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评价教师(以下简称"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在被更多的学校采纳。但是学生评教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局限性。本文从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不成熟、学生在评教中的双重身份、学生的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对学生评教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从学生、教师两方面积极思索克服其局限性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学生评教本身具有复杂性。完整的教师评价体系需要将多种评价途径有机结合,使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姜旭英  吕鹏翔 《学理论》2011,(12):260-261
教师偏爱的对象主要是学习成绩优秀、有特长、听话、外貌好及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这种偏爱行为的产生既有一定的内部原因: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教育观念的落后及非理性的需要;又有一定的外部原因:学校管理制度不当及教师评价制度落后。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适时地进行心理换位,学校及各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大力开展师德教育,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以减少这种不良的偏爱行为。  相似文献   

3.
高利 《各界》2010,19(3)
一、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展和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和特长,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王松林  王光华  邓晓影 《学理论》2011,(19):231-233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改革是大学生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学风建设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机制存在情绪化、片面化、排斥个性、功能异化、模糊不清等问题。改革原有评价机制,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吕可 《学理论》2012,(24):188-189
如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要由学校来评判,企业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够满足招聘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一套由企业人员参与制定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组织调研,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一套较为实用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分析了影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各种因素,针对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对医护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及改革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中职学生对医护心理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立足于学校,服务于学生需要为目的,教师为参与主体而进行的课程开发策略,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教师培训、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是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吴皖林 《学理论》2012,(25):181-183
了解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文献资料法确定调查内容;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调查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的态度和计划、对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和评价。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改进。开展创业教育对经济的增长、就业的促进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志敏 《民主》2005,(7):14-15
教育质量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而科学、适宜的教育评价是保障学校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教育评价对中小学教育及其质量具有导向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与作用,因而其直接影响学生成长、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和学校建设乃至社会、教育的和谐发展。教育评价是  相似文献   

10.
欧阳秋 《学理论》2012,(24):234-237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以学校自评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作为校本课程实施主体的中小学校对自身校本课程实施的看法,对全面把握校本课程实施现状,思考完善策略有意义.通过对长沙市39所中小学校发放自评调查表,结果显示:1)各学校对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评价良好,组织完善、方案科学、课时保障、课程成效自评分值较高.2)学校之间的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不平衡的现象.3)课程方案中的需求分析问题较大,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因此不能为课程方案设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支持.4)课程门类不够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不具备较强的适应性.5)课程评价方面,无论是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都做得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郭桂平 《学理论》2012,(24):216-217
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教育,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发展是核心.科学发展观对医学高职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核心,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同时人才的培养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是否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更关系到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雪千果 《侨园》2012,(7):29
因为小学不是在美国读的,所以跳过从中学说起. 美国教育和中国的不同之一 首先,小学到高中完全免费,连书本费都没有,教科书学校统一发放,读完的时候再还给学校,如有损坏的需要赔偿.升级新版本是学校的事,学生只需要自备书包,纸笔.并且每个学生可以借一个柜子放书本,杂物,因为教科书都超级厚重,所以一般不需要带回家.  相似文献   

13.
周利 《学理论》2014,(6):173-174
人才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特定的手段对教育行为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定,人才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广义的人才培养评价等同于教育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不同的方面。狭义的人才培养评价主要指对学生的评价,现所指的人才培养评价是狭义的人才培养评价,即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的评价。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窦玉前  郭丹 《学理论》2011,(2):311-312,328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运作过程中会形成多种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并不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校与教师的关系,还包括教师的自我需要与满足,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多元评价主体的确定并不必然带来评价结果的可靠,各个评价主体只有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对教学评价的社会价值给予充分的关注,评价的可靠性才有保证。此时,评价的反思功能才会给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提供客观的依据。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社会诉求的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下要素: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方式的主动性、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周期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6)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教制度的价值目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对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进行囚徒博弈分析,有利于厘清学生评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完善学生评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静如 《学理论》2012,(10):222-223
伴随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引进新的工作模式以适应发展需要。学校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借助专业化的方法,围绕案主开展工作。不仅拓宽了学生工作渠道,而且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社会化和学校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何颖 《学理论》2011,(16):251-252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往往远离学生实际,空洞的政治说教多,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厌烦,远不能适应职业学校培养合格劳动力的需要。事实上,教育是人的教育,政治课除了是政治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有鉴于此,结合教学实践,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彰显生命价值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提高课堂效率,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胡卫 《民主》2006,(2):18-20
当前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因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吴皖林 《学理论》2012,(22):198-200
目的:了解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文献资料法确定调查内容;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调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对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学生对自我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职业的了解程度、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选择等方面。结果: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改进。结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邹鑫 《学理论》2012,(6):175-176
2008年,"90后"正式步入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校园学生干部的主力军。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在高校校风和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起着纽带联系作用。因此,激励和培养高素质"90后"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搞好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