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腧穴敏化状态说”是在临床研究、文献挖掘、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腧穴本质的学术观点。该学说认为,腧穴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腧穴敏化”新概念是揭示腧穴效应特异性的突破口,其成果将开辟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领域。依据近5年新的研究成果从循证评价、基础研究与理论构建3个方面再次论述腧穴敏化状态,以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古老中国的社会机体,一直呈现着一种“超稳定状态”,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重建、自我发展的神奇机能。我们把这一种神奇机能称之为“社会安全机制”。所谓社会安全机制,是社会机体与生俱来的历史地发展着的一种生存机制,是社会机体调节内部关系、保持平衡稳...  相似文献   

3.
穴位磁疗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用磁场代替针灸,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痛点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天然磁石治病古代早有记载,但传统中医仅将其作为药物内服或外敷,直到近代,人们才利用磁石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磁学特性,将磁场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防治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中医特色的新磁性针具从物理磁场疗法中脱颖而出,有关穴位磁疗的报道也很多,其适应症已多达数十种.笔者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近年实验及临床研究成果认为,穴位磁疗作用有赖于针刺及贴敷、磁生物物理特性、腧穴功能特异性等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从“协同效应”的原始定义出发,系统回顾针灸学中的“协同效应”,分析和提出穴位“协同效应”的产生必须满足的3个条件,即单个穴位具有确切的同一靶向效应、单个穴位处于“最佳效应”以及两个穴位作用于靶向目标的途径各异。穴位间“协同效应”的研究将推进单个穴位“最佳效应”和穴位作用途径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不同作用途径穴位的配伍使用,进而发现针灸刺激量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人体特殊部位腧穴仿真针刺实训平台是按照标准的人体比例,以类似人体肌肉的硅胶为基质材料,制作而成的人体特殊部位模型,它依照人体穴位的安全深度设置警戒区和危险区。本实训平台可使学生熟练掌握人体特定穴位的定位、针刺角度及安全深度等,从而提高医学生动手能力和针刺操作技能,为其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记载“头项寻列缺”,指出列缺与头项部疾病密切相关。古代文献从经脉循行、脏腑别通理论、气机升降及列缺主治角度阐明列缺与头项部疾病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列缺治疗颈椎病、头痛、落枕具有特异性。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列缺的解剖结构使得针刺该穴能加快血流速度,释放神经递质以镇痛,同时构成的“肌筋膜通路”有利于放松肌肉。此外,针刺列缺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穴位温度具有特异性。列缺治疗颈椎病的中枢机制可能是针刺给予大脑皮质刺激反应,激活小脑和枕叶多个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7.
体外实验方法是揭示药物作用实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中药来说,由于其理化因素的复杂性及特异性,体外实验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IwamaH等[1]在对汉方的研究体系进行探讨的过程中,用动物血清进行汉方制剂的药理实验,提出了“血清药理学方法”。它是指将中药或复方经口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此含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方法。这一方法实现了体外与体内实验的结合,其实验结果与体内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它不仅反映药物中可吸收部位的直接作用,且能反映药物成分在机体作用下形成的代谢产物和药物诱生的机体内源性物质的间接效应。该方法是目前中药药理研究中热点,研究层面可借用现代医学手段,从器官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基因、基因产物、受体和酶活性等水平揭示药理作用机制,使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医学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结合点,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该方法诞生时间短,在我国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困扰着实验设计和研究,故笔者就有关几个问题思考如下,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旅游产业是在新时代下对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一种创新发展,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黔东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文化旅游的“宝藏”,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成为当前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论坛》2010,(2):57-58
云南省富宁县通过建立“三个机制”,实现“三个转变”,培养“三种人才”的措施,强化了党员干部培训质量,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 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培训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组织领导到位。二是建立保障机制,经费落实到位。三是建立培训机制,学习培训到位。  相似文献   

11.
李荣婷 《人事天地》2011,(10):64-64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一旦患上口腔溃疡,别说无法享受美食,有时连吞口水都要忍着疼痛。复发性口腔溃疡特别“青睐”我们的口腔,稍一上火或饮食不当,就会如影随行。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陈燕介绍,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很多,如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卫生差、肠胃功能紊乱、精神压力过大、工作太过劳累、遗传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GIOP可归属于中医学“骨痿”“骨枯”“骨蚀”范畴。糖皮质激素为辛温燥烈之品,长时间应用会食气伤阴,致使机体“阴火”内生,“阴火”向外燔灼筋骨,向内加重对脏腑精气的虚损,虚则致瘀,瘀可生痰,虚瘀日久可为内毒,阴火与虚、瘀、痰、毒相互交织发为骨痿。  相似文献   

