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国庆节黄金周的第七天 ,央视和舞协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颁奖大会上 ,舞蹈家贾作光在致词之后 ,表演了一段即兴舞。这令我忆起第一次看贾作光在北京中山音乐堂表演蒙古舞 ,那是50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 ,他那股子豪侠飘逸的帅气 ,使我重温了只有草原上的蒙古人才有的那种开阔雄浑的民族大气。当年贾作光只有20多岁 ,如今已是80岁的老人了 !主持人朱军脱口赞美道 :“宝刀不老 !”另外 ,在这个国庆黄金周期间 ,62岁的陈爱莲在北京保利剧场举行了她从艺50周年的舞展。首场演出结束之后 ,观众啧啧赞叹 :真是舞蹈艺术的常青…  相似文献   

2.
我称呼人,常常是随意的即兴的灵感似的,一般都直呼其名。有人来电自称老李老王,我偏去掉那“李”那“王”,再去掉那“老”,只叫名字。我觉得人与人之间都叫名字最亲近最轻松最开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独独管漫画家李滨声叫滨声大哥。其实,我只是在一些会上见到他。10年前第一次看见他,觉得他就像从漫画上走下来的。他少言行少表  相似文献   

3.
王俊超的口碑极佳。这位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如何会做统战工作,如何懂得体恤民情为职工排忧解难,如何注重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诗写得多么好,舞跳得多么优美,歌唱得多么动听,钢琴弹奏得多么流畅,早已不径而走。今年6月.在省委统战部召开的二个座谈会上,我终于从他即兴朗诵的一首诗中加深了对他的认识。他的确不同凡响,身材伟岸,气宇轩  相似文献   

4.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对歌舞艺术领悟性高,对歌舞艺术天生热爱。村寨中一年四季遇剽牛、祭木鼓、新米节、春节、便克节、婚丧嫁娶、起房盖房、猎获野兽、谈情说爱、上山下田生产劳动、小孩嬉戏玩耍等场合,都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打歌自娱。歌舞艺术从古至今一直活态地存在于佤山人日常生产生活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佤山人度过生命中美好的时光。歌、舞、乐即兴创作表演,是佤族文化的传统性特征,也是佤族与生俱来的财富,更是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5.
斯特拉北极星是芬兰的一个即兴发挥社团也是一个培训社团。 在这个成立于1990年的社团当中,历年最热门的培训就是“展现失误”。这是个“即兴演出式”的项目,其内容就是受训者的表演,由一个演员在一群观众面前同时完成演出、编剧、导演的任务。这无疑是完美主义者的恶梦,因为演员常会不断犯错,不断被观众笑。  相似文献   

6.
灵感问题是书法创作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灵感思维的发生,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通融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结合古代书法史料及相关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略地梳理,从灵感的产生到灵感的获得再到灵感的激发等方面来阐发,以期达到对灵感的文化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应用田野考察、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彝族铃铛舞的体育渊源、变迁等进行研究,并对铃铛舞的社会价值进行拓展,让铃铛舞的功能在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中得到充分的显现与重塑,使得彝族铃铛舞这一古老而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而且铃铛舞将会在促进大众身心健康、民族团结、学校体育的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何红 《人民论坛》2010,(2):98-99
灵感问题是书法创作中一个重要理论范畴,灵感思维的发生,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通融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结合古代书法史料及相关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初略地梳理,从灵感的产生到灵感的获得再到灵感的激发等方面来阐发,以期达到对灵感的文化内涵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黄剑敏  庄华峰 《求索》2013,(11):61-63
明清以来,我国进入了自然灾害的高发阶段,长江下游地区也不例外。文章立足于历史现实,站在新的理论视角,以婺源傩舞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明清以来长江下游自然灾害与乡村傩舞祭祀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和分析:一是傩舞文化中的神灵信仰,由于明清以来长江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而产生,体现出信仰意识在灾害社会中的现世关怀;二是傩舞文化中的雨旱信仰,也从明清时期开始尤显突出,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与世俗性;三是傩舞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它正是自然灾害造成人口减少从而人们渴望多子多孙的一种文化表象;四是傩舞中的驱逐仪式,表现了村民们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实现自己个人愿望而对其崇拜的神灵进行诉求的一种精神行为,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丁桦 《当代广西》2009,(6):60-60
春牛舞,也叫舞春牛,是桂平市西区石龙镇群乐村壮族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春牛舞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石龙镇山区村屯便盛行春牛舞。  相似文献   

