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制度不是抽象的规则集合,也不是现实的行为堆砌,而是相关制度要素,即"制度规则",与人的实际行为,既在制度范畴内称为"制度行为"的辩证统一。"制度规则"是"制度行为"的理论总结,"制度行为"是"制度规则"的实践经验,两者相互联系、影响、制约、完善,不断循环构成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就是制度的实践论。制度是矛盾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构成制度的本质,是制度发展的内因动力;利益矛盾解决方法构成制度内容,利益矛盾变化引起制度变迁,这就是制度的矛盾论。制度变迁可以缓慢自发,也可以被快速激发。前者是自发性变迁,后者是强制性变迁。在现代经济学中,强制性制度变迁被纳入"供—求"模型加以研究,国家政府(State)被当作主要的制度供给者。但现实社会中,除国家政府之外,其他阶级、阶层、集团也同样能够成为制度供给的强力主体,提供制度、引领变迁。在现阶段中国政治经济体制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举足轻重的制度供给者,其制度供给能力的高低,将严重影响中国制度发展建设的总体进程。因此,如何对经济社会的制度需求及时做出反应,结合执政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特点,选择适当的制度缺口,如乡村行政体制断层、非公有企业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及公民社会治理机制失衡等问题加以切入,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制度供给能力,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中国制度发展建设成败命运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主"一词是西方人的发明,西方几千年来的政治发展也一直自称遵循和沿袭了民主政治的思想传统。然而纵观西方民主理论与现实政治的发展,西方世界对民主的理解似乎也并非尽善尽美,甚至还存在着十分重大的逻辑漏洞。然而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们似乎不仅不急于纠正这些错误的民主逻辑,反而还"弄假成真",利用手中的意识形态宣传机器将这些错误逻辑装扮成了"民主的真理"。这不仅掩盖了民主的本质,让人们无法洞见民主的真相,了解民主发展的历史,还对一些正在自主学习与发展未来民主政治的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可借助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与西方民主理论中一些符合唯物辩证法要求的民主逻辑,正确地认识民主的本质,辩证地理解民主同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还"民主"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制度正式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极大地丰富了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表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趋于成熟,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藉此获得新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建构。民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良传统协商或者商量,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而永恒的现象。不同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念,为了寻求共识和合作,必然  相似文献   

4.
1、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就是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这些变化一方面使阶级基础增强、群众基础扩大,另一方面,阶级、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利益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人民政协面临诸多挑战:民众政治参与愿望增强与政治协商制度渠道不足的矛盾突出,界别利益表达不足影响了协商政治作用的发挥,协调不同阶层之间利益关系的能力亟待提升.拓展人民政协的功能,需要推进功能性的政治协商转向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开拓代言群体的界别范围,增强界别利益表达的能力,创新发挥协调关系作用的平台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协商政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导性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的多元分化对民主政治提出更为本质的利益要求和参与要求的形式下,民主政治的程序设计应逐渐提上日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及中共领导体制的内在规定性,统一战线理论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思想和制度传承,以及中国传统"和"、"合"、"中"政治文化在传习过程中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产生的持久影响等多种因素,为现阶段进一步将传统的政治协商制度向更完善的协商性民主发展奠定了政治、社会和文化基础,也决定了以公共协商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协商性民主而非竞争性民主,可能成为当今中国多元社会中民主政治发展的主导性战略选择。发展协商政治,把商议性民主镶嵌入开明的权威政治框架内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苏燕 《传承》2008,(12)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关系不是政治对抗关系,而是政治合作关系,这必然会促使各自所代表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团结与合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来完善其内部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燕 《传承》2008,(24):14-15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关系不是政治对抗关系,而是政治合作关系,这必然会促使各自所代表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团结与合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建设来完善其内部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面对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实际状况,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谐阶级、阶层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优势,扩大和加强统战联盟的社会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矛盾观,构建多元包容型阶级阶层合作机制,实现不同阶级阶层间多元利益整合;再次要正视阶级、阶层间的文化观念冲突,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0.
"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是民主的具体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民"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因此民主一词代表的是"阶级的统治",只在国家制度层面上使用,即政治民主或民主政治。就此而言,党内民主、社会民主以及其他与民主相关的说法,都是政治民主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益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但转型期的阶层分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加大了共产党进行利益整合的难度。要在各种相分歧和相冲突的利益之间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应该遵循民主政治的运作逻辑,允许多元文化并存,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寻求不同阶层的利益共同点,从而进行有效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12.
利益表达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复杂多样的公众利益表达形式和途径.本文提出影响利益表达有效性的两个主要分析变量"组织性"和"结构性",据此建立了利益表达的四种理论类型并详细考察了不同表达类型和形式的政治效用状况.总体而言,转型时期中国的公众利益表达存在制度化不够、结构性不足、被组织性明显和政治有效性较低等问题.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众利益表达途径的多样、真实、畅通和有效,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矛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阶级、阶层矛盾问题的正确把握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改革20多年来 ,由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引起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空前迅速地分化 ,利益格局和相互关系的变动 ,使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阶级、阶层矛盾及其成因 ,提出了解决或缓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代议制度是指“一国统治阶级从各阶级、阶层、集团中,选举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其利益、意志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并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重大事务的制度。”[1]代议制度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是间接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以选举制度为其基本制度;以多数决原则为其议事规则;以代议机关为其存在载体。代议制度的宪政品质所要回答的是代议制度对实现宪政的意义和积极作用问题。获得统治的合法性的依据与对国家权力限制的方式在现代各国,当民主成为政治国家公民普遍的价值追求时,依赖于多数决的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级层是由不同社会成员、社会集团构成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不存在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对抗矛盾,但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人民内部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发生了新的变化和矛盾。为了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很有必要对当前各阶级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它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但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走出治乱循环周期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因此,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调整党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利益,维护不同阶层的利益,协调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机会配置制度以及不同阶层在表达、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党增强自身权威的同时,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7.
民主发展动力是指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主化进程的主体力量以及主要因素。西方学者认为,民主的广度、深度和范围是衡量民主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准。在民主发展的动力问题上,西方学者提出了政治领导动力论、政党动力论、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动力论、经济发展动力论、精神文化动力论等五种观点。虽然西方学者普遍强调"西方中心"的政治价值观,从而导致了其民主发展动力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他们的理论对于我们探索如何通过增强民主发展的动力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尹冬华 《小康》2007,(12):48-49
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彰显政治平等常任制、票决制、任期制构成未来党内民主建设看点"大部门制"将使行政管理体制更具效率和执行力公众参与决策能够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并在为之而斗争中起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组织,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中国近现代先后产生的300多个政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和纷争中,兴衰荣辱,成败消长,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中国革命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政党阶级属性的本质反映,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20.
郭亚杰  刘刚 《前沿》2010,(10):29-3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需要各阶级、阶层民众的积极政治参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参与渠道不够、秩序意识不足等,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阻碍。为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既实现有效政治参与,又不失秩序的措施和途径,借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