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中尸体的硅藻检验结论是判断死者是否溺死的重要依据之一。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扫描电镜法硅藻检验已经成为水中尸体案件的常规且相对可靠的检验方法,相关内容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该类案件的检验结论通常表达为:水样,尸体的肺脏、肝脏、肾脏、骨髓中检出某种硅藻和硅藻含量。但受死者的死亡过程、水样的提取方法和检验方法等因素影响,硅藻检验的结果会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依据检验结果中有或没有硅藻来判断是否溺死。只有合理地分析和运用该检验结论,才能正确地判断死者的死亡原因,更好地刻画死亡过程。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检验结论进行分析总结,解释结论的成因,希望能够帮助法医依据硅藻检验结论,更加准确地判断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 尸体检查是法医学最主要的检查内容和法医检案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死亡原因、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问题,涉及无名尸体检验案件,除解决上述问题外,还需进行个人识别查清死者身份即身源情况。特别是碎尸案件及空难、交通肇事、爆炸、火灾等案件,尸体多、尸体残缺不全,尸体的个人识别常是侦查破案、抚恤赔偿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目前司法实践中无名尸体的个人识别方法作一综述。目前,在法医检案和侦查实践中,个人识别方法主要有四种:一为直接辨认法,即通过亲友、群众辨认尸体及随身物件确认尸体身源;二为法医物证学方法,即通过检测尸体  相似文献   

3.
土埋尸体腐败对形成白骨化时间的法医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法医尸检中,对土埋腐败尸体死亡经过时间的判断尤为困难。因为这方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参考文献及实验性资料,加之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又太少,又没有有关的条件,资料来源的区域太高限。所以,资料中有关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断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悬殊过大的现象。现将四具地下尸体腐败至白骨的死亡经过时间报道如下,供参考。例1罗某,男,44岁。1982年1月17日晚死亡。其妻杨某称罗是打老鼠时不慎跌楼,头部损伤,次日下午死亡,未经尸检入棺埋葬。两年后,死者的女儿指控杨害死罗某。为了弄清死者死因及性质,要求对死者进行开格检…  相似文献   

4.
扩宫致抑制性死亡2例报告刘体伦扩宫致抑制性死亡在法医临床和临床医学工作中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二例扩宫所致抑制性死亡的检验鉴定认为,只要详细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人流手术全过程、对尸体进行系统地解剖及病理学检验,在排除其他致死亡病变的基础上亦不难得出正...  相似文献   

5.
法医的尸体检验,不同于临床医学的尸体检验。法医尸检主要为司法服务,而临床医学主要是研究疾病,为医学服务,虽都探讨死因,但各有侧重。临床医学多为新鲜尸体,或保存较好的尸体,法医则不同,各种情况各种条件,不管好坏,都必需进行尸检,因此有时对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有不确定性,法医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死亡原因,致死方式(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等。这些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都能作出较正确的结论,但也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现仅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供大家商讨。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是指对某一具体的死者作出…  相似文献   

6.
扩宫致抑制死在法医临案和临床医学工作中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两例扩宫所致抑制性死亡案件的检验鉴定,认为对尸体进行系统的解剖及病理学检验,再详细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人流手术全部过程,就不难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7.
1 案例 1.1案情 某日凌晨5:00,某海域发现一具女性尸体.经法医检验,尸体下身赤裸,上身穿T恤及文胸,颈部有明显勒痕,双手、脚部和背部有少许擦伤,全身未形成尸斑.法医推测死亡原因为勒颈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时间为6h以内.经调查死者为郝某(29岁),外地务工人员,租住于案发地点附近,于前夜失踪.侦查人员在其住处未发现异常情况,从案发时间上排除了其丈夫作案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是法医人类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在法医检验工作中,常遇及高度腐败的尸体,肢解尸体的片断以及灾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残骸,常需要根据遗留的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别,然后再做进一步的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
1案例某男,21岁,某年9月27日晚6时,在玩耍时被人刺伤,后因大量呕血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由于死因不清,凶器不明,同时嫌疑人拒不承认作案过程,办案人员要求法医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推测凶器的类型和特征。28日上午,公检两家法医共同对尸体全面检查。死者,男性,皮肤、粘膜苍白,全  相似文献   

