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九一一事件为标志,进入21 世纪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以伊拉克和阿富汗两 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反恐战争”。这一战略正在结束。美国新的战略重点被确定为亚洲,针对 中国。针对中国并不必然是敌对、包围和遏制中国。美国对华战略还没有因美国全球和地区战 略调整而改变。“重返亚洲”或“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崛起及地区地位 和影响的上升,维护美国在亚洲的主导或“领导”地位,平衡、制约和防范中国。在国力力不 从心的情况下,美国新的地区战略以军事和安全为主要手段,挑拨和利用亚洲各国间的问题和 矛盾,进而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关于反恐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政府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打击恐怖主义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之首。与此相适应,美国对其亚洲政策也做出了一些调整,这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扩大了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在印巴之间开始推行平衡政策;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增大了在中亚渗透的力度等等。但是,在另一方面,基于反恐需要美国对亚洲政策所作的调整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果美国将反恐战争无限扩大化,其后果将是极为严重和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29日美国公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发布的首份反恐战略,既是对其执政以来反恐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美国反恐的指导性框架文件。这一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十年反恐战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反恐的定位、框架和方式等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果,但其局限性依然存在,对今后美国反恐成效的影响还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孙逊  卓华 《和平与发展》2012,(1):37-41,69
2011年6月29日美国公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发布的首份反恐战略,既是对其执政以来反恐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美国反恐的指导性框架文件。这一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十年反恐战争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反恐的定位、框架和方式等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果,但其局限性依然存在,对今后美国反恐成效的影响还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美国反恐新阶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基本取得胜利后宣布反恐进入新阶段,其对外战略继续围绕反恐展开。美将扩大反恐空间,越出阿富汗,伸展到东南亚、高加索和中东等地区。同时扩展反恐外延,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纳入反恐范畴。为了最终取得反恐胜利,美将增加军费开支,进一步增强军事力量,并加强与大国的合作。美反恐扩大化引起国际社会质疑,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也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何英 《国际观察》2003,(1):62-68
"9.11"事件后,出于遏制恐怖主义对美国本土及其盟国的严峻挑战的目的,美国相继公布了国防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出先发制人战略.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下列一系列的理论命题.在反恐的名义下,美国对华认识日趋现实,历史悲情和历史情结无助于中国理性和务实地看待美国.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巴基斯坦不仅再次成为"前线国家",而且由于支持美国反恐战争而成为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获得了丰厚回报;但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8.
以共同威胁或以共同利益为战略基础是发展中美关系的两条主要道路.冷战期间,以反对苏联威胁为主的中美关系战略基础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反恐期间,以对付恐怖主义为主的中美关系战略基础具有相对的短暂性和脆弱性.美国反恐战争结束后,中美两国应考虑从共同利益中确定发展未来中美关系的建设性战略基础.经济互赖当是中美关系新的战略基础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反恐:审视美俄关系的另一种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 《国际观察》2006,(1):69-76
"9·11"事件后反恐成为大国关系的新变量.在"9·11"事件后的最初时期,俄罗斯出于改变自己与美国和西方世界关系冷淡的局面等原因,主动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积极配合,一度大幅改善了双边关系.然而由于美俄两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战略利益的冲突,随着反恐战争的进行和美国借反恐之名实施自己的战略图谋进程的日益明显,两国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冲突趋于明显化和激烈化,同时两国反恐理念的渐行渐远也最终导致美俄关系在迅速改善后不到一年又迅速冷却,美俄双边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进行传统地缘政治利益的博弈将依然是两国关系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并颁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以下简称“战略”)。④这是美国继2003年和2006年后发布的第三部国家反恐战略,是对前两部反恐战略的继承与深化。“战略”发布在美军击毙本·拉丹后,目的是针对全球反恐形势的新变化,重新调整美国具体的反恐目标、指导原则、重点区域,指导美国“后拉丹时代”的反恐行动。  相似文献   

11.
