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论》是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呕心沥血四十年所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地、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性以及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光辉前景。恩格斯指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部书邵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八六八年九月第一国际布鲁塞尔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为《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向马克思致敬,并号召各国工人学习这部伟大著作。《资本论》闸述的许多原理,不仅敲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丧钟,而且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邃预见,它不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理解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本对立。 1 宣称两种制度将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是“趋同论”的要旨之所在。 西方学者将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说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趋同论”企图论证两种制度在一切领域出现“趋同”的不可避免性:在经济领域,“趋同论”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本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抽象的、一般人的错误观点,将人放到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放到特定的历史阶段考察。马克思指出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工业化社会,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就在于消除这种对立状态。马克思的人学为我们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对资本理解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它的"关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或忽视了资本的"物质"性。资本"物"的方面构成了它的内容,是呈现其"关系"属性的载体。撇开"物"的方面谈论资本,将陷入资本的抽象化,并忽视资本的历史意义和使命。但资本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这种"关系"属性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抽象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产生将社会人际关系等同于资本的错误思想。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它具体体现了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以及结果中的对立、剥削与竞争关系。在这些具体关系下,同时也隐藏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不协调、不平衡的关系。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当要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好人与人、自然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合理地发挥资本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构想。目前学术界的探讨中,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亦即根本不入资本主义的门,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解决国家长期分裂的伟大创举,是成熟地运用历史辩证法的成功赏试.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国家不应、也不可能有两种根本对立的制度.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犹如水、火不相容."一国两制"决策一出,引起了一些同志的种种疑虑,因此,对"一国两制"作一番哲学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对立,带有对抗的性质,但不能一概地说,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既是诊断资本主义社会病理的百科全书,也是马克思运用历史科学对资本主义制度伪正义属性的系统性分析。从资本与资本主义制度"歃血为盟"至自由、平等、正义成为"他者",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运行的悖论,即"物与物平等"的背后是"人与人不平等"。无论当今新自由主义如何以"正义药方"粉饰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剥削与压迫从未改变。以《资本论》"照妖镜"观资本主义制度各派的"药方",既是对马克思政治哲学历史属性的还原,更是探寻"第二个一百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新征程中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从历史发展来看,城市与农村是人类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聚集区域,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分离的原因主要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马克思认为,城市和乡村间的分离与对立是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同步的,二者间的对立或矛盾关系将会随一国或地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得到改善,并达成相互融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统筹",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要求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揭露资本逻辑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我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尺度;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实践视角、历史视域及辩证分析方法,是我们透视各种社会思潮实质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总体理论视野,为我们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云  朱明 《前沿》2007,1(7):23-25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误读,马克思只是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并没有提"跨越"一说。很明显,"跨越"与"不通过"是不能够"划等号"的,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一些学者之所以固执地坚持"跨越说",其根子或许就在于将"不通过"与"跨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了。"跨越说"不仅在理论上不能成立,而且在实践中容易导致社会主义的教条化、模式化。澄清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正确理解和看待当代社会主义的实质及历史方位,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趋势的性质"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通过实践考察,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和制度的微调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进程。用历史的眼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观察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实践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形态理论。封建宗法的小农社会是"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前身。"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是在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客体因素的统一,包括以民主文化民主训练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和以民主集中基础上的权力制衡。劳动群众的自主联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将来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或社会形态,其实,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概念和形态,而社会主义是包涵资本主义的一个概念。社会主义是以全社会的总利益为追求目标的一种意识,只因社会中劳动者占大多数,因此,社会主义有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天然含义。而资本主义,其目的是资本收益最大化,因此,只代表占有资本的少数人的利益。因此,在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当今,深刻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事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一向关注东方社会的命运,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分析,辩证地指出了近代东方社会存在着的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走向资本主义,一是避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发展,晚年的马克思更预见到了东方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主义进程的可能性.列宁开辟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实践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进程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赵霖  ;郭广平 《人民论坛》2014,(7):183-185
马克思批判了先前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灭亡的实现条件,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后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根本原因与现实途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历史规律观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批判了先前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灭亡的实现条件,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后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根本原因与现实途径,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历史规律观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转型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原来城乡对立、分割的体制受到强烈的冲击,城乡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联合与协作,城乡联系显著增强。目前,城乡一体化的雏形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这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深的发展结果。绍兴市在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大量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抓住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时机,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举措,"十网建设"就是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坚持“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对立统一性,正确处理“两制”关系杨鲁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合作的一面。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