中国特色现代政治的形成、运行和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所以,对中国来说,发展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在民主建设中全面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战略平台与关键路径。基于此,协商民主建设应该有更全局、更全面、更长远的部署与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