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磊 《学理论》2012,(24):117-118
修道制度保存和传承了基督教文化,其对后世的贡献不言而喻,在近千年的中世纪文明中,以修道院文化为代表的基督教文明充斥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修道院不仅为基督教会提供了大量的神职人员,还对教会改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启蒙运动后过度强调理性带来了道德沦陷,人心浮躁,环境污染等后果。所以,从现实中看,修道院和基督教提倡的抵制拜金、谦卑与和平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通过浅述修道院对基督教文明的传承作用以及基督教文明的道德合理部分,以期在当今社会中理性可以更多掺杂道德成分。  相似文献   

2.
王汇钰 《学理论》2013,(14):167-168
教皇革命是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一书的研究主题,教皇革命导致了近代第一个法律体系——教会法体系的形成。伯尔曼的学术贡献正在于,其提出了"教皇革命是西方法律传统生成的基本因素"的独特观点。教皇革命形式上是对抗国王和王室控制的革命,实际上却导致了教会法系的形成。教会法系是近代第一个西方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2)
基督教传入宜宾后,为了更好地传播基督的"福音",在宜宾创办了幼稚园、小学、中学、护士职业学校等各类学校。基督教会在宜宾创办以上教会学校,其目的是借教育之名行传播基督"福音"之实,吸引更多的人入教,以扩大教会势力。但教会学校传播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引进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方法,客观上培养了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宜宾教育近代化和社会进步等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徐海燕 《学理论》2012,(35):221-222
中世纪时期西欧女性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观念的支配。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基督教成为主流文化,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二元论的影响下形成的基督教妇女观对中世纪时期西欧女性的社会地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基督教妇女观影响下的西欧女性的宗教生活,展现中世纪时期西欧女性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潮。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自由主义思想与其文化渊源的研究比较薄弱。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与文化母体是来自中世纪,还是古希腊罗马?基督教政治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至今似乎仍然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丛日云在其新著《在上帝与凯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  相似文献   

6.
西方宪政民主的理论来源从总体上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督教文化,二是近代自然法学派的权利政治观。具体而言,则包括四个方面:源自基督教罪感文化的人性幽暗意识,基督教二元政治观,自然法学说和契约论思想。由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和人性幽暗意识衍生出了权力悲观主义和制度设防理念;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基因经过多次嬗变导出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社会与国家的二元界分;自然法学说蕴含着自然权利的思想,并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评判现实政治法律制度正当性的正义体系;契约论则满足了人们关于政府来源合法性的道德追问,提出了国家产生于契约,政府权力应当分立并相互制约的思想。通过梳理上述四个要素与宪政民主的关系,意在说明,西方宪政民主是建立在西方特殊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的移植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的产生是近代宪政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以移植外来文化为基本内容的,其移植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思想、内在动因。中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虽受到西方宪政思想与警察制度的影响,但却缺乏近代西方警察法律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思想渊源,这就造成"因陋就简、有名无实","形体虽具、精神尚虚"的结局,同时没有真正理解和正确认识西方近代警察的社会功能与内涵,在立法技术、立法程序等方面均显粗糙与不成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近代警察法律制度移植的实践及制度缺失,对我国当前的警察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欧洲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等几大宗教,其中23个国家主要信奉天主教,10个国家主要信奉东正教,9个国家信奉基督教,此外还有两个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都无一例外选择利用宗教来调节社会价值观。首先,宗教为西方法律提供了厚实的基础。西方的物权法、侵权法、刑法在历史上全部源自基督教。比如“十诫”第四项:“不能谋杀”——这是刑法的基础;“要  相似文献   

9.
宋亚萍 《理论导刊》2001,(12):34-35
中国法律变革运动从戊戌变法开始,经历了百年曲折,走过了命运多舛的一个世纪。纵观这百年历史,中国法律变革运动,虽然时起时落,冲突不断,但却最大限度地接受了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并基本确立了以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这也正是近代中国法律变革运动的历史价值之所在。因此,思考中国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必然要对这段艰难变革的历史进行总结和研究,并从中得到启示。一、中国法律近代化中法文化的冲突和法律移植法文化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中西法律制度的艰难契合上。从戊…  相似文献   

