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正当防卫是国家通过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作为国家公力救济重要补充形式的一种私力救济权。正当防卫制度对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引起争议的正当防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
正当防卫的产生是在国家救济滞后的前提下,公民个人用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它作为存在于刑法中的公民私力救济,同时也成为了鼓励国家社会成员与不法侵害行为做斗争的有效方式。《刑法》20条第3款作为一种特殊的正当防卫权,赋予了公民在必要时能行使更大的权利,与此相对应,这种特殊正当防卫的成立除了必须以符合一般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为前提外,在其适用范围和适用时间上还有更严格的界限要求。  相似文献   

3.
刑法中的自救行为解决的是紧急状态下公力救济不能实现时,以私力救济方式保护合法权益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其作为私力救济方式是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能够克服公力救济方式程序繁琐、时间冗长等缺点,有效性优势明显,是权利保护题中之义。同时,自救行为也容易走向暴力,导致社会无序。解决这一二难问题的路径在于构建自救行为制度。该制度一方面应承认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明确其阻却犯罪功能,而对于如何阻却犯罪,有正当防卫模式、法定的违法阻却模式、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模式等,但要么不能自圆其说,要么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或法治现状不相适应,我国宜构建独立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模式,将自救行为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之后予以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握其适法的边界,以避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权利存在的多种形态入手,界定了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关系,从而预示了私力救济的权利属性--应有权利;然后,对救济之"力"进行辨析,认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的区别在于所依托的权利与权力的差异,因此,救济权是从最初的一种私人的权利在国家出现后演化为一种国家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并存体.因此,现代社会的救济权,国家和私人分享、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存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5.
公力救济权是WTO成员在别的成员滥用私力救济权后向争端解决机构援引救济的权利。DSU第3条第7款规定争端解决机构向申诉方提供的救济包括:要求被诉方撤回有关措施;同意被诉方向申诉方提供临时补偿;如果被诉方既不愿意撤回有关措施,又不愿意补偿,申诉方在争端解决机构的授权下,并且在歧视的基础上,中止对被诉方作出的关税减让和其它义务的承诺。实践证明,上述几种救济方法都无法有效地保护受损一方的利益。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私力救济权的行使是WTO成员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援引公力救济权也是为了保护WTO成员的利益。权利的制衡需要建立在权利对等的基础之上。因此,重视成员私力救济权的同时,亦不能忽略与之相对应的公力救济权的构建与完善,唯有如此,WTO贸易救济权才能真正发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权利由法律赋予,亦由法律保护。保障公民、法人合法的民事权益是民法的主要任务。民法对于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除加强对侵权损害行为的积极预防之外,还在于为正在受到侵害的权利提供多种救济措施。民事权利的救济,可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种,前者指权利人通过国家专门力量和程序保护民事权利;后者则是指权利人依靠自身力量行使救济权。 私力救济,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保护措施,有其重要的法律和社会价值。本文试就此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在建立私力救济制度的整体框架方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对遇到非法侵害时的一项私力的救济权利。共同犯罪是指多名犯罪分子对国家、公民进行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很多受害人会进行正当防卫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为此,文章以一个案为例对共同侵害行为过程中的正当防卫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权利是具有合法性的利益诉求,也是权力产生和运行的正当根据。民事执行权作为一种国家权力,其产生和运行的正当根据是民事权利。从是否具有强制力的角度看,权利具有公力救济、私力救济两种救济方式。民事执行权是权利的公力救济实现方式之一,其改革的目的应为最大化地保障民事权利的实现,而达到目的必须加强民事执行权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9.
合法的私力救济是解决行政性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普通公力救济制度的必要补充.行政和解、非官方调解与半官方的第三方调查,以及忍受、回避等私力救济方式,不但可以促成部分行政性纠纷的顺利解决,同时还具有公力救济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当然,与公力救济相比私力救济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对作为行政性纠纷解决之道的私力救济,需要从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加快环境立法步骤,已建立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环境法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质量仍旧不容乐观,环境纠纷有增无减,环境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就目前环境保护的实践来看,仅凭借国家的行政干预措施很难满足保护公民环境权、维护生态利益的要求。对公民环境权实行有效保护,必须使之私法化,并配置对环境权的有效救济手段。正当防卫是私力救济的重要手段,在环境法里确立正当防卫制度能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冉思东 《现代法学》2007,29(2):18-23
民事诉权作为私权的公力救济路径集中展现了宪法的永恒命题,它涉入私权空间范围及其程度折射出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之间的辩证博弈;民事诉权介入私权空间的正当性源于私力救济的有限性和公力救济的有效性;民事诉权介入私权空间的程度决定于私力救济的有效性和公力救济的有限性;在宪法框架内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达致和谐的配比。  相似文献   