《国际观察》2021,(2):85-102
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走过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战略协调、非敌非友、利益攸关及战略竞争四个阶段。中美关系不同阶段的性质塑造了不同的美国对华经济战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实力差距开始明显缩小。在此背景下,美国两党就美国对华经济战略展开了辩论,基本上一致认为,美国在经济上奉行的对华接触容纳战略并没有将中国嵌入到美国领导下的霸权体系之中,中国反而利用美国提供的战略机遇迅速成长为挑战美国霸权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从而宣告了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失败。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不仅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及"修正主义者",而且还开始采取经济制裁措施来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当前,中美关系已经迈入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已经将中国的战略角色定位为其霸权秩序的"战略挑战者",其对华经济战略的重心开始转向规制中国的经济竞争,旨在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对华经济战略重心的转变将会对双边关系的性质及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也会对世界秩序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丽蓉 《西亚非洲》2007,46(10):5-9
追问九一一事件真相,认清了由此引发复仇之举与后续"大中东战略"间的内在关联,从背景、动机、思路、框架及其成效等方面质疑美国的反恐战略,以预判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九一一事件不仅是美国实施反恐战略的原初动因与强力推手,也对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深远的影响,九一一事件后形成媒体牢笼对全球民主生态的消损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王珏 《国际观察》2004,(3):59-65
中国和美国同样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 ,反恐合作具有普遍性和共赢性 ,能带来“安全剩余”。在中美反恐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反恐合作的外围 ,美国借反恐之机改变中国的周边地缘环境 ,恐怖主义和美国海外利益扩展之间存在某种恶性循环。反恐合作不失为促进中美关系改善的一个契机 ,但具有很大局限性和时效性。中美反恐合作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 ,强化反恐合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美巴反恐合作:困境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的反恐战略中,巴基斯坦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长期以来,美巴两国在反恐合作上矛盾重重、纷争不断,存在着反恐利益与目标差异、反恐政策分歧、互信缺失以及反恐行动在巴国内缺少广泛支持等诸多制约因素.在奥巴马提出新阿富汗-巴基斯坦战略后,巴基斯坦做出了积极回应,但长期困扰两国反恐合作的制约因素并未消除,美巴反恐合作将继续在合作与纷争中前行.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美国于2003年2月发表首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并在2005年和2006年度相继出台上一年度的反恐总结报告.2006年9月5日,美国白宫又公布了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①对近年来美国反恐战略进行回顾和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反恐战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恐战略重心出现东移迹象,从伊拉克撤军计划开始实施,增兵阿富汗、加大对巴阿部落区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已成大势所趋.奥巴马入主白宫表明.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几成定局.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与恐怖活动在伊、阿地区的消长态势密切相关,也有顺应美民意和经济现状的考虑.美国反恐战略重心东移将导致全球战略态势发生新变化,与之相关的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局势以及大国关系也因此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是遭受恐怖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两个大国,反恐战略在俄罗斯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俄美两国在反恐战略的形成、恐怖主义威胁判断、反恐目标、军事反恐战略实践和国际反恐合作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别。随着俄美领导人的更换,两国反恐战略都在调整,并且选择了不同的战略取向。反恐是俄美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但俄美反恐战略的分歧可能导致双方之间爆发摩擦乃至冲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反恐战略的分析框架与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全球反恐行动已持续近十八年,理解当下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和未来走向离不开对美国反恐战略历史演进的梳理,而对三届政府反恐战略的比较则需基于统一的分析框架。美国国家反恐战略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认知、指导反恐的基本原则、预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的政策手段。对比分析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特朗普政府延续了上一任政府持续收缩的全球反恐态势,具体表现为对恐怖主义的威胁认知更趋符合客观现实,“美国优先”的指导原则凸显了利己和激进的态度,预设的战略目标则相对具体和务实。在政策手段上,特朗普政府缩减反恐武力规模、减少外交关注和发展投入,但通过加大军事打击力度以向外界传达其反恐的强硬态度。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反恐收缩战略进一步表现出美国对全球反恐行动感到疲乏且失去信心,并以此为由试图摆脱原有约束美国对外行为的一系列因素。特朗普政府的反恐战略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全球反恐的尴尬境地,并将对全球反恐形势和国家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击杀伊朗军事将领的行动及其反恐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的担忧和激烈批评,拉高了对于特朗普政府反恐政策和战略的关注度.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反恐战略突出了预防性和全面性,并在战略倾向、重点领域和具体政策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深化.受其影响,反恐战略正在从全球治理选项逐渐转变为国内治理选项,大国反恐合作的效力进一步降低,国际反恐的合法性和政治基础将遭到削弱.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反恐中对军事手段的选择性使用以及各种工具性的反恐举措有引发“以暴制暴”的暴力滥用之虞;其减少反恐援助、以高压姿态分摊反恐责任和借反恐之名打压特定国家如伊朗的做法,更使反恐日益偏离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0.
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以"新非洲战略"为框架,涉及经贸、反恐和援助三个方面,其在具体内容上基本延续了冷战后美国历任政府的做法,主要变化反映在战略层面,即借助非洲遏制中国。美国在非洲总体利益低位徘徊和特朗普个人对非洲的轻蔑态度是美国非洲政策"不变"的决定因素;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则是其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将给中国和非洲带来不利影响,其实施也面临着美国国内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