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语料。探讨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对其在《红楼梦》中的所传达的语用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第一人称复数指示语的使用提供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人物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作为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文本《史记》记载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对《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有一定的原型意义。曹雪芹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的进步女性观,吸收了《史记》中女性描写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经典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史记》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史记》的文学典范意义。通过对《史记》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结合《史记》中具体的女性形象和《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显而易见《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对《红楼梦》女性塑造极有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中的景物描写作为典型环境的构成要素对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很有意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景物描写,不但对塑造贾宝玉、林黛玉等典型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还让读者嗅到了整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文化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因素会对翻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义对等、功能对等,而不充分考虑文化的因素,就会使得目的语的读者误解了源语的很多文化特点。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既注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又采取一定的变通,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正确了解源语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含有拟亲属称谓的流行语和亲属称谓语中,鉴定拟亲属称谓语这一概念,然后由网络取材回归小说《红楼梦》,选“姐”这个称谓看两种译本对其意义的取舍,并说明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关联理论在拟亲属称谓语英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只有把《红楼梦》还归其人文环境,才可能揭示这部伟大小说的深厚生命内涵。本文对《红楼梦》的阐发从两个层面着手:情属于直接的层面,心性属于根本的层面。《红楼梦》既继承了《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中的有情世界,又能够超越二者的隐晦基调;而后一目标的实现,实有赖于《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中洋溢的心性精神。从这两条线索,可归结出《红楼梦》的文化生命结构——心性之情。  相似文献   

7.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写人艺术成就出色的两部代表作品。《史记》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典型。司马迁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为其立传,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名垂千古;曹雪芹用艺术家的眼光塑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也是熠熠闪光。综观《史记》和《红楼梦》两部作品,尽管一为史传文学,一为小说,但《史记》的写人艺术对《红楼梦》里的人物塑造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厥云 《工会论坛》2011,(6):155-156
译文既要传承源语作者、译者和目的语受众之间的文化交际功能,还需符合“功能加忠诚”的翻译原则。本文以爱伦·坡的作品《厄舍房屋的倒塌》为例指出,译文的创新性不仅要考虑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读者的心理期待等因素,还要用语义关联的原则来评估译文承担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用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okin所提出的"文化空白"及其相关概念,以《红楼梦》的金陵判词和杨宪益、霍克斯的两个译本为例,详细分析阐释了文化空白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的信息缺失,进一步指出对其的探讨在文本翻译研究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赘语是信息科学中的术语,指可预知的信息。语言学引进赘语这一概念,特指语言接受者提前预知的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赘语现象,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动态对等?本文从语法结构,语义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不同层面阐明了增加和减少赘语度是寻求翻译动态对等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诗化的艺术情境和复杂的思想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情态,在文化和审美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红楼梦》以较重的笔墨描写了各种人物所患疾病,其各自不同的病征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引导情节走向的关键,与人物的命运发展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关联,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相关的社会历史情态,本文分析了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病征,并由此对其背后所隐含的当时整个病态社会的社会情态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不等于历史,因此研究文学作品应从文本出发,循着创作规律和人情物理对人物做出客观、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对《红楼梦》中众说纷纭的秦可卿亦是如此。秦可卿在《红楼梦》中除了本身的形象意义外,主要是一个具有结构意义或曰功能的人物。其结构意义在于曹雪芹通过她匆遽的出场和退场预示了全书的五大悲剧主题,即女性悲剧、爱情婚姻悲剧、家族悲剧、"人"(生命有限性)的悲剧和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悲剧,为全文的故事起到了一个预演和概括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姥姥是《红楼梦》里刻画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通过作者写这个人物用意之分析,我们了解到刘姥姥在书中的结构作用、映衬作用、以及人物本身所具有象征性。通过分析刘姥姥的“本色“特征,看到其出色的交际才华。也是因了刘姥姥,红尘中的宝玉和佛们中的妙玉才让我们看得更加真切。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汉语以意合法(parataxis)为主,无论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组成句,联结手段主要不靠语法制约,而靠语义,语义的决定作用较大,语符表层服从于语义深层和语用修辞层的调动,语符的自足性较小。相反,英语以形合法(hypotaxis)为主,语义的决定作用比汉语要小些,语符虽服从于语义、语用的调动,但其自足性较大些。这种差异要求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必须运用熔铸技巧。熔铸是翻译单位上升的翻译法。从大量英汉翻译实践中得出结论:大量的熔铸是在词组级上完成的。近来词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的重视,越来越明显的共识是词组在句子中占核心地位。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组构成有其共性一面,亦有个性一面,其个性一面要求使用熔铸。词组中词与词的修饰关系会产生内涵意义(connotation),在翻译转换中,这种内涵意义也要求适当运用熔铸  相似文献   

15.
刘姥姥是《红楼梦》里刻画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通过作者写这个人物用意之分析,我们了解到刘姥姥在书中的结构作用、映衬作用、以及人物本身所具有象征性。通过分析刘姥姥的“本色“特征,看到其出色的交际才华。也是因了刘姥姥,红尘中的宝玉和佛们中的妙玉才让我们看得更加真切。  相似文献   

16.
语篇是说话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批评语言学旨在通过语篇分析说话者语言选择过程中体现的意识形态。电影《假结婚》中男女主人公对其求婚过程的叙述隐含了双方的意识形态,运用枇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语篇中的分类体系和及物性系统,能揭示双方对待求婚的思想态度。  相似文献   

17.
文化简化主义与语义的欺骗性对等是西方译者英译中华典籍时常犯的错误之一,其特征是译文与原文表面上语言意义一致,但实质上文化意义却大相径庭。就《孙子兵法》的英译而言,译者的选择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心理,其又通过译者英译的文化表现体现出来。译者如缺乏文化逻辑意识,以自己的心理框架取代现实的语境,就会以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来取代源语文化之文化惯约。欲避免文化简化主义的发生,译者须加强自我自反性,厘清蕴含在文化表现系统中的文化逻辑,通过自反的方法达到差异比较与沟通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共分为四部分,前三部分分别从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对《红楼梦》第三回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了比较,最后结论部分具体分析了两个译本风格及语言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