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 建立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绿原酸、芦丁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以鉴别药材。采用紫外波长转换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材中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ODS-A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125∶105∶770);阿魏酸的检测波长为322 nm(0~25 min),芦丁与异槲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55 nm(25~70 min);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分别在1.452 2~14.521 7 μg/mL(r=0.998 9)、27.366 7~273.666 8 μg/mL(r=0.997 2)、1.649 9~16.499 0 μg/m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99.70%、100.03%;RSD分别为0.9%、0.8%、1.2%。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马钱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马钱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马钱苷质量浓度在5~8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2%,RSD为2.46%(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可用于山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建立天麻醒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天麻、远志、熟地黄、地龙、石菖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君药天麻中天麻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天麻素在0.107~1.070 μg(r=0.999 2)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8%,RSD=2.8%(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天麻醒脑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粉萆薢和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Gemini C18(250 mm×4.6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0.8 ml/min;柱温:30 ℃。结果 薯蓣皂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8~156.0 μ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9%、97.82%。结论 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萆薢类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香茯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香茯颗粒中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茯颗粒石榴皮中没食子酸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溶液(4∶9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没食子酸浓度在5.349~213.96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0.80%)。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科安乳膏中6-姜辣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DK〗∶3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6-姜辣素浓度在1.02~2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3%,RSD为1.08%(n=6)。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科安乳膏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梅花中绿原酸含量,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 ℃。结果 绿原酸在0.040 7~0.814 0 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60%,RSD=1.68%。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简单,可作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鉴别处方中延胡索、白芍、陈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十三味和中丸中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分别检出延胡索乙素、芍药苷、橙皮苷,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在44.52~222.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1%,RSD=1.31%(n=6)。结论 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十三味和中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马兰药材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色谱柱:Kromasil-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结果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浓度分别在0.253~2.530 μg/ml (r=0.999 6)、0.249~2.490 μg/ml(r=0.999 3)、0.257~2.570 μg/ml(r=0.999 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27%(RSD=1.28%)、99.78%(RSD=1.05%)、99.92%(RSD=0.8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适合马兰药材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建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40∶2)系统,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25 ℃。结果 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432~0.43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15%;RSD=1.87%(n=6)。结论 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培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颗粒中人参、黄芪、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培元颗粒中人参皂苷Rb1与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100 ℃,雾化温度为30 ℃。结果 薄层色谱法能检出人参、黄芪、淫羊藿,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分别在2.46~20.5 μg/mL、1.54~7.69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4%、97.58%,RSD分别为1.15%、1.34%。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以番泻叶、当归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6%,RSD=2.23%(n=6)。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复方白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白芍﹑泽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浓度在33.35~333.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35%,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白芍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温度和时间对炮姜中姜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5份不同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的炮姜样品中姜酮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结果 姜酮进样量在0.073 2~0.366 0 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2%(RSD=2.35%)。炮姜中姜酮含量随着炮制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明显,以炮制温度为200 ℃、炮制时间为6 min时样品中姜酮含量最高。结论 炮制过程中姜酮含量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所建立的超高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建立绿萼梅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绿萼梅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 μL,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9个色谱峰构成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采用U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特点,可为绿萼梅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色素(curcuminoids, Cur)中姜黄素(curcumin, Cur Ⅰ)、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 Cur Ⅱ)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 Cur Ⅲ)3种单体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以氯仿 甲醇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的柱层析法分离Cur中的3种单体,并采用重结晶法对其进行纯化,通过薄层色谱、熔点测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3种姜黄素单体的进行检测并计算纯度。结果 可获得3种高纯度的姜黄素单体,HPLC测定结果分别为Cur Ⅰ纯度99.47%、Cur Ⅱ纯度99.64%、Cur Ⅲ纯度98.64%。结论 硅胶柱层析法合理、科学,效率高,可为姜黄素单体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