10.
美国慈善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学理论》2010,(17):106-107
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同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慈善思想主要来源于欧洲,除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思想外,《圣经》中的慈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而且中世纪基督教的慈善行为更给西方后世的慈善活动树立了典范。第一批移民就是抱着一种崇高的宗教信念来到北美大陆的,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欧洲的慈善思想。而且后世从事慈善事业的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严格遵循《圣经》的原则,乐于捐赠。  相似文献   

11.
《尚书·洪范》阐发了一种天授大法、天授君权的神权行政思想,这对形成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理论,以及以皇权和神权为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理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行政准则、行政方式和决策方式等方面,《洪范》也作出一系列阐述,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沈寨 《学理论》2009,(4):80-82
法律继承是法律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即存在着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又存在着对西方法律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怎样在吸收和借鉴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法律文化的同时,又注重发扬本民族的法律文化精华,是我国当今法律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对此困境,我们只有全面认识传统法文化和西方法文化的优劣,才能为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找到契机。  相似文献   

13.
法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事程序法的借鉴、移植、改革和完善,涉及到传统文化、法文化、诉讼文化的本土化以及他国文化的异质与同构等众多理论,关键是如何做到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本国法律制度与西方法律制度和谐统一,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归结为对文化之间的协同性及其差异性问题的认识程度,这是我国民事程序法改革与完善尤应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学术界有关基督教经济伦理思想历史作用问题的各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并深入欧洲中世纪经济发展史和基督教伦理思想史内部,具体分析了欧洲中世纪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基督教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流变过程及其社会作用的复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胡叠泉 《学理论》2014,(20):66-67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对少数民族起着民族凝聚和社会约束的作用。基督教传入以后,教徒组成了以共同信仰为纽带的教会团体,信教人数的增多,以教会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取代了血缘、地缘关系,村寨自然领袖地位下降,祭祀单元也得以解体。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大体历经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和现当代时期,其理论研究范式的中心脉络大体是沿着价值的规范主义和经验的科学主义两条逻辑路线进行的,体现出了规范研究(Normative)与实证研究(Emp irical)两种风格迥异、意函悬殊的研究范式。一般认为,古典政治学的创始人最远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历经了古希腊自然政治、中世纪神权政治、近代权利政治的三个发展时期。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传统政治学开始受到科学主义的冲击和挑战,并进入了“行为主义”的发展时期,实证主义倾向的新政治学成了传统政治学衰败的真正征兆。这种衰败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后政治学的兴起才有所复苏。  相似文献   

17.
严复译《法意》,彰显了其以“治”为中心的政治问题意识。通过对《法意》的政治的翻译,展示了从治道到治制再到治术的关于“治”的思想脉络;通过宪政社会的社会形态、制度法理及其历史成因与西方社会作为对比,来说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及其根源,并且为中国走出中世纪规划出一条自以为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郭榛树 《理论探讨》2005,21(5):26-28
在法学的视域中,"以人为本"是与物本、神权和官本相对立的一种理念.要在法律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必须以人的权利为价值目标,以人的法律社会化为基础,以法律人才的培养为关键."以人为本"的法律发展观必须坚持三大发展原则,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华法系的解体与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法系的解体与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华法系的解体 ,是旧的法律体系被冲破的过程 ,是外受帝国主义侵略 ,内受民主革命冲击的结果 ;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形成 ,是在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先进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国现代法律制度的形成 ,具体来讲 ,是以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法律为蓝本 ,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结果。《大清新刑律草案》和《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是以大陆法系为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的新型法律体系 ,其颁布和实施 ,标志着现代法律制度在中国初步形成。虽然法制派在立法斗争中失败了 ,但其对封建法律体系的冲击和对中国现代法律制度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非法基督教组织发展迅速,活动猖獗,政府管控面临较大考验。通过对河南部分地区家庭教会非法宗教活动的个案研究,综合分析非法基督教组织的现状特征:组织发展迅速、影响扩大快,潜在社会危险问题与社会力量局限现状并存,具有一定社会正能量,现存问题影响组织发展和稳定,发展后劲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