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过去的十年中,日本凭借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把追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作为日本国家对外战略的总目标。1980年4月,大平首相在自民党政经文化集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美国如今已从超级大国变成了强国之一,可以对美国的威慑力量寄予期望的时代已经过去。"1981年5月,铃木首相访问美国时宣布:"日本正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成为积极创造者。"这个讲话被认为日本已实行"第三次开国。"中曾根担任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2.
跨入九十年代,日本统治阶层公开提出要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实现第三次开国。海湾危机,对日本提高国际地位的外交努力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海部的"大国外交"遭到沉重打击 1989年8月海部俊树上台后提出"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变化中,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海部的外交构想在1990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相反,国际关系的政治方面呈现出分散化的倾向,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所谓"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多极化世界格局中最具实力的一极,正在大力推行全球战略,企图充当世界领袖,主导和独霸国际事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地区大国成为新的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日美都是国际性的大国。从经济实力的角度看,美国是超级大国,日本是经济第二大国,中国已超越德国,排行第三,而且马上就会超越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更有人预测,按照现在中美的经济成长速度,在20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超越美国,而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不仅是经济第一大国,其政治,军事,外交力量,都属一流。而经济第二强国的日本,自从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时有好转,但过去20年来,总的来说,经济还是萎靡不振,还未能踏上全面复苏的轨道。无可否认,日本虽是个经济大国,但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属于美国;况且在日本国土上,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日本和俄罗斯之间,还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日本怎能不耿耿于怀?中日美关系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但却是既不均衡也不稳定的三边关系。在中国崛起、美国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日本政局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在普天间基地迁移、天安舰事件的影响下,中日美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中日美关系的新棋局上,中国要如何谋篇布局?2010年6月,在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教授林华生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教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魏志江教授,就以上话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确立了"成为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21世纪初期,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6.
日本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始于冷战结束后,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日本认为实现与美、欧共掌世界的时机已经来临,开始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列为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单边主义色彩渐趋浓厚,地区性和全球性热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之后开始缓慢地走出了“孤立”状态,在20世纪期间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发生的很多引人注目的大事,美国很少能够摆脱干系。本文从亨利·卢斯提出的“美国世纪”这个角度出发考察了美国借助其不断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实现世界领袖地位的过程,分析了“美国世纪”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在“美国世纪”中文化在实现和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在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以来,仅40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就从一个战败国被占领地位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亚洲唯一发达国家、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而且正在向“政治大国”发展。日本这种国际地位的巨变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日本始终把东南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战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何倩 《当代世界》2008,(12):53-55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作为唯一的一个“极”,它在国际社会的权势处于顶点。但阿富汗战争余烬未冷,伊拉克战争又使美国颜面扫地,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更使美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的不断变化,作为一个“极”的美国似乎正逐渐失去曾经拥有的统治力。而俄罗斯、中国以及印度等新兴大国却成为潜在的“极”,再加上欧洲、日本等旧有大国,这一格局既非单极支配,亦非多极结构,是否预示着另一种“极”时代格局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与经济发展相伴随,能源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重要目标.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生产大国,近年来,俄罗斯借助其能源优势确立了一项以独联体为基础、环绕欧亚、进而抵达美国的"三环"能源外交新战略,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外交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历时四十二天的海湾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一度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局部性战争,势必对交替转换中的国际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开始侧重于综合国力的竞赛。这种多层次的竞赛不仅包括军事和政治,而且更包含经济与科技。海湾战争后的国际格局,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多极世界。这种格局包含着以下三个层次——军事上,美国为强有力的一极;政治上,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中英法为五个主角;经济上,则以日美德为三个中心。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0,(3)
在新的千年里,世界将会怎样? 有分析家认为,从宏观角度看,2000年世界仍将向多极化过渡,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超多强:这是就综合国力而言的。目前,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综合国力因素比较中,居突出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接下来,日本、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系强国或强国集团,其中,日本是经济巨人,政治侏儒;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国力日衰;欧盟正在加速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联合,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实体;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其综合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甚大。有鉴于此,上述一超多强的世界战略格局尚不会改变。 政治多极化:这是就有关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言的。目前,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  相似文献   

13.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日本政府一直实行"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一方面追随美国承认台湾当局,另一方面逐渐扩大与大陆之间的民间贸易。到1962年,中日缔结了战后第一个长期民间贸易备忘录(LT贸易),双边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然而,台湾当局利用日本国内的亲台湾派等渠道极力阻挠。由于这一问题与日本的国内政治斗争相纠缠,池田内阁最终对台作出妥协,使中日民间贸易遭受挫折。本文充分利用中、日、英三种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政经分离"原则的内在矛盾以及日本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姜跃春 《国际展望》2012,(1):26-33,47,115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作为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本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国家在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上采取何种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大国外交的趋向。野田新内阁已经明确表示参加TPP谈判。日本热切参加TPP谈判的主要意图是重振日本经济,在地区问题上纠偏中美关系,制约中国在地区合作进程中的影响。参加谈判可能给日本国内政治带来分裂,也将对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5.
薛涌 《法制博览》2008,(20):4-5
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国际媒体不厌其烦地讨论中国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由此还触发了“中国威胁论”。在国内,“大国”话语也主导媒体和人们的思想,“大国论”铺天盖地。再看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以经济起飞震动世界之时,电影《日本沉没》轰动全国。虽然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但日本居安思危的末日感,和中国太平盛世的陶醉,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2016,(18)
正在保守主义和改革派思潮的共同作用下,"安倍体制"借内阁改组得以确立。现在修宪是"安倍体制"划定的阶段性目标,在野党不能改变,公明党不能改变,天皇退位也不能改变。随着首相官邸8月4日公布新内阁成员名单,"第三届安倍内阁"成立两年来的又一次内阁改组宣告完成。根据日经新闻网的民调数据,内阁改组一周后,安倍支持率达到58%,与5月和7月下旬调查时的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日本外交的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世纪后期以来,日本经历了四次外交抉择,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欧美和亚洲,曾采纳"脱亚入欧"、"脱亚入美"、"入美入亚"、"挟美制亚"等理念,实现军事崛起和经济崛起,并开始走向新的政治崛起。如今,日本正面临第五次外交抉择。如何为21世纪的对美、对亚外交定位,特别是如何为对美、对华外交定位,是日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周边     
《南风窗》2012,(23):21
日本参院:野田已无资格描绘蓝图10月29日,日本众议院举行第181届日本临时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首相野田佳彦发表施政演说,明确指出,今年内不会宣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他列举的"不解散"的最大理由是"重建日本经济是野田内阁的最大课题"。外交方面,野田称日本安全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将"以绝不动摇的决  相似文献   

19.
周边     
《南风窗》2012,(23):21-21
日本参院:野田已无资格描绘蓝图10月29日,日本众议院举行第181届日本临时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首相野田佳彦发表施政演说,明确指出,今年内不会宣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他列举的"不解散"的最大理由是"重建日本经济是野田内阁的最大课题"。外交方面,野田称日本安全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将"以绝不动摇的决  相似文献   

20.
英刊《新左翼评论》2006年7—8月号发表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题为《美国力量的变动曲线》的文章,分析了美国霸权建立和巩固、下降和加速衰落三个阶段的主要过程和内在逻辑,视野广阔,观点清晰。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作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世界格局进入了大变迁的时代,并以此预见作为上个世界格局一极的美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文章内容如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体系的地缘政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1945年到1970年左右,美国在世界体系中行使着无可争议的霸权。美国霸权在1970—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