12.
徐昕 《法学家》2004,37(2):94-101
本文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从权利保留、国家特许、补偿和放任、底线救济、个人自治、公力救济正当性危机等角度,阐释了私力救济的正当性.而私力救济也只在一定情形下一定限度内具有正当性,其边界为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公益.  相似文献   

13.
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权利救济的现代性话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贺海仁 《法商研究》2004,21(1):33-41
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是权利救济的两种基本历史形态 ,两者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只有把它们放置到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中才能体察。当判断权、要求权和执行权被归于国家 ,而且判断权还被赋予给同样作为第三者的专家系统时 ,就出现了权利救济的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权利救济没有使权利救济的历史结构发生转型 ,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公力救济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济方式有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由公力救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公力救济效率低、周期长等弊端较明显,在多元化争端解决模式的现代社会,私力救济不同程度得到了拓展并实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被害人私力救济探析,对私力救济进行粗浅的探讨,力求整体上能更好理解犯罪被害人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救济的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海仁 《法学研究》2005,27(4):63-74
权利救济是在权利被侵害后对权利的恢复、修复、补偿、赔偿或对侵权的矫正,它是一项实现权利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权利救济是自我救济的权利,即权利人或权利主体对其权利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实现的资格和能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是自我救济权利的三种外在表现形式。从自我救济权利出发,当代权利救济问题的实质是以自我救济权利为基点整合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塑造合格的权利主体、倡导司法节制观和建构正义的社会结构有助于权利救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自救行为     
杨津 《法制与社会》2010,(12):28-29
自救行为是一种从行为人既有的权利中派生出来的维权行为,属于权利的私力救济,是对公力救济的必要补充,能够实现刑法的公正与效益的统一。由于自救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方式,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性,因此应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本文从自救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我国对自救行为刑事立法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诉讼费用概论一、诉讼费用的意义近现代国家以公力救济代替国民私力解决纠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为了使公力救济得到具体实现,就必须设置一套保护国民权利并解决纠纷的机制,这就是现代法制国家的民事诉讼及其他裁判程序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国家为了贯  相似文献   

18.
论正当防卫     
国家担负着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义务,但是国家的保护亦不可能无所不在,因此,当公力保护失灵的情况事实上出现时,国家基于"秩序"与"公正"两大法律价值的衡平,而确认受害方的正当防卫权,使其可以基于防卫之目的,私力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应该对正当防卫有正确的认识,以便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卫学芝 《山东审判》2007,23(4):87-90
劳动权的救济包括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其中,司法救济又包括民事司法救济、刑事司法救济和行政诉讼救济;行政救济主要指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救济.私力救济主要指劳动权的自卫制度、自助制度、协商制度以及调解制度等.我国的劳动权的公力救济存在救济不及时、力度太小、成本太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加以完善.另外,我国的劳动立法尚未规定劳动权的私力救济制度,其适用范围和方式还需要法律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的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维持及确保社会平和,故权利遭受侵害或不能实现时,当事人应诉诸公权力,由“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排除侵害或实现权利,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公权力的救济可能缓不济急,法律乃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外地允许权利人自力救济,而规定“自卫行为”及“自助行为”。〔1〕“为保护自己权利,对于他人之自由或财产施以拘束,押收或毁损者,称为自助行为”。〔2〕自助行为是公力救济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公力救济缓不济急情形的一种补充,作为具有时代进步性的现代自助行为制度,不应该被作为公力救济的对立面,而应该与公力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