10.
在法医检案中,水中尸体的检验是工作中的难点。硅藻检验作为水中尸体检验的必须手段,因其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对上海地区水样中硅藻的分类、分布进行了疏理。以期为上海地区溺水死亡案件落水地点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尸体冷冻导致眶板骨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简介 夏某,男,66岁,已婚。2007年9月9日9时许,死者在嫖娼的性交过程中,突感胸前不适并迅速死亡。当天上午法医在现场进行尸表检验后,将尸体存放在温度范围-2~0℃的冰柜中冷冻保存,5日后进行解剖。经过尸体检验结合现场及调查,认定夏某为冠心病猝死,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12.
利用植物根系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案例资料1995年3月15日,在某山坡树林中发现一具无名尸骨,俯卧位,尸体已完全白骨化,胸腹腔内脏器已腐烂成泥土样,泥土中有蛆壳。死者穿着春秋服饰,大部分衣服已霉烂,裤带上发现一串钥匙及一枚私章,颈部紧勒有一根皮带.在颈后部打一死结。在其各层衣服及尸体椎骨里,布满了数量较多的植物根须。根据衣着、发饰、骨骼等特征,判断死者系女性,28岁左右,身高约156厘米,并初步推断案件性质为杀人案。为了使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确定死亡时间已成为法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注意到死者衣服及骨骼中的植物根须,认识到此物可能会有较…  相似文献   

13.
在尸检过程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工作者的常见课题,临案时准确判断死亡时间不大容易,有时也难免失误。在我国北方,水浸尸体快速脱皮的案例尚未见过报导,现将我们遇到的两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跃 《刑事技术》1998,(3):F004-F004
所述利用发案时死者铺垫在身下的玉米枝叶,判断白骨化尸体的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5.
Cui LJ  Yi XF  Chen XG  Xu TL  Shen DN 《法医学杂志》2007,23(1):42-43
目前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要是通过法医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然而在尸体解剖中由于某些原因几乎很少对视网膜进行检查,视网膜改变在法医学中的价值并未引起重视。眼内窥镜的出现和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使视网膜检查在确定死亡原因和推测死亡间隔时间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法医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机械性窒息是公安法医日常检案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如何快速准确的判断死者是否为机械性窒息死亡、以及作案手段是判断案件性质、指引案件侦破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法医鉴定过程中,诊断机械性窒息需要结合尸体体表征象、尸体内部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等多方面综合判断。PMCT在骨折的检测、异物的检测和气体的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作为常规检验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使用PMCT研究机械性窒息案例中舌骨骨折、甲状软骨骨折、椎间盘真空现象等多个征象的成果,讨论了PMCT诊断机械性窒息的应用价值与潜力,并对国内PMCT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迄今,在我国除少数地区外,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法医学尸体检验大多仍限于体表检验或局部解剖,这既不利于死因确定、推断死亡时间、判断死亡方式、以及案件的顺利解决,亦不利于法医病理学水平的提高。常易人为地造成部分死亡案例的死因不明或诊断错误。有学者曾统计185例单纯尸表检验的尸体,诊断的错误率达29%[1]。此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中一严峻问题。为引起同行重视,作者将近年来我系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工作中遇到的部分案例整理报告如下。案例资料案例1.某公路旁发现一无名男尸,当地法医作体表检验见右骼前上嵴、右髋关…  相似文献   

18.
根据昆虫发育历期推断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偏差分析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法医昆虫学,尤其是蝇蛆的发育历期来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工作者推断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复杂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该方法推断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本文报告3个相关案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检察风云》2013,(24):43-45
在寒风呼啸的荒野中,有人发现了一具蜷缩的尸体,他立即掏出手机来报警。在冬季的室外,遇难者究竟是他杀还是被意外冻死?法医工作者根据发展中的低温损伤学,不断总结出辨认死者死亡原因的方法,并开发出一些新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20.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的他。从事法医工作14年来,参与各类重特大命案现场勘查430起.解剖尸体880余具,活体检验鉴定3800余人次。在疑难悬案面前,他坚持用事实说话.破解死亡密码,让解剖刀下的死者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就是湖北十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宋道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