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象数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有先天相似之处,本文以中国书画为代表来尝试说明中国艺术和象数的密切关系。《周易》象数跟中国书画的渊源,第一体现在书画的起源和《周易》卦象有不解之缘,第二体现在“观物取象”、“阴阳”、“玩”等“易”之精神对中国书画意识的深刻渗透,第三体现在历代书画家及其书画理论对“易理”、“易数”审美境界之追求。  相似文献   

2.
有时候真觉得生在中国是件幸福的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着实丰富。11期封面故事《中国式养生》,就让人管窥了百宝箱的一角。从道家到中医,再到太极,中国的养生文化意蕴深厚,其中可供发掘来为现代人服务的很多,更何况,“我们具有强大的解构古人智慧的能力,把先人的精神财富变成我们随时顺手拈来的小偏方、小秘诀”。如今,又一轮中医热潮在民间兴起,介绍中医的书和电视节目颇为流行,而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也正在被很多中国人所效法。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儒家思想给予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老庄哲学则是养生命的智慧。养生一直是研究《老子》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更有人认为“养生”一词源自《庄子·养生主》。今天,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正在为很多中国人所效法。尽管,关于中医仍然有很多争议,但是民间却有把中医奉为圭臬的趋势。这些传统的养生理念能够解决当下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吗?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中医养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总结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于术数”中的“和”即中和、适中.含有适当应用之意:“术数”,这里特指养生的方法和技巧。中医养生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杜杰 《理论月刊》2006,(5):46-48
“易”是一种哲学思维,其本体喻义在“生”与“和”;它构造了中国式思维模式和宇宙图式,直接开启了道家之“道”本体论和儒家之“仁”本体论;并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大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时下正在热议的张悟本事件如同一个罗生门 张悟本事件不管结果如何,受伤最深的都是中医的声誉与养生的口碑。张悟本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行医,但最终站出来澄清的却是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你提到的这个人(张悟本),把他和中医和养生联系起来是个错误,中医养生理论没有错误,但是现在有人借着行骗,而且有人模糊了这个界限。”(新京报,2010.6.5)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文/李国富电视台报道军嫂换人工股骨头,人们深感同情。象此类病应如何早期治疗?中医又怎样认识和治疗呢?中医认为此病属“骨蚀”范畴,已有数千年的文字记载与治疗法则。“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不论是内因、外因,最终导致气血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是王夫之辩证法思想的“细胞”。它包含三方面内容:(1)乾坤并建。所谓乾坤并是指“太极乃阴阳固有之蕴”,而非“太极”独立于阴阳之外;是“乾坤并建以为首”,而非以纯阴或纯阳为始。作者认为,王夫之这些观点,从根本上堵塞了通往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道路。(2)阴阳相倚相函。王夫之强调阴与阳“两相倚而不离”、“两端”共“一源”,既否定了只知其二,不知其一的形而上学矛盾观,又反对了否认矛盾和差别的相对主义,而王夫之提出“非皆极其至而后反”的思想,更是揭示了矛盾转化形式的多样性。(3)阴阳“合二而一者,即分一为二之所固有”。作者认为,王夫之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较接近于科学辩证法的分合统一观。  相似文献   

9.
中华养生文化是一颗绚丽的东方明珠,而气功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以全面提高生命质量,科学控制生命活动,让生命之树常青”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太极修炼大会,气功养生就被作为这届世界太极修炼的重点项目之一。26个国家167名国际友人和国内近2000名“太极之友”参加了修炼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倡导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因为中医养生引发的非法行医问题也很多,集中在中医养生师的资质认定以及中医养生是否具有医疗行为性质两个方面。非法行医在行政法与刑法领域均有界定,情节严重是它们衔接的重要标准。中医养生与非法行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和行为客观方面。完善中医养生的法律保护,要从规范主体资质的认定,规范执业地点和执业范围,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为监管单位这些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关于养生我们讲了不少,其实养生要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四个字,就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2.
火,人人皆知的自然现象。在二千多年前,祖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把“火”的概念引入了中医基础理论之中:“木、火、土、金、水”——即阴阳五行学说,把“火”的自然属性虚拟为人体五脏(脏象学说)生理功能取象类比的元素之一,同时在人体生理功能系统的阴阳平衡中,把“火”归类于“阳”的征兆,而且又把它一分为二:“实火,虚火”。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心目中,《周易》的思想精髓就是阴阳学说和刚柔观念(刚柔观念隶属于阴阳学说,阳刚而阴柔);《周易》独特的模式就是象数义(易)理合一模式,由象数发而为义(易)理,由义(易)理来解说象数;古经的卦爻画蕴涵一定的卦爻之象,古经的卦爻辞即为观相应卦爻之象而来,所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相似文献   

14.
王棋 《理论月刊》2012,(10):63-66
阴阳概念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传统文化从形而下的现象直感上升到形而上的抽象运思离不开这对概念。先秦诸子当中,《周易》侧重于在阴阳观念系统中建构它的哲学思想。用这套话语系统阐释阴阳,探究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是易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对"易"之义理解的脉络下汉末著名象数易学家荀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阴阳观。其《易》注通卷阐述了阴阳交易、阴阳合居、阳升阴降、阳命阴成的阴阳之义。荀爽透过象数体例的发明挖掘了阴阳变化的深层哲学意涵,在象数易学语境中对传统阴阳观念作出了合乎时代需求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15.
有没有最省事的养生方式?不吃不动,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就能达到养生效果,相信这对于怕麻烦的都市人非常吸引。 其实,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正确的睡眠方式与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养生关系密切。传统中医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认为睡眠有“养阴培元”之效,对于养生健身、延年益寿非常重要;清代学者李渔也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我国民间则有“不觅仙方觅睡方”、“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的养生经验。  相似文献   

16.
大家知道,阴阳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整部<黄帝内经>所诠释的核心点,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中医养生认为,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病治好了,就叫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一种攻防的功夫,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演化成养生为主,但技击功能不可否认.”陈氏太极第十一代传人陈照森说,之所以人们觉得太极拳不能打,是因为普通人接触的太极,都以养生为主. 在朱天才看来,太极的实战不必非得通过打人来展现,“我在美国教拳的时候,可以站两个小时,美国篮球运动员半个小时都站不了,这就不是一种比试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中崇阳恋阴情结及其美学开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对重要范畴。《周易·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谓:“阴阳不测之谓神。”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就是阴阳哲学。这种哲学渗透在中国人的一切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之中,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包括审美观)产生深远影响。一般认为,中国传...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中国:您的医馆为什么叫养生医馆呢?能给“养生”下个定义吗? 孔令谦:养生与中医分不开,三分药七分养。孙仲藐写过《大医精诚》,中医不完全是看病,医惠之间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日渐深化。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二是邓小平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