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陆士华 《前线》2012,(9):53-53
不能输在这样那样的“起跑线”,如此说法现今人们绝不陌生。而通常提及孩子们不能输的“起跑线”,大多指向智商的培养,其他方面似乎不大关注,比如,学习素养的修炼。许多家长就因为忽视了这些因素,让孩子在学习上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2.
孟母三迁的故事如今有了现代版本。 在楼价不断飙升的大环境下,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很多父母要么放弃原来舒适的大房子、新房子,选择小房子、旧房子,要么省吃俭用,到处举债购买昂贵的“学区房”。有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很多大城市的学区房被抢购一空。但即使付出上百万元,家长最终也未必能如愿把孩子送进理想学校,笑到最后的,往往是挟教育资源以涨身价的房地严市场。  相似文献   

3.
李新玲 《党课》2010,(8):24-26
离奇升学游戏是“重点校”制造的 “是谁煽动起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呢?就是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是它们逼迫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早早送上前线进行严酷训练,为的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让孩子能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4.
佳时 《当代工人》2011,(14):4-5
我决定换个大点儿的房子时,特地选了一处挨着某重点小学的楼盘。为了怕孩子入学时出现意外,交首付金之前,我又详尽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开发商保证:这绝对是学区房,还亮出相关部门关于学区划片的文件影印件让我看。  相似文献   

5.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瑞典人则强调:人前不教子。在瑞典人眼中,再小的孩子也是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  相似文献   

7.
陈之华 《新湘评论》2010,(18):51-52
打牢基础的"零年级" 我们亚洲人喜欢"赢在起跑线上",学习被认定越早越好。但是,芬兰人却认为有好的基础,房子才能盖得牢靠与长久。一切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急不得。芬兰孩子满7岁才入小学,比大多数国家都来得晚。芬兰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7岁的孩子在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  相似文献   

8.
陈之华 《学习导报》2010,(18):51-52
打牢基础的"零年级" 我们亚洲人喜欢"赢在起跑线上",学习被认定越早越好。但是,芬兰人却认为有好的基础,房子才能盖得牢靠与长久。一切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急不得。芬兰孩子满7岁才入小学,比大多数国家都来得晚。芬兰的研究与教育单位认为,7岁的孩子在心智与情绪各方面的发展相对成熟,所以比较适合开始进入小学。  相似文献   

9.
范小青 《学习月刊》2013,(24):31-32
在早教蔚然成风的今天,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种种早教项目趋之若鹜,英语是一大热门。而在我们将懵懂的孩子塞进一个个英语培训班之前,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问一声:有必要这么早开始学英语吗?本文将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角度,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一、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特点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清母语和外语,因为学母语和学外语是不同的。对绝大多数在国内出生、长大的中国人来说,汉语就是我们的母语。语言学上把母语定义为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4):80-82
“不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现在国内很多父母奉行的“真理”。似乎父母和孩子早一分努力,就必能早一步领先。  相似文献   

11.
早听人说,美国的孩子们轻松,不像咱们的孩子从小就教识字读书.还兼学各种特长.美国的家长也不像咱们家长的期望值高.恨不得孩子一生下来就变神童。这次到美国。感受到教孩子的方式的确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7):47-47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其名为:“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b〉-J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起跑”得可谓费尽心机、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13.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2,(17):47-47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其名为:“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b〉-J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起跑”得可谓费尽心机、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14.
李波  王欣 《当代贵州》2011,(12):50-51
日前,毕节学院的综合楼会议室,记者与35名学子进行了半小时的对话。 "我毕业后愿意做一名基层的采矿工人"、"我愿意办一个艺术培训学校,让孩子不要输在艺术的起跑线上”、“我来自新疆,我愿意将毕节作为第二故乡”、“我愿意留在毕节,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些都是学生们充满激情和自信的真情表达。  相似文献   

15.
争议“学区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水 《廉政瞭望》2010,(4):46-47
“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啊一步一步往上爬!”歌词写就的生活,用在房价高涨的今天何其贴切。而在这为“壳”奋斗的人群中,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学区房购买者,与很多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一样,学区房也是由老百姓独特智慧创造的概念,拥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内涵,将原本距离遥远的学校、地区和房产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结成了一张压存父母身上的“壳”。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7):106-107
【观察记录】我是一名孩子的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操尽了心。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我经常在家辅导孩子,但由于不得要领、方法不当,效果总是不太好,搞得孩子不愿意学,我也很累。恳请“三T公司”的教育专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20):76-78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兴趣班、特长班,恨不得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是,学龄前儿童真的需要精通这么多的才艺吗?精通更多才艺就能保证孩子未来的成功吗?  相似文献   

18.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千百万家长。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口号,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且可能误导几代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就如同跑马拉松,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那么紧,能跑下来吗?  相似文献   

19.
江言 《新湘评论》2011,(1):62-63
"上班"也就是上补习班。这几乎成了课余之后学生们的必备功课。平常放学后要"上班",休息日也要"上班"。如果没有上过班,那简直就是同学中的另类。而不少家长就这样"被自愿"地束缚自己,无论他们是否懂得教育,都习惯地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补习场所,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心、放心,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把孩子教育好也是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时下,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的观念和知识,使家庭教育步入误区。生活上过于迁就。现在有些父母恨不能把心掏出来给孩子,为了孩子能生活得舒适、愉快,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甚至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