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国人在沪违法犯罪现象逐年增多,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等国家人员持用“F”和“L”在沪犯罪人数的比例占居来沪外国人犯罪人数的首位,弄虚作假,诈骗他人钱财;持用假护照或无有效签证.在沪非法居留。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应严格把好签发签证的关口,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强法制宣传,严厉打击外国人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外国人证件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签证和居留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种类与样式,到工作职能与业务等,都有了飞速发展和变化。通过健全和完善执法体系,理顺办理外国人证件工作,优化出入境口岸签证窗口功能,来沪外国人累计人数是改革开放前的100多倍,为吸引外国籍高层次人才和资金、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不断攀高,来沪外国人数量不断上升,出入境管理工作和任务更加繁重.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要以争创"全国文明窗口"为契机,推进"五项基层建设",抓好出入境管理基层工作;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夯实"五项基础工作",打牢出入境管理工作基础;要以教育培训为切入点,落实"五项措施",苦练出入境管理基本功.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拓展,大批外国人不断涌入我国,同时外国人犯罪的案件数和犯罪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引渡作为国际警务合作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联合打击国际性犯罪、维护国际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引渡制度程序中,向外引渡容易成为被人忽视的领域.一国向外引渡的理论与实践的水平更能体现一国的法制水平和执法效率,也关系到一国的国际执法水平和国际法制形象.  相似文献   

5.
世博会期间,外国人签证管理工作将出现很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服务世博会大局的要求通盘考虑,加强外国人签证服务和管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外国人非法入境甚至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我国出入境管理秩序,破坏我国社会治安秩序,危害极大。对此必须加强入境申请、边防检查、居留管理等环节的工作,以形成各有关管理部门的合力。针对外国人非法入境案件的特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建立入境外国人信息网络;强化出入境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在我驻外使(领)馆派驻公安出入境管理人员专司签证、移民工作和实行签证资产担保制度;建立国际间被遣返人员案情介绍制度,并加强对国内签证邀请授权单位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外国人签证是国家的主权行为,而在外国人签证中赋予和行使自由微量权则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和安全。在公安外国人签证工作中,要用好自由裁量权,需要从思想、人员和制度三个方面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外国人的大量涌入,外国人在广东犯罪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外国人到广东从事毒品犯罪的现象尤其严重。针对涉外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需要根据涉外毒品犯罪的特点、原因,采取制定专项管理法规、加强涉外情报建设、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缉毒科技含量、加强出租屋管理等措施来遏制涉外毒品犯罪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国人的出入境手续不断简化和便捷,来华外国人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现象突出,涉外违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加,我国公安机关在针对外国人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外国人违法犯罪多发的原因涉及经济、社会、执法等方方面面,制定和完善针对外国人违法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对策,应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涉外警务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指挥;强化外国实有人口管理与查处力度;推进涉外警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加强涉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涉外执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和经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国人大量涌入我国,外国人入粤进行毒品犯罪的形势日趋严峻。在分析外国人入粤毒品犯罪的特点、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制定专项管理法规、建立专门的侦查队伍、制定统一的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民警素质、加强出租屋管理等措施来遏制外国人入粤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1.
非法集资犯罪适用法律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结构关键是把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对于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要从宽处理.行为人非法集资后,没有将资金用于可以回报投资者的经营活动,而是肆意挥霍、携款潜逃、逃避返还的,可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重合的,故可参照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方式的阐释来认定集资诈骗罪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非法证据问题除了包含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涉及了法律的本质、价值观等更为抽象的价值层面的因素.所以在诸多证据规则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引发的争议和分歧也相对较多,而这些冲突都决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是我国证据可采性规则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从总体上讲没有成体系的证据的可采性规则,正是由于这种不足,为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方面的理论研讨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对“非法证据”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所谓的“非法证据”,应在狭义上理解,即指执法、司法官员经由非法程序或使用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热议,首因是其被寄寓了遏制非法取证的厚望。对非法证据排除之遏制非法取证功能的质疑,在我国缺乏力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不能独立承担起防止错案的重任,防止错案也不是其当然功能。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名存实亡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冷静反思其在我国运行的现实障碍。应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划分为若干阶段性任务,首先集中精力排除刑讯逼供。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不可急于求成、寄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深入思考我国的社会形势和民众接受程度,不可排除面过宽;必须改变对侦查机关防范和不信任的认识基础和错误心态;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保障法院、法官毫无顾忌地行使排除权;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当务之急——刑讯逼供;必须有政治智慧,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是新《刑法》所设的新罪名,目前,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尚无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总结经验教训,积极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处理和侦破此类经济犯罪案件的新路子,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民间金融长期处于法律法规调控的灰色地带。伴随着民间融资的迅猛发展,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也日益突出,界定合法融资和非法集资出现了理论认定和实践操作的难题。为了规范民间金融,检察机关需要发挥金融检察职能,以一个开放、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介入,以保障和促进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法口供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侦查机关还在习惯性地依赖非法口供。非法口供在审判阶段不能得到有效排除,成为我国法治化的一大障碍。借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应当确立明确的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保障非法口供排除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证据是控辩双方在刑事审判中支持其主张、展开攻击与防御对抗的武器,是法官认定事实并据以裁判的基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应然性思考,通过比较各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阐述排除规则的价值,对规则产生的理性基础、规则所体现的价值冲突与权衡进行分析,以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的移民管理制度,国内学者将外国人就业区分为职业移民与国际劳工。职业移民多为移民国家所采用。作为非移民国家,我国现行外国人就业管理制度体系并不完善,仅仅对国际劳工中具有专业技术外国人员的劳动就业进行规范,即便中国式"绿卡"制度也采取有条件地实行从国际劳工向永久居留资格转变的方式。外国人就业管理制度理应与移民取向相并行,但现行管理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新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非法集资行为侵害了群众利益,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按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非法集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追究集资者刑事责任的,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