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代表作《医学心悟》中对行痹、痛痹、着痹的治法别开法门,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散寒祛湿,参以补血之剂;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参以补火之剂;治疗着痹以燥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参以补脾之剂。此外,其还创制蠲痹汤、松枝酒、虎骨胶丸等诸多治痹方剂。  相似文献   

2.
韩明向教授所提出的“气虚-阴亏-血瘀”模式是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应用膏方干预这3种老年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膏方处方中分别选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方剂,并结合长期的研究成果,加用针对3种疾病的方剂,如四高颗粒、骨疏灵、智脑胶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玉屏风散儿科证治举隅朱宁生(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关键词:玉屏风散;儿科疾病中图法分类号:R272玉屏风散方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药组成,为益气固表止汗之剂。临床主要用于表虚自汗,表卫不固易感风邪之证。据笔者临床实践,玉...  相似文献   

4.
痒证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伴发于多种疾病中。可分成虚实两大类型。实证多系风、热、湿、毒、虫所致,多与肺、心、脾三脏有关;虚证则因饮食劳倦,七情内伤引起的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所致,多与肝肾二脏有关。实痒治宜祛邪为先,可予疏表祛风,清解通利之品;虚痒治宜扶正为主,可用调补气血之品。虚实兼挟者则应标本兼治。兹以虚实为纲,分述证治如下:  相似文献   

5.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云:“ ……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文承上段在表之温邪挟风,治用辛凉轻剂加薄荷、牛蒡之属,以透风于热外。否则,风温阳邪化燥伤津,就将出现本段所述之变化。但其中“水主”作何解释?各  相似文献   

6.
《温病条辨》(下称《条辨》)不但系统地论述了温病的证治,而且在方剂的化裁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全书载方205首。现就其中某些方剂的化裁作如下研讨。 一、银翘散 《条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加减,创制了辛凉平剂银翘散,用于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之候。全方清热而不凉遏表邪,透表而不强行发汗,有轻以去实之能,无助热伤津之弊。此方的化裁有如下情况: 1.在卫营同病或太阴温病内传营血时,将银翘散或除去其中辛散发表之品与清营凉血之品配用,一是治疗太阴温病,二是借其轻清透邪之力,协助清营凉血之品以解营血邪热。如:(1)银翘散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治瘀血之方,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表剂”作为中医学现代规范名词,其从名称到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春秋至秦汉出现“解表”的概念与初步的运用。晋唐时期,“解表剂”的内涵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宋金元时期,出现“辛凉”与“辛温”两类“解表剂”,扩展了内涵。明清时期,首次出现“解表剂”一词,其内涵与现代“解表剂”相同,类似名称还有“解表方”“发表方”等。明清时期的医家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之剂、辛平解表之剂、辛凉解表攻里之剂等,丰富和发展了“解表剂”的名称与内涵。现代中医界将具有解表功效类的方剂名称统一确立为“解表剂”。  相似文献   

9.
方肇权治郁特色体现在“五脏郁”和“六郁”两个方面。其继承和发展孙一奎的治郁思想,认为郁证病因在于七情所伤,拂逆五脏本性,致使五脏郁滞,久而虚惫;在朱丹溪内因致郁基础上,指出外感六淫亦可致郁,认为六郁中气、血、痰郁均可分为寒、热两证,而湿郁、火郁亦与外感六淫关系密切。方肇权治疗郁证用药多为自创的拟类诸方或在经典名方上加减的改正诸方,药简力专,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0.
干祖望认为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机为肺气虚寒、风邪袭窍,取辛甘之药升举清阳,温肺祛风,使阳和得转,阴凝自散;并采用“脱敏汤”“截敏乌梅汤”等自拟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升降散为治温十五方主方,载于清代杨栗山之《伤寒温疫条辨》。该方药味虽然只有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却含义精深。其主要功效为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尚有宣郁散火、清热解毒、化痰散瘀、透疹止痒之功,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仝小林认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糖尿病“损”的范畴,由络瘀引起,病机以风痰阻络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治疗上应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兼滋补肝肾。处方善用川芎、全蝎、蝉蜕祛风化痰通络,桂枝、鸡血藤、夜交藤活血、补血、温经通络。  相似文献   

13.
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是一篇战国时期的政论长文,简文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治国安邦展开,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才的观念,这些观念大多符合孔孟儒家的价值观,但不少内容也体现了兼收并蓄、多家融合的特点。对《治政之道志邦之道》中蕴含的人才观进行介绍及评价,并挖掘其对当今人才理论、领导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外感温病篇》论述风温病机是以肺胃为中心,辨治重在肺胃邪热,用药强调轻透养阴。  相似文献   

15.
风痱治验1例     
风痱治验1例钟碧红(广东省龙川县中医院517300)关键词:风痱;脊髓侧索硬化;阴阳双补刘某,男,57岁,教师。1976年因参加改河劳动后感腰脊无力,手足不听使唤,以为劳动受累,初不介意。然日久渐重,方才就诊服药,却被误作风湿治疗。服药20余剂,不但...  相似文献   

16.
民者,万世之本。在这个火热的7月,我省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上下进一步增强为民意识,恪守为民宗旨,并以此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扫除“四风”,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再聚湖北发展正能量。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吹遍荆楚大地。  相似文献   

17.
“轻可去实”理论渊源久远,有较高临床价值,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其理论内涵丰富,体现典型的中医思维特点。探讨“轻可去实”法之“轻”与“实”的本质内涵,阐述临床中运用“轻”与“实”理论调理中焦脾胃治疗脾胃病证的内涵,对脾胃病证的辨证、选方用药和剂量把握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家叶天士继承前人对肝风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创立了“阳化内风”学说。其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滋阴、化痰、息风,肝肾同治的同时,还注重因时制宜,随时施治。叶天士“阳化内风”理论对丰富中医中风理论,指导中风临床辨治均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现阶段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解决“四风”问题成为主要任务。统一战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在扩大共识,发扬民生,加强联系,照顾利益方面体现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认为,痰饮证治疗应详细辨析痰饮深浅层次、部位、脉象、留伏;强调痰饮证应早期治疗,以免病势发展;认为治痰饮重在温阳行气;主张痰饮常以温药化气,但同时可选取攻下、消导、通利、摄纳等方法,随证治之;系统归纳吐法和治痰饮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