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启文 《前线》2012,(3):55-55
贾府女眷中二号人物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论出身不过是个“奴才”,但有这么一个特殊背景,就算得是上等的了,“连王夫人也另眼看待”。问题是,这位有脸的长房心腹兼管家,并不像贾母房里的鸳鸯那样安分、不招惹是非、能帮人处还帮人;也不像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虽然心性乖滑,待人还平和谦恭知礼。  相似文献   

2.
“华盛顿共识”理论范式不能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国模式”提法便应运而生。“中国模式”自有中国逻辑,把“中国模式”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中国模式”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中国模式”还在路上,所以在实践中,我们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中提升“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3.
“叶公好龙”的寓言已为人所熟知,它深刻地讥讽了一些言行不一的人。他们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我觉得,叶公“好龙”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他并不好龙,否则为何真龙来了,他反而被吓跑了呢?说白了,他所谓的“好龙”,只是为了装潢门面,做给别人看的。在人才问题上也有一些“叶公好龙”者。有的人虽然也重视引进人才,但只使用不重用,结果人才的作用就不可能充分地发挥;也有的只使用人才的某一方面才能,看不到甚至误认为他们没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结果造成了人才的片面发展。也有的人信奉“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忽视…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4):34-34
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目前食品监管领域仍存在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既有重复监管,也有监管“盲点”。要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必须整合部门监管职能,进一步统筹监管力量,该整合的要整合。加强监管并不替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而是要确保“环环有监管、守土必有责”,做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务公开已经成为群众了解本村情况、参与民主管理与决策的重要渠道。但目前,绝大多数村的“村务公开”存在着“只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对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并不公开。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的村干部怕公开后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降低自己的威信,影响自己在“仕途”上的发展;有的怕公开后群众有意挑刺,跟自己过不去,以后工作不好开展;也有的怕公开后群众不答应,让自己包赔经济损失,等等。我们认为,实行“村务公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村里的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7.
金秋九月,又有一大批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的青年学子迈进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有人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赶上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好时候,身上的担子不那么重了,上大学也较容易了;也有人说,他们是“不幸”的,正因为他们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转折点上,各种制度与措施尚不健全、配套,结果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是因为,对于素质教育,几乎所有与教育有关的利益群体都认为素质  相似文献   

8.
朋友一直对教育现状不满,他抱怨“择校不公”,但想方设法将女儿“择”进了重点小学;他抱怨“就近入学政策执行不力”,但动用关系将女儿“送”进了重点中学;他抱怨“应试教育害人”,但女儿读高中时,他又反对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得到认同,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就大,教学效果就好。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那么,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有何作用呢?教师被誉为知识分子中较为先进的部分,这是教育的本质和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劳动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劳动的最后成果…  相似文献   

10.
时下“接轨”的说法正如先前不喊“同志”而称“先生”、“小姐”、“老板”、“头儿”一样盛行了起来,其实有些人天天讲“接轨”,但并不清楚要接什么“轨”正如百姓所云:某些“接轨”,实乃“接鬼”也。  相似文献   

11.
“1”,即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根本要求;两个“3”,即主攻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均衡协调发展3大目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培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3项活动;“8”,即大力做好8项重点工作:提高基础教育实施水平,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提高学校、机关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建设和谐机关与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多大     
这也算是个问题吗?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会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大.那岂不跟不知道自己的家里有几间房、几亩地、场院有多大差不多………且慢,“国”虽然跟“家”连在一起,但“国”并不等同于“家”.也许不知道“国”有多大的还大有人在呐.  相似文献   

13.
龚斯宇 《廉政瞭望》2014,(20):58-59
在柏林湾,“保守”是最显著的标签。村民种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提倡规模化生产、不推崇“产、监进村”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固步自封。 这是张浩良回到家乡的第10个年头,也是NGO组织“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下称“大巴山”)驻扎在柏林湾社区的第10年。眼下是农忙季节,村子里的“实验”还在进行。  相似文献   

14.
蔡星天 《奋斗》2012,(7):61-61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对于“德”之功效,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光有过精辟论述: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相似文献   

15.
要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不是广大人民所有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广大人民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需求和利益,也并不全是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式和途径,并不是也绝不会是整齐划一的。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除了有一个愿意不愿意的认识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能不能、会不会、善于不善于的实践问题。这不仅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更是践行“三个代表”,把人民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关键。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抓住主要…  相似文献   

16.
秦海 《前线》1997,(12)
不要忘了“天”秦海中国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古语,把“人和”放在第一位,但也并不否定“天时”的作用;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则把“天”当做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两句话很难说谁对谁错,它们都是强调了一个方面,都各有自己的道理。过去一个时期那...  相似文献   

17.
崔军伟 《世纪桥》2009,(19):36-37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特点不仅包括反对列强,也包括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的各个统治集团不可能真正“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存在代表各阶级利益的合理性”,不可能真正充当“共同对敌的工具”;发生在民族危机之后的历史事件未必就一定是“以爱国主义为源头,为动力”的;这样的“重大变革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也未必“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讲授纲要课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有一种自创的理论由洗碗而起,名为“碗论”。说白了就是洗碗的次数越多,摔破碗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想不摔破碗,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洗碗或不洗碗。“碗论”本身并不深奥,创立这一理论的初衷,也不是针对洗碗,无非是借洗碗以喻工作。一个人生存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吃饭,但既要生存总得要吃饭。就多数情况而言,现时用于吃饭的饭碗大多为陶瓷质量,真正的铁质饭碗并不常见。餐后洗碗以备再用,则是生活的常识和卫生的要求。洗碗难免会失手摔破碗,洗得越多,摔破碗的概率越大。经常洗碗而确保绝对不摔破…  相似文献   

19.
“天下首邑”在大兴吴凤琴说起京郊大兴县,人们并不陌生。然而,大兴史称为“天下首邑”恐怕很多人就不知晓了。据史料记载;大兴县是中国最早建县之一。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21),蓟城地区设“蓟县”是大兴县最初的县名,自秦建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辽代曾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造城运动并不始于2003年,但2003年确实是中国城镇化真正起跑的“元年”。“元年”的真实含义,可能并不在于我们对特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以及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等概念的厘清,甚至也不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类的创新性认识。它真实的意义,在于数千年与生俱来的城市居民与农民的称谓及其带来的先天的差别,第一次有了可以去掉“等级”与“身份”这些具有不平等和歧视性烙印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已经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