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海斌 《人民论坛》2014,(13):31-33
<正>从多年前偶尔出现的"经济陪都"、"文化陪都",到今天人们热议京津冀发展中的"政治副中心","副中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新词。事实上,今天的事实与思考几乎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与它相同或相近的影子——陪都现象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医治北京“大城市病”的具体举措.建设城市副中心,必须要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做顶层设计和整体系统谋划,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明确产业疏解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高端配套产业 国际大都市的空间发展规律显示,大都市通常具有多个副中心,且副中心建设是浩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日本东京都内有2、3个特别区,以1958年决策向东开发新宿、涩谷和池袋三个副中心为标志,已历经50余年.法国巴黎的拉丁芳斯副中心建设也是1960年就开始进行规划的.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9)
<正>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北京、天津、河北,在协同发展中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一群城市"到"一个城市群",京津冀的"朋友圈",正被激活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占地约6平方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工地日夜忙碌。今年年底前,北京市级各大机关及部分市属行政部门将率先启动搬迁。开春时节,站在建设指挥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纵观奥运会举办发展史,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的举办必将又一次推动北京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变革,是北京探索"双奥之城"模式的难得机遇,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形象和现代化水平将得到空前提升。冬奥会把北京和河北两个行政区紧密连接在了一起,这将对京津冀地区的城际交通建设、大气污染的治理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都产生重大影响,京张合作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9,(4)
正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地联动成效初显,未来,京津冀地区将继续承担探索协同发展模式的重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徐徐打开。2019年新年伊始,历经5年磨砺而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以继往开来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面前,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承  相似文献   

6.
孙久文 《人民论坛》2014,(13):34-37
<正>京津冀一体化发展10个担忧1."缺乏区域整合的治理机制"京津冀合作发展靠三省协调机制恐难实现。过去的直隶省、华北局等都是一种区域整合的治理机制。产业、环境等问题,单靠地方政府之间协调存在难度。2."京津冀发展缺乏‘经济二传手’"京津冀地区缺乏"二传"作用的中等城市。中小城市不发达,京津冀区域中落后和边缘的地区缺乏引进、吸收、消化发达地区先进生产要素和管理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京津冀鲁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中国五大区域营商环境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二的京津冀鲁四省有何妙招?"我们的营商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好。"在京津冀鲁四地探访当地的企业家,提到营商环境,他们大多会这样表示。"2018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特别推出了"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大调查",在"中  相似文献   

8.
崔晨 《北京观察》2016,(4):26-28
正建设副中心,不能"大而全",要主要考虑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要求,紧紧围绕副中心的功能定位,突出重点,有限发展。当前,我国特大城市普遍存在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功能过度集中,已超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等问题。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应运而生。过去30多年来,北京为摆脱"单中心"格局对城市承载力、运行效率的掣肘进行了不断探索。1983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黄村、良乡等13个卫星城;1993版总规新增亦庄,要建设的卫星城达到14个;2004版总规提出在"卫星城"的基础上建设  相似文献   

9.
居住证制度作为我国户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其产生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经济动因,它不仅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的助推器。但目前居住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积分体系设置不够合理、漏管不稳定流动人口及管理使用混乱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与居住证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地方之间利益博弈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是客观与主观因素、内部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居住证制度改革既要从居住证本身性质出发,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福利界限;也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完善顶层设计以达到地方与中央步调一致、形成合力的效果。同时,随着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将逐渐成熟,居住证和户籍、身份证的界限会变得模糊并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三证合一"。此时居住证将完成其过渡和工具的作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正副中心建设和发展中将更加突出"绿色、宜居、人文、智慧",更加注重"交通便捷、功能完备、职住合一"。其中完善与副中心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并就北京发展和管理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北京迈入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新时期。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了"聚焦通州,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个体应是集现代"道德人"和现代"政治人"为一体的现代价值人."政治人"是最基本的政治主体单元和最活跃的政治活动单位,是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道德人"是道德活动和道德关系的承担者,它是人的道德活动的人格化和道德主体的普遍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们的统一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16,(6)
正习近平总书记5月2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也是做好城市规划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质上,这是在强调一个"精"字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  相似文献   

13.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落实流动人口"同城待遇"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但居住证能否改变我国2.45亿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尚待观察。2015年1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结束对《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历时29天。介于户口与暂住证之间的居住证制度,  相似文献   

14.
微头条     
《小康》2015,(16)
<正>#20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农业与非农户口统一#@环球时报: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已有至少20个省份出台省级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户口转移政策看,不少省份出台的户口迁移条件比国版宽松;在人口管理方面,建立或完善居住证制度已成为共识,但依照当地不同情况,居住证的"成色"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京津冀首都圈地区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地市组成。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6.
刘治彦 《人民论坛》2014,(12):52-55
<正>财政收入离京难度大城市病京津冀融合下的北京何去何从评述由头:从今年两会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就成为了各方的热议话题。随后,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  相似文献   

17.
正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体关系。京津冀地区内部差异悬殊、不平衡问题突出,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改善相互关系、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并推动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大力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的"通州味"。一是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生态建设和景观建设;二是保护和利用好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固态"通州味";三是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态"通州味"。文化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在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通州味",对副中心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对外形象、加深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农村的政治改革经历了一条从"统治"到"治理"的运行轨迹。其历史进程表现为:1."农村人民公社"的理想愿境及其"政社合一"制度使命的完成;2."政社分开"的民主化理念尝试与放权式改革的全面推广;3."撤乡并镇"的高速推进与"党政分开"的实质流产;4."乡政村治"下的主体迷失与"多元主体"的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即使某些城市推行了居住证制度,也未能改善大多数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福利水平,在某些改革试点中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阻碍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文章认为,应在户籍改革的同时赋予农民更多福利,对居住证进行分类管理,最大程度化保护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