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闻  何得桂 《前沿》2014,(1):117-119
推进山区避灾型移民搬迁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区域性重大移民工程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项目在初步实现"搬得出"之后,面临着"稳得住"和"能致富"难题。基于生计可持续发展视角,发现避灾扶贫搬迁后所带来的移民生计资本缺乏、农户生计策略单一、社区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并从保护生态、产业支撑、技能培训等方面为促进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何得桂  李卓 《前沿》2013,(10):118-120
作为区域性重大工程,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活动面临着土地资源制约、资金缺口巨大、产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推进陕南避灾移民工程要合理安排利用好土地资源、完善和拓展移民安置途径、筹措利用好各类建设资金、大力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及促进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是地缘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移民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重构与延续,既传承了中国血缘与地缘重合的共同体传统,又呈现出时代新特征。民族地区多民族移民村落共同体建设,强化地缘意识,实现了由血缘“多元”走向地缘“一体”。文章选取AH村为研究个案,探究了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的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民族互嵌结构体系建设是移民乡村社会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共同体精神培育是移民村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4.
赵祖湧 《创造》2021,29(10):73-78
易地扶贫搬迁是扶贫攻坚时期的新生事物,对扶贫脱困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功地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扶贫难题.在扶贫攻坚中,形成了较为庞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体(以下简称"移民"),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以下简称"移民社区").如何做好这庞大移民群体即移民社区的管理工作,关系到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乡调研时强调的"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的指示精神,能否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落下"的要求,使移民社区得到长足发展,同其他城镇社区一道在全面小康路上共同迈进,这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库移民反贫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前沿》2005,(8):196-198
导致水库移民贫困的成因主要有环境因素、人口素质因素、政策因素、规划因素、移民心理因素等。如何使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做到:建立和完善水库移民政策法规体系,把扶贫纳入移民安置规划,加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的力度,实施移民贫困监测评估手段,实施移民安置多元化,建立移民参与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增强移民自身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08]6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推进全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使边远山区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生态和扶贫移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8日,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狼皮子梁移民新村,鞭炮声震,鼓乐齐鸣。从宁夏南部山区固原市泾源县搬迁来的100多户农民,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政府为他们提供的移民新居。狼皮子梁移民新村建设,是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打响的"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役"的小小一环,也是宁夏近年来实施扶  相似文献   

8.
强毅 《前沿》2008,(1):62-67
红寺堡曾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一片荒漠,自1998年以来借助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和生态移民政策,在很短的时问内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闽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对西部贫困地区城镇化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依据红寺堡扶贫扬黄生态移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红寺堡扶贫扬黄生态移民开发城镇化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城镇化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红寺堡有着多重的定义:是中国最大生态移民集中区,是中国最大的扶贫移民项目实施地,国家"九五"计划"国家任务"的一部分,西部大开发的扶贫样本,宁夏区域内协调平衡发展的重要一级……在宁夏的行政区划图上,红寺堡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心。14年前,红寺堡移民开发区的成立,开启了这片荒漠戈壁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累计安置搬迁宁夏南部贫困山区8县移民20万人。  相似文献   

10.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是一项非自愿的群体性人群搬迁工作,移民安置的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参与性评估是社会学、人类学中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并在扶贫项目、林业发展和教育发展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有效地实践运用.为此,将参与性评估引入到西南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群体的调查分析,对有效地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可提供很多研究方法借鉴.而借助于参与性评估,在田野调查中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全面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群体的水库移民,确保移民政策执行过程的公正性,为移民安置实施效果的"过程验证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民族地区自发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个体或家庭特征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二是自发移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同时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宣传的过度和建设的"缺位",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集聚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解决自发移民户籍建立平等发展的基础,以及把劳动力转移和培育适宜产业作为自发移民社区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高必金 《新重庆》2007,(1):23-25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的丰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促进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政府移民康区垦殖的倡议、计划和实践,既是中国传统移民实边政策的延续,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项举措,还是土地使用方式转变的一次探索。与此同时,迫于生计或响应政府的号召,民间也有个体和团体加入到康区移民垦殖的活动中。政府和民间的垦殖活动,一同为近代康区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向武 《重庆行政》2014,(1):65-66
正2013年,重庆市彭水县扶贫工作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乡村旅游、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整村扶贫和片区开发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探索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确立旅游扶贫的重要地位2011年,重庆市启动全市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美丽高山·纳凉胜地",给彭水县高山边远山区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县扶贫办依托生态扶贫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开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如何破解"资源诅咒"现象,是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水利水电开发库区和移民安置社区共同治理发展机制的内涵看,两者有达成共识的可能。如果能建立库区社区共同治理的发展机制,搭建一个水电开发投资者、工程建设区的移民、原住村民、地方政府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平台,通过协商和谈判,即可达成契约,实现水电开发库区与移民安置社区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6.
实施移民并村战略 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厚 《前进》2003,(5):34-35
右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农村脱贫目标,创新扶贫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异地开发、移民扶贫的路子,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到目前,全县已投资2750万元,新建移民新村7个,移民住房1550套,完成移民搬迁1550户6800口人,有67个村实现整体搬迁。一、立足县情,创新思路,是做好扶贫移民工作的首要前提右玉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由于种种原因,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始终跳不出丰年脱贫、灾年返贫、刚脱贫又返贫的往复怪圈。据统计,自建国以来,国家、省、市对右玉的扶持、补贴资金累计达20多亿元,户均10…  相似文献   

17.
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来 ,学术界在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的一些主要领域中取得了极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但在经验研究的理论梳理、移民原住地的关注和研究主题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的扶贫自愿性移民研究 ,一方面在理论建构上要有所突破 ,同时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 ,把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统一起来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移民研究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在明代进入云南的大量汉族移民中,很大一部分沿交通道路分布,特别是在驿、堡、铺、哨世守定居,构成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重要定居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明代云南驿、堡、铺、哨的设置、分布和汉族移民定居情况,指出汉族移民沿交通线向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促进了云南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驿、堡、铺、哨是明朝设在各地交通道路上用于戍守防御、递送文书、沟通联系的设施和机构,但是在云南地处边陲与多民族杂居的特殊情况下,它们很容易成为汉族移民沿交通线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山区深入的定居点,扩大了汉族移民定居的范围。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如何为社区建设找到明确目标和行动路径是当前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社区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发展社区福利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与现实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行政化倾向,社区福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脱节、福利项目定位产生偏差、社区主体性较弱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社区福利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有效路径:一是以政府为依托的对话型发展路径;二是以市场为依托的“效率-需求”式发展路径;三是以社会为依托的参与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武锋  万莉莉 《传承》2008,(22):120-121
贫困的缘由多种多样,但人口压力大,资源环境条件差是最基本的原因。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目前通过以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为主的多种扶贫方式,极大的改善和解决了宁夏山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