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联繁 《湖湘论坛》2007,20(4):63-65
廉政与法治都指向权力,都旨在规范权力运行、控制权力滥用、反对权力腐败,这是二者紧密结合成"廉政法治"的根基.从廉政法制到廉政法治,是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必然选择.加强廉政法治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从经验走向理性、从治标走向治本,使廉政建设更有成效;也有助于推动依法治国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浅层走向纵深,使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业已初步建设的今天,廉政建设的思路应该是增加腐败成本,减少腐败收益。在进行廉政制度设置时,不是要扼杀国家干部的自利本能,而是要将国家干部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引入廉政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两面人”已成为官场的一道奇特景观。官场中的;“两面人”,往往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嘴上反腐败、行动搞腐败。贪官之中,官员的级别愈高,其廉政名言往往愈感人。这些言行不一的“两面人”,不仅严重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而且对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内生腐败"现象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系统性、联动性的内生拓展型权力腐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原来的"全能主义"中央威权政治逐渐式微,全民政治动员性的国家意识形态逐渐淡出,一些地方政权中滋生出"腐败了的既得利益集团",并且正在向群体化、集团化、规模化、半公开化大面积扩散的趋势发展,衍生出一种具有封建社会政治色彩的地方政治庇荫制关系。最终将形成一个能左右当地官场政治生态、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地方性权力实体"。这种家族化、帮派化、圈子化的地方政治退化现象被称为中国式的"地方政权苏丹化",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地方行政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互相脱节,实行"党内民主"与扩大"基层民主"互相脱节。  相似文献   

5.
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最根本的是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推进制度反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着力形成科学完备的反腐制度体系,是制度反腐的基础,包括做好党内反腐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完善反腐法律法规和推动党内反腐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效对接;推动反腐败制度的有效执行,依纪依法惩治腐败,是制度反腐的关键,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和推动执纪行为的法治化;推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发展,是制度反腐的重要保障,包括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教育、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方法和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平贵 《前沿》2011,(9):23-28
国家廉政体系虽是透明国际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兴概念,但它却与各国政府及其执政党治理腐败的历史同样久远。国家廉政体系包括支撑国家政治廉洁的一系列机构性支柱和保障机构性支柱均衡发展的核心规则两个方面。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历程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廉政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初步建立、遭受重创、逐步恢复、形成特色、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深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廉政体系的演进过程,总结其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为推进我国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前不久召开了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史上,一条基本经验是"治国就是治吏"。把国家公职人员治理好了,国家就管理好了。如今,讲的是"治国必先治党,  相似文献   

8.
王戎 《理论月刊》2006,(6):23-25
党风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本文从腐败根源、廉政措施以及廉政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廉政思想,说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廉政思想,为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潜规则是官场腐败的催化剂,是官员腐败的护身符。这种误党误国的官场潜规则不改,即使在高压反腐形势下,官场边反边腐和官员边腐边升的现象仍然难以根除。为堵住腐败官员以潜规则获利之路,就必须在全党营造"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的氛围,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规则意识,严格遵守明规则,坚决破除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3,(4):22-22
<正>腐败现象频繁"变身",说穿了其实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花招甚至对很多官场"老油条"来说可谓是信手拈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不可否认的是,在全国大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高强度打击腐败的今天,这些花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威胁。想要打破腐败者的"西洋镜",笔者认为必须在三个"心"上下功夫。第一是要有耐心。要彻底遏制住腐败的  相似文献   

11.
李彦彦 《求索》2011,(3):72-73
按照通行理解,廉政理念最早产生于我国的西周初期,当时的理解还局限于廉的道德层面。在春秋战国正式提出了廉政概念之后,对于腐败的抑制和廉政的建设便成为历朝历代君主执政的重中之重。廉政不仅关系着吏治的清明,甚至关联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治秩序。不过,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之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宏大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对廉政的主体、内容以及价值定位进行重新的考量与商榷,从而矫正体制改革与廉政建设存在的偏颇。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来的毒瘤。严重的官员贪腐会毁损政府的公信力,侵蚀民主法治大厦的根基,扭曲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增大经济交易成本,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降低公民生活品质,污浊社会风气。因此,以零容忍的态度反对腐败而推进的廉政治理,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门阶条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治理能力提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治理,这三大治理的核心是政府治理,而政府治理的核心是廉政治理。  相似文献   

13.
"利益冲突"在本文指的是一个特定廉政概念,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由于受到其私人利益因素的干扰,所发生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冲突的情境和行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策略。当前海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国际旅游岛建设刚刚开局起步,如何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党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反对腐败,切实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建设“廉价政府”的重要思想,而且结合中国的国情,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搞廉洁政治、消除腐败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创新。认真分析邓小平廉政思想的本质特点,对于我们建设精干、高效、廉洁的政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关于廉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对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问题,邓小平不是从一般意义上…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
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预防腐败、打击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培育和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廉政价值理念入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廉政文化制度保障,同时要积极推动廉政文化品牌的打造和传播,着力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廉政信息平台,切实使廉政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5,(10)
<正>交通运输系统是腐败案件的高发领域。加强廉洁发展,必须推进"六权治本"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落实"六权治本"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并通过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廉政教育与宣传、改革滞后管理体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严格正风肃纪等方面提供保障。一、"六权治本"的顶层设计"六权治本"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动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从“民本”思想出发。对如何防治腐败实现廉政进行了有益探索 ,提出了养廉的四种方法。其一 ,加强自我修养。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注重自我修养 ,称之为“修身”。认为统治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 ,成为仁德贤明的君主 ,在这样的基础上 ,去管理国家和教化天下万民 ,才能实现政通人和。所谓“修身洁白 ,而行公行正 ,居官无私”[1 ] 。如何“修身” ,中国古代廉政观提出了三种方法。一是“内省”法 ,通过自我反省 ,自觉地在自己头脑中进行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廉洁与腐败斗争 ,揭露自己思想上的缺点和行为上的错误。孔…  相似文献   

18.
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技术与正风肃纪监督融合所带来的技术优势,能对公职人员腐败侥幸心理与从众心理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与蔓延的土壤。L省S市在实践中探索出将大数据技术与正风肃纪监督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将以纪委监委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监督与以群众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监督相结合,实现了监督方式由传统到智能、监督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起到了遏制腐败风气、改善党群关系、提升公职人员廉政勤政意识的良好效果。S市治理腐败的实践表明,树立大数据治理腐败的工作理念、加强大数据治理腐败的顶层设计、完善大数据治理腐败的预防与惩处机制是实现腐败问题数据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公安职业的特殊性,从党中央、公安部到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都必须加强民警廉政教育。首先,要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地位,把住"总开关",系统介绍腐败与廉政的来龙去脉,纠正个别干警认识廉政问题的"双重标准";其次,要切实加强权力观与利益观教育,尝试运用寻租理论等理论成果,深刻剖析腐败的成因,教育干警自觉接受权力监督和制约;第三,不能放松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干警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相似文献   

20.
官场"大忽悠"败坏党风政风、丧失诚信,辜负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信任,是歪风邪气。对此,必须要抓住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两个重点,双拳出击、同时推进、永不止步,彻底清除官场"大忽悠"这一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