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温克族和蒙古族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本民族独有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两个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本文通过对两个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状况的比较分析,想唤醒广大民众重视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挽救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薄阳 《法制与社会》2013,(18):42-43
当代法治在传统与现代、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原则等因素的冲突与协调之间行走,少数民族习俗与国家制定法关系问题正是该现象的一个集中和直接的理论面对。以此为基础本文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习俗制度化的必要性、可行性。本文认为对西部少数民族习俗进行制度化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废除严重违背现代法治精神的少数民族习俗,二是吸收其有独特价值的法律资源。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开发利用中常出现大量侵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权利主体、伤害民族情感的事情。对此问题,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民族地区政府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法定代表。应当充分利用政府行为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立法.同时采取行政措施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而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作为少数民族重要标志的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和外来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认为,我们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来看,还是从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来看,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弘扬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觉行为。然而,市场经济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在开发利用中常出现大量侵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权利主体、伤害民族情感的事情。对此问题,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民族地区政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更不会有全国的社会稳定。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础,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根本,培育积极政治心理是维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涉枪涉爆”犯罪呈现出逐步攀升的高发态势。究其成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制文化的冲突,以及民族群众急迫的生产生活需要是诱发此类犯罪的内在主导因素;少数民族群众特有的“人情世故”与民族地区公安管理的滞后是犯罪产生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8.
陆皓 《法制与社会》2013,(9):226-227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贵州作为一个多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形成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现象。随着世界各国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日益重视和发展,传统文化知识也从多方面参与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正是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对传统文化知识所产生的价值虎视眈眈,市场交易者出于单方面的利益考虑滥用,篡改传统文化知识比比皆是,所以对作为一个国家精神图腾的传统文化知识保护也显得日趋重要,。知识产权是WTO重要的内容之一,应用知识产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知识是一个必要的、必然的选择。本文拟以现行法律为出发点,针对该资源的法律保护,尤其是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来分析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所提供的保护及其缺陷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恐怖主义犯罪的重灾区。东突势力和藏独分子从事恐怖暴力活动往往与其狂热的宗教信仰、极端的民族主义、偏执病态的人格、无视法律的反社会心理,以及感情冷漠、缺乏怜悯和同情之心密切相关。为了预防西部民族地区恐怖主义犯罪,我们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大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工作,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素质;发挥情报工作优势,对重点目标进行心理疏导:做好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初,中国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是我国首次从立法上对我国人口生产进行调整.但是,在贵州省某些民族地区、村寨仍然处于"传统社会"当中,因而保持着一套较原始的传统法律文化来对自己本民族人口生产进行调整,因而存在着国家人口法文化与"民间法文化"二元冲突,所以有必要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调整民族人口生产的民间法律文化进行解析和阐述,这样对理解和把握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内部的规律和外在的规制力量,并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人们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不太重视,大部分被现代西式体育所代替的结果,同时为继承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据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法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少数民族人权问题更不容忽视。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的安定团结,历史与现实告诫我们,只有稳定的局面才能推动发展。以人为本、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既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根本办法。拟从我国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出发,以自治权为核心进行分析,确定我国对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再结合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对新形势下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郝备 《政法学刊》2013,30(4):40-44
民族文化冲突造成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政治文化的嬗变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隐性文化因素.缓解与避免文化冲突必须进行民族文化适应.目前,西部地区的文化冲突已成为影响当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当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视文化冲突的影响,将文化安全纳人法律的框架之内,在各民族间牢固树立团结稳定的核心思想借助法律武器捍卫国家的文化主权;我国的法律制度应当确立“国家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让“祖国”、“中国人”成为各个民族间不可分离的文化纽带;要以宪法为核心,以文化法为主要内容,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樊治强 《中国律师》2011,(12):36-38
中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两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少数民族都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面对这一局面,迫切需要国家采取立法的手段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习惯法与羌族习惯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不同于国家制定法的另一种文化现象和知识传统,是法学和法文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尤其是文化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多元文化研究的兴起,使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尤显重要。在我国,从法学的角度对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进行研究正方兴未艾,而对某一民族的习惯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则尚处于尝试阶段。我国西南地区的最大区位优势和地区特色之一,是众多少数民族济济一堂。我们生活工作于斯,又以法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为职志,瑰丽多姿而又略带神秘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习惯法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而羌族习惯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则成了我们调研的首试对象。Ⅰ 历史上,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并未建立过国家,或虽曾经建立过割据的甚至独立的国家但为时短暂,并早已消失,因此,若固守国家与法的理论模式,以国家作为法的产生前提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排除在法律史乃至法学研究的视野之外,更遑论民族习惯法研究了。法律人类学对法则有不同的理解。《原始人的法》一书的作者E·霍贝尔说:“在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有效地方式或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妥善的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是各高校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汉分治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各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政治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民族分治,其核心是对少数民族和汉族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用少数民族传统的方式统治和奴役少数民族,用汉族固有的方式来统治和剥削汉族。本文以前赵政权为例,探析胡汉分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深入分析它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调查情况对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权实现的法制因素进行探讨,旨在全面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实现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运用民族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民族文化旅游现状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