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近年來一些地方在總結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的有益經驗基礎上試點推行的制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要「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從而將試點的行政權力清單實踐轉化和上升爲對行政機關的普遍性要求。本文旨在梳理既往實踐的基礎上,探討行政權力清單制度的意義,並分析其具體落實。一、行政權力清單由嘗試上升爲統一制度行政權力清單制度是要求行政機關或者掌握行政權者將擁有的各項行政權力的性質、依據、權限、行使流程等加以全面梳理,並公之於眾的做法。從淵源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權力結構是指政府內部的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及各機構間的相互關係。在行政管理體制中,政府權力結構具有重要地位。無論是政府的職能履行、管理方式,還是權力運行機制,都受制於政府權力結構。尤其是中國歷史上盛行行政至上的傳統,政府權力的範圍寬泛,政府權力結構的合理與否將直接決定了政府的功能和國家的發展。從實踐層面看,現行的政府權力結構呈現出「分散式、要素化」的特點,尤其是「要素管理」影響了政府的整體功能,各要素管理部門掌握著所有的資源和手段,各自決策和執行,不僅影響政府的整體改革進程,而且導致管理上的無序和撕裂,  相似文献   

3.
姜明安 《中国法律》2012,(4):2-5,60,63
國務院2010年發佈《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要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所謂「法治思維」,是指執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法律規範、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和法律邏輯對所遇到或所要處理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和形成結論、決定的...  相似文献   

4.
对行政自由裁量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弄清行政自由裁量的概念,我们必须首先简短地讨论一下在西方法律文献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哈特和赛克斯。德沃金对裁量的定义,特别是伽利根对行政裁量的理论分析模型,关注上述学说的合理性和理论缺陷,然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寻求对这个概念的较为妥当的把握。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行政自由裁量的核心是选择行为方式(包括作为、不作为以及怎样作为)的自由,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虽然有着某种选择的余地,但却不是我们所说的行政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5.
行政裁量的内在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清行政裁量的内在构造是认知并统制行政裁量的前提。从法的规范构造论和适用过程论来看,无论是法律要件之中对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和对案件事实的评价,还是法律效果中决定的作出和措施的选择等,均存在着裁量,其本质均包含着对法律要件的解释判断,只是在裁量的自由度上有所差别。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照应使得行政裁量成为一种可能,而规范与事实之间的不同使得行政裁量成为一种必要。行政裁量是行政主体在适用法律裁断个案时由于法规范与事实之间的永恒张力而享有的由类推法律要件、补充法律要件进而确定法律效果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張建文 《中国法律》2011,(5):42-46,109,113
在我國,司法機關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具有較強的司法能動性和司法造法性。因爲在立法上,不但對傳統(古典)隱私權的獨立保護是較晚的事情,而對以個人信息爲主要保護對象的現代隱私權的保護,是在完全沒有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背景下完成的。對我國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實踐分析和研究,有助於  相似文献   

7.
作为教义学概念的行政裁量——兼论行政裁量论的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量作为教义学概念,其发生、变迁与权力分立如影随形。从自由裁量行为到自由裁量再到受法律拘束的裁量,行政裁量观念的变迁对应着法秩序与法理念从法制到法治的变迁。所以,尽管行政裁量概念的主要功能场域在于行政诉讼,但其阐发与法治观乃至法律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在大陆法系国家,行政裁量论的基本范式是:以法律解释确定司法审查的边界与方式。这一范式反映了行政裁量概念的教义学特征。它虽不能完成行政裁量概念所能承载的所有任务,但对于其核心任务而言是必要的和充分的。为凝聚共识,我国行政裁量理论有必要回到法学的本原,明确行政裁量概念的工具性,并结合法治观、法律观对行政裁量的观念加以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一、刑事訴訟法律監督制度的合理性每個國家都會根據各自國家權力結構的要求,安排檢察權在國家權力中的應有地位,體現不同的國家要求。在中國,爲適應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人民代表大會政體的要求,依憲法規定,檢察機關是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這是因爲立法機關只是定期的議事機構,難以對大量的複雜的行政活動和審判活動實施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要設置一個獨立於行政機關和審判機關之外的檢察機關作爲  相似文献   

