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利伟 《求索》2007,(8):208-211
本文以时代思潮与学术思潮的互动为视角,对东汉易学的发展作一前申后沿延的勾勒,并对东汉易学发展阶段进行评述。东汉易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谶纬思潮笼罩下的今古文易学;学术整合下的易学分途;经学与政治相互游离下的易学多维延展。只有对东汉易学“局部的放大”.从宏观角度切入,其在易学史、学术史上的特色才能更加凸显,因而对最终受时代与学术思潮的推动而发展、转型的东汉易学演进的认识亦会愈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邝向雄 《前沿》2014,(11):57-58
谶纬与原始道教产生于相同的时代和大致相同的地域,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部分重要道教典籍的早期形态从具有代表性的谶纬典籍演变而来,原始的谶书也是原始道教经典,谶纬的思想和内容成为道教经典传承的重要内容;早期的道士们积极引用、制造、散播谶纬,为社会变革制造舆论,为民众树立信仰,从实践的角度证明了谶纬与道教的具有相同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史福伟 《人民论坛》2014,(1):212-214
没有建构的批判是无效的批判,乌托邦理论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对资本主义深入批判后提出的一种理论设想.研习法兰克福学派就必须谈乌托邦理论,许多西方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了他们的乌托邦理论,从而汇聚成独具法兰克福学派特色的乌托邦体系.  相似文献   

4.
没有建构的批判是无效的批判,乌托邦理论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在对资本主义深入批判后提出的一种理论设想。研习法兰克福学派就必须谈乌托邦理论,许多西方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了他们的乌托邦理论,从而汇聚成独具法兰克福学派特色的乌托邦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辩”掀起了20世纪20—30年代蔚为壮观的疑古史潮。从疑古史学思潮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一般都认为顾颉刚与康有为今文经学联系最为密切,却忽视了他与清代考据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顾颉刚先生对清代的考据学是持相当肯定态度的,或者说,他对考据学的评价,与一般贬低考据学的看法相比,要复杂得多,也中肯得多。考据学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对于清代考据学,历来指责者多,赞赏者寡。从政治方面批评者,认为乾嘉考据之学虽也承袭了考据方法,但与顾炎武、黄宗羲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6.
张越 《思想战线》2021,47(4):74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研究和讨论的情况较之以往有一些明显的新特点。“无奴论”的再度崛起、中国古史分期“新说”的涌现,为多年来悬而不决的古史分期问题开辟了更多的研究途径。“封建”名实问题的讨论促使学者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框架中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任何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学理分析都离不开史实的支撑、史料的依据、理论的导引和现实的考量。  相似文献   

7.
朵渔 《同舟共进》2014,(10):75-80
【燕园的神仙眷侣】 陈梦家,著名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是前南京金陵神学院提调(相当于院长)陈金镛的儿子,原籍浙江上虞,生于1911年4月16日,自幼在南京长大。早年师从徐志摩、闻一多,是新月派重要成员。陈梦家曾在中央大学学习法律,最后拿到了律师执照,但他没有当过一天律师,而是从16岁便开蛰台写诗,  相似文献   

