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为增进公安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公安学及公安技术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吉林警察学院拟于2014年6月举办"全国公安院校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公安院校专家学者征集会议论文。一、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2014年4月15日。二、征文选题范围(一)公安学公安学学科内涵建设;公安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公安管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侦查学学科体系建设;治安学学科体系建设;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研究;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公安情报学虽然最初借鉴普通情报学建立自身的学科体系,与普通情报学有着紧密联系,但随着公安学成为一级学科,顺应公安情报工作实践需求,将公安情报学列作公安学的二级学科,更符合公安学学科发展的规律,更符合公安情报教育事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公安情报学也已具备了设置为二级学科的基本条件,具体表现为:公安情报学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拥有一套符合自身属性的研究方法、具有比较健全的专业知识体系、人才培养已经形成规模以及研究成果相当丰硕.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安学研究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2011年3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导论证的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同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新增设为一级学科,这在我国公安教育历史上是一件大事、盛事,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但公安学一级学科设置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得到部分学者的完全认同,公安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有待健全和完善。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公安教育的发展和对公安实践工作的指导。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国的公安学者和专家多多努力,使我国的公安学研究更上一层楼,使其学科体系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公安实践和公安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在法学门类下增列公安学一级学科,公安教育科研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公安学的学科体系由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及边缘学科构成。在公安院校里,公安学是治安管理学、刑事侦查学等后修公安业务课程的基础性理论学科,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行政学、管理学等相邻学科具有密切的关系。构建公安学的学科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民警察意识,使他们正确、全面把握公安工作,为学好其他公安业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公安学作为建构色彩比较强的学科,在搭建公安学学科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付诸更多的自觉理论反思。在处理“公安”与“警察”二者关系时宜采取先求同后求异的态度,积极总结二者的共通内容将警察研究特别是西方先进的警察研究成果吸纳入公安学的研究中来,以促进公安学的发展。公安学可以考虑将“安”和“危”作为学科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筛选公安学的基本概念、搭建公安学下设学科框架。  相似文献   

6.
公安学二级学科的设置应当按国家颁布的标准进行。当前关于公安学二级学科设置的讨论主要着眼于公安业务的需要,缺乏对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关注。公安学二级学科建设应当注重学科方向的凝练与培育,对于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方可设置二级学科,同时二级学科的设置应在数量上予以控制。公安学二级学科的建设应当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公安学基础理论作为公安学下的二级学科是所有公安学科的基础和基石,决定着公安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其他公安学二级学科建设的成败。公安学基础理论在教学中存在授课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教学形式传统,缺乏现代化;考核评价形式一元,缺乏体系化等问题。对此,应当推行塑造能力和服务就业并重的授课内容重组,传统授课形式与现代授课形式互补的授课形式重构,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的"3+1"多元考核评价体系重建等课程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安学理论课程是公安专业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在公安类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实战型公安专业人才成为公安院校的培养目标。立体化实践教学成为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现从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构建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二级学科的公安管理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公安学的学科范畴和框架内探索和建设有特色的公安管理学科,培养更多公安管理人才已成为公安高等教育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公安学这一研究领域里,对应用性、对策性的公安专业业务的研究比较突出。但是,对公安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十分薄弱。因此,有必要就公安学的历史发展、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及学科体系等最基本的这些问题进行再思考,以求丰富和完善发展中的公安学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公安学、公安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开创了我国公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公安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公安高等院校应抓住机遇,以新设公安一级学科为龙头,在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创建高水平学术团队、打造特色和优势公安教育学科、创新学科平台建设、构建公安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建设,实现公安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 ,如何科学认识公安学的学科本质 ,准确把握公安学的发展实际 ,正确对待公安学的学科地位和学位建设问题 ,已成为决定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公安学的学科地位 ,明确近期学位建设的奋斗目标 ,加快学科建设 ,以期实现公安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公安学     
本文利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方法建立了公安学的核心框架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安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般理论基础,指出公安学科群建设的必由之路。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出公安学科研究的理化认识,特别是对公安科建设的理论方法,以期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公安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公安高等院校必须认真研究公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建设,要明确学科方向,重在学科内容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公安学科建设,必须科学制定公安一级学科建设规划,科学构建公安二级学科体系。根据公安工作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公安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公安一级学科下应设置五个左右的二级学科分类,即过去的专业大类,在二级学科(专业大类)下设置本科专业,公安二级学科设置和建设要体现出公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公安学科建设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努力打造公安学科群,提升整体公安学科实力,强化公安学科队伍建设,处理好公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公安学一级学科的框架下构建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是当前公安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公安学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是指公安学基础理论所包括的学科群体系。文章在明晰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对象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学科理论体系、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该学科学科群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丰富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公安交通管理学是一门独立完整的综合性学科。在公安学确定为一级学科的前提下,结合公安交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需求,将公安交通管理学设立为公安学二级学科既必要又可行。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学学科发展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密切联系实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激发学科研究动力,增进学科发展活力,构建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公安管理学经历了30年的曲折发展历程,学科研究对象独立,专业知识体系较为健全,社会需求日益强烈,具备了设置为公安学二级学科的条件。但是学科定位模糊、研究边界不清晰阻碍了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于此,从明晰学科研究边界、创新学科研究方法两方面着手,提升公安管理学学科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公安政策学学科,是公安学学科丰富和发展的需要,是公安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公安政策实践科学化的需要。公安政策学是以公安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公安政策是指特定的政策主体制定的用于指导和规范公安工作的行动准则和行动方案的总和。它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一般公共政策的共同属性,也有自己的特殊属性,如鲜明的政治性、突出的时效性、攸关的利益性和武力的强制性。公安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建立,所以有关公安政策的理论成果十分鲜见,对公安政策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从而造成公安政策在实践上疲于应付的局面。构建公安政策学学科体系,可以从基础理论、过程理论和实证研究三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在公安教育训练改革实战化背景下,实战化教学成为培养森林公安警务专业人才和提升森林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森林公安院校公安管理学专业按照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已构建起以法学为基础,公安学、公安管理学为主体,林学为特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审视森林公安院校公安管理学专业建设现状,提出公安管理学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夯实公安学一级学科地位的基石,公安学的研究成果一直在稳定增长,研究成果的来源也日益丰富多样。公安学的学科地位及发展空间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研究队伍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1~2013年期间,公安本科院校的论文生产量整体增长,但也体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成果集中于少数几所院校。衡量公安学研究成果地位和价值的一个客观依据是其在权威期刊的发文率和被引用率,公安学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