9.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知識產權局(以下簡稱自貿區知產局)於2014年9月26日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正式成立。調整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内設機構為八個。新設立的自貿區知產局將實施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的管理模式,是國内首家統一行使知識產權行政管理與執法的機關。外界在評價新組建的自貿區知產局時指出,該局的成立將為創新中國自貿區特有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協同執法的行政保護模式積累經驗,助推新興業態和專業服務的發展一、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現狀中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體制縱向上主要分為中央  相似文献   

10.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3,(6):51-56
<正>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12日下午閉幕。爲期4天的全會聽取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  相似文献   

11.
行政裁量:羁束与自由的迷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陆法系行政法学中,行政裁量与羁束行政相对,又被分为羁束裁量和自由裁量。羁束与裁量的区分有其存在的必要,羁束裁量和自由裁量的区分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也有其合理之处,但其间的区分标准并不清晰。随着司法审查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化,这种区分日益相对化,故而我们需要走出这种历史类型的迷思,另寻其他更合理的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12.
行政自由裁量基准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保英 《法律科学》2013,31(3):45-55
行政自由裁量基准是近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界和行政法治实践关注的热点,其在理论和实践中似乎都已趋于成熟.然而,这一命题存在重大理论误区和实践困惑:作为基准的规则将裁量行为变为羁束行为,将外部行为内部化,将行政个案处置抽象化,将行政权利变为行政义务.基于此,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还是应当回归到法律原则中来.传统的自由裁量权控制原则如比例原则、重大事实的误认无效原则、正当目的原则和平等原则等都是有用的.在此基础上我们亦可以建构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裁量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2011,(5):2-8,60,69
(四)全民討論四個月問:爲什麼憲法修改草案要交付全民討論?王漢斌:憲法是全國人民辦事的總章程,同全國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需要聽取全國人民的意見。有些國家制定、修改憲法採取全民投票的方式。我們沒有採取這種方式,而是組織全民討論。經過全民討論,才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首先,全民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完善黨務、政務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可見,信息公開是未來中國深化改革的極其重要的內容。那麼,《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頒佈以來,實施成效如何?  相似文献   

15.
行政自由裁量的“自由”与“不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铸 《行政与法》2004,3(6):69-71
尽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不断扩张为有识之士所担忧,但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赋予行政机关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当然,这种裁量的自由是法律控制下的自由,超出法律界限的自由将不复自由因此,为保证法律赋予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初衷,自由权力的行使应受到权力和权利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自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之后,"有法可依"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内容必然得到重视和加快。近些年我国制定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法律、法规等。其中部分都涉及行政处罚条款,而这些条款几乎都给予行政机关行政裁量权。行政裁量在行政管理领域如此广泛,如此普遍,乃至于可以说达到了"没有行政裁量就没有行政管理"的程度。也正因为如此,现实中,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有着很大的自由决定的空间,缺少明确具体的标准,滥用行政裁量侵犯公民权利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对行政裁量的限制与治理成为了行政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现代行政是一种"自由裁量"的行政,行政自由裁量能使行政主体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但是也容易导致行政权力行使的主观性,任意性,造成行政权的滥用与失控,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审查已成为行政法学者的共识,在阅读了余凌云教授的《行政自由裁量论》之后,本文试从行政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是否在同一层面对行政自由裁量进行控制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要求行政主体建立起新的与行政相对人交往的规则,行政裁量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重要的交往互动空间。行政裁量包括表象裁量、经验裁量与合理裁量等三个要素。通过对行政裁量运作过程以及实践的治理,祛除不必要的裁量,达到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正当交往与沟通,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探究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方式为目的,结合我国的判例材料,对日本的"判断过程审查方式"进行考察.判断过程审查方式立足于"行政裁量等于法律的程序性实体拘束"这一行政裁量观念(发展了的裁量一元论),对行政裁量进行程序性实体审查.它作为"行政裁量问题的大陆法范武",对我国构建行政裁量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设定行政裁量的初衷是借助能动行政的公共选择解决私人选择的非理性问题,但对行政裁量的控制不力会诱发裁量滥用,造成公共选择的非理性,为此,人们试图运用技术、技巧和制度等元素来控制裁量.本文将行政裁量的法制控制区分为硬法控制、软法控制和软硬并重的混合法控制三种模式.本文认为,当下要解决裁量控制不力问题,一方面要将裁量设定的"以授定控"理念转变为"量控为授",根据混合法的实际控制力设定行政裁量范围;另一方面要更新"法即硬法"的传统法律观念,在继续强化硬法控制力的同时高度关注软法品质的提升,据此建构一种软硬并重的混合法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