8.
汉代经典诠释方式可分为三派: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微言大义、经以致用、天人合一的视域、历史意识、原意情结以及诠释主体的张扬,是汉代经典诠释方式的总体特征。魏晋对经典的诠释,往往置于本体论层面上,但在其对本体论层面"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的玄思中,同样表现出上述特征。魏晋经典诠释方式,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既承汉代而来又对汉代诠释方式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9.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一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解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趋势、对我国的影响以及防范和治理的措施,侧重于体制对策层面的分析;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来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实质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他们坚持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认为只有从资本主义制度上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性质,才能正确解读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本文作者赞同既要从社会制度层面揭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也要从体制层面和操作技术层面探讨具体治理和防范危机的措施,尽量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军 《人民论坛》2020,(8):26-29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促使人们从生态哲学高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讨论与反思,将生态主义的发展置于社会关系层面进行探讨。同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思想的深刻性和合理性。就长远来看,一些生态社会学思潮从日常生活层面提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主张只是治标之策,只有深入吸取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关于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的论述,深度融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观点,才能真正引领生态主义思潮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1.
制度视阈中司法公信力的流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坤 《学习与实践》2009,(12):78-85
本文从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入手,梳理了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司法公信力流失的现实,从正式制度的缺失和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两个层面探讨了司法公信力流失的原因,指出其实质就是公权力的旁落,也就是现实人的主体性的旁落。因而,司法公信力的重构就是公权力在制度层面从旁落到回归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对现实人的主体性进行重新确证的过程,说到底,它是现实人的本质的全面的复归。这种复归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邴志刚 《辽宁人大》2008,(11):36-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认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来自于改革、得益干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强大。因此,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仍需以改革为动力。只有改革,才能妥善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姚克 《学习与实践》2008,(7):159-163
城市圈投资价值既受制于政府引导,又取决于市场规律,只有通过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共同作用,持续地对城市圈投资价值进行研究、跟踪和推介,才能有效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同时防止城市圈投资价值被低估或忽视的倾向,有效地为城市圈提升价值,为投资商创造价值。本文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可行的结合层面,介绍“武汉城市圈投资价值服务平台”的研究成果、具体构想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学术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只有在管理活动中才具有意义,脱离管理活动而妄言权力是既没有理论价值更没有实践价值。学术权力,作为一种权力形态,只有放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中才能看清其本质。一方面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组织,需要进行行政管理,这就导出了行政权力;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一种学术机构,它自然具有学术权力。学术性是高校的最本质的特性,它的一切活动都被烙上了学术性。因此,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都共时性地既应然地又实然地表现在高等学校管理活动具体行为中,而管理活动的学术性必然决定了学术权力是高等学校一切权力的核心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与谶纬、谶语、诗谶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大清 《求索》2008,(11):164-166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是重要的诗歌文化现象,人们常将它和谶纬、谶语、诗谶等混为一体,其实差别是明显的:童谣的预言准确性大得多,而谶纬基本是编造;与诗谶相比,诗谶是出于说诗的好奇心理,童谣是之前的特意政治人事预测;和谶语相比,只有语言形式的差异,一个取诗歌的样式,一是用一般语言表现:  相似文献   

16.
邪教是当今世界的精神污染公害中的首害。邪教既不遵照宗教理论来解释世界观价值观,也不按照日常生活规则来解释人类行为,具有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的属性。我们应从邪教产生的文化根源寻求治理路径,只有铲除了邪教生产成本的文化土壤,才能有效治理邪教。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建设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也为我们从文化层面治理邪教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7.
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族的家族与村落:人类学的对话与思考麻国庆李亦园教授在北京大学纪念潘光旦先生的学术演讲中,对中国人类学的南北两派及其互易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南北两派正是人类学中国学派的典型特点。①如果从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而言,在笔者看来还有两个重要的研究趋向,一是以日本...  相似文献   

18.
刘新宜 《新东方》2002,11(4):15-18
传统政治经济学中衰的原因在于其理论要素一直局限在所有权层面。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只有深入到现代经济利益的策源地———经济权力层面,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重获指导社会实践的职能和权利。  相似文献   

19.
任晓兰 《求索》2008,(7):212-214
张之洞兼采汉宋的经学立场来自于其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而经世思想又为其接纳西学提供了内在的思想根据。但是传统经世思想以学术作为工具和手段以达到政治目的,过分强调注重现实与事功的倾向,这不仅使学术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也使得传统中国文人缺乏一种独立思考的理性习惯。作为晚清志士,张之洞并没有能够从抽象的道德法则的层面去理解宋学,而是强调“制行宗宋学”,将纲常伦理奉为教条,使之终究无法走进近代的门槛,从而在根本上也无法实现国富民强的经世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返本无法开新,这是张之洞的困境,也是中国近代儒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如果竞争者在后面追你,只有比别人跑得更快。你才能摆脱死亡的阴影。前提是你设定了特定的方向,并且竭尽全力朝那个方向奔跑。”把英特尔发展成为芯片巨人的安德鲁·格罗夫一直以“只有忧患派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为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