13.
“职工代表恳谈会”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当前,山钢集团逐步完善了“职工代表恳谈会”的运作机制,并促使这一形式逐步成熟。实践证明,“职工代表恳谈会”对于我国的和谐企业构建具有很好的促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就公共管理的“约束条件”、“治理机制”抑或“行动策略”等而言,皆存在明显的刻意或无意的模糊性;影响到政府治理实践的各个环节(譬如决纂、执行与评估)与维度(譬如环境、制度、组织、机制与主体)。所谓“模糊性治理”(Ambiguous Governing)是指当政府面对困境性的(譬如政策方案不成熟)、可争议性的政策议题,或者为应对价值或伦理上的两难情形,在治理机制、政策工具或行动策略上表现出来的具有“诠释灵活性”、“模棱两可”、“态度暧昧”、“不连贯性”或“不一致性”等特性的公共管理模式。在政府治理实践中,“模糊性治理”是一种惯常的现象;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和考察公共管理的大理论。在法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领域,学界曾就“模糊性及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进行过较多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其理论系谱,以建构符合本土实践且同国际学界接轨的模糊性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热敏灸和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统计肿瘤伴失眠患者高频热敏化腧穴分布。方法 将70例肿瘤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方案,该组于药物治疗展开前进行1次热敏化腧穴探查,并对热敏化腧穴予以记录;试验组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并记录其热敏化腧穴后,依据探查结果选取灸感较好的两个穴位进行为期2周、每日1次的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治疗后以及随访时基于两组患者PSQI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PSQI评分以及治疗前与随访时PSQI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于PSQ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基于PSQ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热敏化腧穴共计347个,其中高发热敏穴区敏感的腧穴有261个。其中位于前五的高频热敏腧穴分布区域包括内关穴(旁)、阴陵泉穴(旁)、手三里穴(旁)、曲池穴(旁)、阳陵泉穴(旁)。结论 热敏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同时也可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状;在停止治疗后,热敏灸能维持较长期的疗效;肿瘤伴失眠患者的热敏腧穴为内关穴(旁)、阴陵泉穴(旁)、手三里穴(旁)、曲池穴(旁)、阳陵泉穴(旁)。  相似文献   

16.
网络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实现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公共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自我维护、自我管理。从传统的网络监管到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网络治理,可以有多种思路,从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角度看,可以考虑建立三种机制实现网络治理,即“政府-网民”应答互动机制、“政府-民间”第三方参与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评估-纠错-问责”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刑法学派的形成是中国大陆刑法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大陆刑法学派形成的学术意义正在于中国大陆刑法学的“可持续发展”本身,而其实践价值则在于促建和谐社会。在中国大陆刑法学派形成过程中,“喜新厌旧”和“自娱、自乐、自封”这两种学术心态须予以诊治。中国大陆刑法学派须确立一套机制才能最终得以形成,而此机制即“一个照应、一个关键、一个杠杆和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社会治安治理有三方面的变革:一是从“单兵作战”到“综合治理”的变革,二是从“集中化”到“扁平化”的变革,三是从“集中治理”到“自主治理”的变革。社会治安虽然是一种公共物品,但基层社区(村)可以通过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治安治理机制.与基层政府、公安派出所实现良好的合作,从而达到改善社会治安状况、走出“公地悲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腧穴热敏的客观显示与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测定患者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根据每个腧穴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分为热敏组和非热敏组,比较其温度觉阈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热敏态肩井穴给予42 ℃热刺激进行温控激发,观察热敏灸感的差异。结果 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热敏组热觉阈值、热痛阈值和热耐痛阈值分别明显高于同一穴位非热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敏态肩井穴激发温度为40 ℃时比较,42 ℃时灸感强度更强,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与非热敏态腧穴具有不同温度觉阈值特征,热敏态腧穴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不同的激发温度,热敏灸感出现的灸感强度、潜伏期、效应期时间不同,42 ℃为临床较佳激发温度。  相似文献   

20.
蠕形螨皮肤病是犬类一种难治的固疾,本文阐述的是用一种新药“害获灭”,对此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尝试,经过实验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