11.
张鹏海 《前沿》2011,(22):139-141
针对"嘉绒"藏区的民族体育舞蹈"铠甲舞"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介绍了其起源和历史变迁,在广泛查阅现有历史文献、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其文化背景进行了挖掘和研究,深入探讨了"铠甲舞"的多元文化特征,着重从多区域文化、多民族文化、"巫""武""舞"相结合的多元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事实证明,"铠甲舞"能够保留至今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应归功于在漫长历史岁月中的多元文化融入,其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2.
韦思萍 《今日民族》2006,(11):42-43
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古老、神奇、富饶的土地,养育了勤劳、纯朴、聪慧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纳西人创造了独具风采、绚丽多姿的民间音乐舞蹈,它是祖国民族艺苑中一枝芳香艳丽的奇葩。丽江纳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婚丧、庆典及民族传统节日,男女老少纷纷汇聚街头巷尾、广场闹市,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人们或三五成群,即兴对歌;或围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舞圈,跳起欢快的纳西族歌舞《阿哩哩》、《哦热热》、《打跳》……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就连中外游客也毫不拘束地乘兴加入到歌舞的海洋里。纳西族民间流行的曲…  相似文献   

13.
阎颖  田强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107-111
跳丧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丧葬舞蹈,至今仍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聚居区。其基本动作和表现的内容同古代巴族歌舞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是古代巴族歌舞的继承和发展;其表现出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寓意,成为别具一格的民族标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跳丧舞发生裂变,形成官方与民间的文化分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木鼓舞     
木鼓舞是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舞蹈动作为五种,一曰略吉笳,进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二曰略独南,进退均二步;三曰略独大,踏三岁,向左转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两步,后舞两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两步,右侧舞三步,再向左转舞两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  相似文献   

15.
鸟图腾符号作为表现对象或主题出现在"锦鸡舞"之中,扩充和丰富了舞蹈本身的意义,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昭然于心。鸟崇拜意识决定了锦鸡舞的外化形象与精神内核,并以其自身的生命系统将不同时代积淀下来的苗族文化转化为可触碰、可继承的物化形象。对苗族锦鸡舞的观照与传承,实则是对民族精神的回归,对自身生命的回望、审视及认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年先锋队近年来在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以及邓颖超同志对少先队工作提出“三个创造”的要求以来,少先队活动的领域更开拓了,在少先队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广大辅导员以改革的精神,提倡即兴式的中、小队活动,这种即兴活动能体现队员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是新兴的队活动,应给予赞扬和发展。但如果单把即兴式的队活动定为唯一的或者是最重要的创造性队活动的典范,而对过  相似文献   

17.
范武邱 《求索》2010,(3):100-102
灵感堪称是人类“思维之树”上最美丽的花朵。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活动,那里就有令人惊奇的“灵感之花”。在艰深的科学创造活动中,有“灵感之光”的闪耀;在繁复的文艺创作活动中,有“灵感之翅”的跃动。本文拟基于语言哲学层面对灵感思维的作用机制以及灵感对思维主体的要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鹏春 《前沿》2013,(22):137-13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怒江傈僳族刮克舞运动的变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刮克舞运动是一项集信仰、娱乐、舞蹈和健身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其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表现形式,并承载着傈僳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湛江民间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民间舞蹈祝宇湛江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逢年过节便有民众表演,其中最受欢迎的有:傩舞“考兵”、“走成伥”、“舞二真”、“舞六将”、“人龙舞”、“舞鹰雄”、“舞”、“散花舞”及“屯兵舞”。历史悠久的傩舞粤西的傩舞历史悠久,且为粤西独有,主要流传于雷州半...  相似文献   

20.
<正>金锣舞对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梅林小学的学生韦彩祥来说是一支"幸运之舞",瑶乡的金锣舞带着11岁的她第一次走出大山,看清了山外的世界。韦彩祥喜欢山外的世界,心里萌生一个愿望,作为梅林小学金锣舞队一员的她希望通过外出参赛,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带上金锣舞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瑶乡金锣舞的独特魅力。"让民族艺术进入课堂,让欢乐的歌舞在校园中飞扬,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艺术教育的正能量",是我区发扬民族特色,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