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发展生产力、搞活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其管理职能和运行机制,必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调整或重新构建。推进全部事业单位过渡为法人组织,既是事业单位自身的调整优化,也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 一、事业单位非法人 向法人主体资格过渡 的客观必然性 事业单位非法人向法人主体资格过渡,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走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必然趋势。 1.事业单位非法人向法人过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  相似文献   

2.
孙淮斌 《人事管理》2000,(10):10-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种新型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在我省逐步推行。10多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现在,事业单位聘用制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事》2006,(7):39-41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是国家为适应政治、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通过机构编制的审批、监督等手段和方式.对事业单位实施规范和调控的特定管理方法.其牵涉范围广.情况错综复杂,尤其是在当前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方法和手段面临新的挑战.急需得到加强和完善。近年来,我市对加强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现实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动力,人的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全社会,要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先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造就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文理论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不断推进市场经济、江泽民始终坚持市场经济、胡锦涛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在理论上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把功夫下在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新机制上──镇江市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制度改革有新进展仁轩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防制度改革作为建立新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新...  相似文献   

8.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整个组织机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党政机构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紧迫。开展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巩固党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组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已就教育、卫生、科技等行业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出部署。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不仅需要事业单位做什么怎么做,更需要政府改变以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0.
全面深化改革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和唯一途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公益事业制度的伟大实践。为找到今后我国建立现代公益事业管理体制的方向和途径,必须正确看待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的状况,深刻认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难点,并针对难点,制定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在进行党政机构改革的同时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既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使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尽快进入市场,参与社会服务和经济活动,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具有独立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事》2001,(4):14-15
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不仅需要事业单位做什么怎么做,更需要政府改变以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与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脱钩。目前,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不少地方的改革仅仅是单位和职工签了一份聘用合同书了事。改革走过场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3.
王鹏程 《前沿》2008,(11):65-70
文章从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尽快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尽快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方面对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久前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意见》表明,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根据事业单位这一社会组织的自身特点和运行规律,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一样,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已深入进行并取得积极进展的今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显得非常迫切。但中国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6.
潘静 《人事管理》2000,(10):30-31
现行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远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急待加快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08,(12):9-11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积极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提高保障能力,初步建立了符合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应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体制,开创了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创新,尽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社会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发利用民族档案信息资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互相促进,并对如何开发利用民族档案信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战略目标,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必须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