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96-96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目标是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  相似文献   

2.
9月26日,广西农业农村实用人才暨秋冬季农民大培训活动启动仪式在革命老区田东县举行。有关部门将利用3个月时间,对全区10万农民免费进行“阳光工程”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以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仓9业就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7,(10):47-48
江西省妇联在抚州市东乡县举办“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班”。近日,江西省妇联在抚州市实施的“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中——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班”在东乡县供电局多媒体会议室开班。培训采用多媒体授课,互动交流等形式,就“社会性别意识与就业平等”、“从性别角度看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培训中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对项目实施所在地的农业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转移之战     
农村人口居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仙游县的县情。如何把农村实有劳动力56.58万人迅速转型,提高收入?仙游县的决策者及职能部门,把目光瞄向了劳务输出,他们借助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速度,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转移之战”。据初步统计,至今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多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万多人,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和劳务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4月,该县被劳动保障部授予“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余可进 《当代广西》2006,(22):51-51
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700万~1000万人之间。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对培养新型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如何实现我区由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输出强省转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和管理,吉林省对承担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任务的定点机构进行了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已进入以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相应地凸现出来。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尚缺乏体制、政策、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更谈不上有一个完善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了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依托大中专院校建立培训基地、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远程教育、政府部门及时组织“知识、信息、科技”三下乡等,建立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09,(12):59-59
刘国永、郭云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其顺利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培训的成本、未来预期以及劳动力自身的文化状况往往成为制约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关键因素。对此,  相似文献   

9.
《就业与保障》2005,(2):40-41
湖南启动湘西劳动力扶贫技能培训力争用5年时间,免费培训湘西地区的17万农村劳动力,使这个地区的每个贫困农户有1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从而带动贫困农民脱贫。日前,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劳动保障厅、省扶贫办、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湘西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接着,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布此方案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0.
蔡光 《就业与保障》2005,(10):35-35
诏安县劳动保障局组织县劳务派遣公司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采取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平台作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岗前培训、改变农村劳动力就地培训及对弱势群体倾斜等方式,深入各乡镇、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调查、造册、组织、培训、把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后派遣到县“菜蓝子”工程和“八仙茶基地”就业。  相似文献   

11.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2.
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本人就职业教育在“三农”问题中作用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张俊霞  索志林 《人民论坛》2012,(20):168-169
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规划与指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6,(2):34-34
新型农民 一号文件给新型农民做了3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5.
去年以来,来宾市兴宾区区乡党校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和各类人才培训。共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247期,培训13276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4期,6835人次。城厢乡、良江镇还以“微型党课”和“送课下乡”的形式,组织有关专家到各村屯或田间地头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送课上门,深受农村党员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专门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业部等六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该工程虽然收到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应认真探索解决,使之真正照亮农民工的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7.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十分关键。万安县是个传统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劳动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林平 《长江论坛》2010,(6):87-87,91
武汉市黄陂区谦森岛培训中心是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近年来,中心坚持"培育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壮大一种产业"的培训路子,始终坚持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党建重点任务开展培训,努力做到"四注重四结合":注重服务生产,将培训工作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注重引领示范,将培训工作与加强基地建设相结合;注重能力提高,将培训工作与做好"四类"村的整治转化相结合;注重扶持引导,将培训工作与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8,(3):18-20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已占65%以上,成为推动河南农村发展的主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河南省妇联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大力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在坚持以往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农村妇女、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女农民的可行之路。自2005年“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启动以来,全省共举办培训班22700多期,累计培训妇女219万多人,帮助65万多名妇女上了致富项目或扩大了项目规模。  相似文献   

20.
赵平  叶秀娟 《就业与保障》2012,(10):57-F0003
8月22日,全省按项目运作培训模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现场会在浦城县召开,旨在总结推广近年来福建省按这种模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做法。福建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翔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