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AMPK及p-AMPK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较浅,神经锥体细胞数减少,海马组织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的尼氏染色加深,锥体细胞数量增加,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AMPK和p-AM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损伤后,AMPK过度激活,出现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加减薯蓣丸可抑制海马区AMPK的激活,减轻海马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减薯蓣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oyeloid cells 2,TREM2)、Iba1蛋白表达水平及对Iba1+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双侧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建立AD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并设正常组进行对照,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大鼠每日给予加减薯蓣丸10 g/kg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TREM2和Iba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标记Iba1+细胞数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RE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TRE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b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海马区Iba1+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可能通过影响海马区TREM2及Iba1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加Iba1+细胞数量,发挥对A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动态观察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从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D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耳针组、西药组,每组10只。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30、60天时,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60天时,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 模型复制后第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及海马CA1区锥体存活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治疗30、60 d后,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及西药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耳针组、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针可以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耳针可改善变性的海马CA1神经细胞,促进其修复与再生,从而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临床耳针治疗VD有效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芦荟大黄素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双侧颅内海马注射Aβ25-35的方式联合进行AD大鼠模型的复制。芦荟大黄素组大鼠按10 mL/kg给予芦荟大黄素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纯水,共28 d。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出现明显损伤,而芦荟大黄素可显著改善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AD大鼠海马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Beclin-1和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芦荟大黄素可以显著减少AD大鼠海马p-PI3K、p-AKT、p-mTOR、P6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Beclin-1和LC3Ⅱ/Ⅰ蛋白表达水平(P<0.05);AD大鼠海马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Beclin-1和LC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芦荟大黄素可以显著减少大鼠海马PI3K、AKT、mTOR、P62 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Beclin-1和LC3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芦荟大黄素能够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胼胝体髓鞘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艾灸治疗VD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其他任何处理;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悬灸20 min,每日1次;西药组用氯马斯汀(H1受体拮抗剂)溶液灌胃,每日2次。以上4组干预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干预前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胼胝体区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胼胝体区MAG、MBP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MAG、MBP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MAG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MBP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胼胝体区MAG、MBP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MAG、MBP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MAG表达水平增加(P<0.05),MB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VD大鼠髓鞘相关蛋白MAG、MBP的合成,促使髓鞘再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及黄蒲通窍胶囊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复制VaD大鼠模型。连续灌胃45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表明,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和目标象限距离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坏死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 黄蒲通窍胶囊具有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代表方脑络欣通对气虚血瘀型中脑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脑络欣通组和通心络组,每组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各组再分成1、3、7 d组,每时间节点组6只。气虚血瘀证采用饥饿、疲劳、缺氧及高脂饮食等多因素模拟,线栓法制作MCAO/R模型参照改良后的LONGA法。脑络欣通配制成浓度为0.26 g/mL的溶液,通心络配制成浓度为0.02 g/mL的溶液。按每日10 mL/kg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按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利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及额顶叶皮质Wnt3a、Wnt5a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和额顶叶皮质Wnt3a、Wnt5a、β-Catenin在1、3、7 d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组、脑络欣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和额顶叶皮质Wnt3a、Wnt5a和β-Catenin在1、3、7 d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通心络组比较,脑络欣通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和额顶叶皮质Wnt3a、Wnt5a和β-Catenin在1、3、7 d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 脑络欣通可能通过上调Wnt3a、Wnt5a以及β-Catenin的表达调节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以及链脲佐菌素诱导复制DE模型大鼠。选取成功建立的DE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桃红四物汤低剂量(4.5 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倍)、中剂量(9 g/kg)、高剂量(18 g/kg)组,二甲双胍组(0.2 g/kg),多奈哌齐组(1 mg/kg),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5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与体质量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 LP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分泌酶(β-secretase,BACE1)、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mRNA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血糖水平(P<0.05),显著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能显著降低DE模型大鼠体内TG、TC、LDL-C水平(P<0.05),升高体内HDL-C水平(P<0.05),能显著减少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的损伤,降低脑组织内LPO含量、NOS活性(P<0.05),能显著抑制DE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APP、BACE1、Aβ1-40、Aβ1-42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够降低DE模型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通过抑制APP和BACE1的表达,减少Aβ的积聚,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改善DE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MRS)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量表的方法,评价加减薯蓣丸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及老年病科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肾精亏虚证患者各20例,另选认知功能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老年期痴呆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加减薯蓣丸治疗。对老年期痴呆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痴呆证候分型量表(syndromes differentiation scale for dementia,SDSD)评估及1H MRS检查。结果 加减薯蓣丸显著升高VD及AD患者降低的MMSE评分(P<0.05),降低其升高的SDSD评分(P<0.05),但对ADL评分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1H MRS检查表明,加减薯蓣丸显著升高VD和AD患者双侧额叶下降的N 乙酰天门冬氨酸(N aspart acetyl,NAA)/肌酸(creatine,Cr)水平(P<0.05),而降低双侧额叶升高的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Cr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减薯蓣丸对VD患者和AD患者MMSE、SDSD、ADL评分和双侧额叶NAA/Cr、Cho/Cr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改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促进损伤的神经细胞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黄地安消胶囊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dysfunction,DCD)动物模型神经保护及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地安消胶囊治疗DCD、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STZ联合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复制DCD动物模型,期间予以高剂量(12 g/kg),中剂量(6 g/kg)及低剂量(3 g/kg)的黄地安消胶囊干预28 d,同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二甲双胍和多奈哌齐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大鼠尾静脉取血检测大鼠模型复制前及给药前后空腹血糖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Aβ清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ax、Bcl-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法检测Bax、Bcl-2的mRN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重,Aβ沉积较多,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地安消胶囊中剂量组具有最好的疗效,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轻,Aβ沉积较少,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地安消胶囊对D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降低血糖,改善DC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清除Aβ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不同时间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桃红四物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构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桃红四物汤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24 h、7 d、14 d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与模型组相比,桃红四物汤组在术后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尼莫地平组术后12 h、24 h、7 d和14 d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术后12 h海马区BND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海马区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各时点NT-3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术后7 d和14 d,桃红四物汤组、尼莫地平组BDN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术后24 h和7 d,尼莫地平组NGF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桃红四物汤组NGF和NT-3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一定时间后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水平增高,有利于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桃红四物汤通过促进BDNF的表达而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桃核承气汤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肾脏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及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CRF的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桃核承气汤组。模型组、尿毒清组与桃核承气汤组行5/6肾切除手术,假手术组仅行双肾被膜剥离术,空白组不进行手术,术后4周予不同的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给予蒸馏水灌胃,尿毒清组予尿毒清灌胃,桃核承气汤组予桃核承气汤灌胃;治疗后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功能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桃核承气汤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尿毒清组比较,桃核承气汤组大鼠SCr、BUN、血β2-MG、尿β2-MG、尿RBP及24 h尿蛋白含量,肾组织TGF-β1、Smad2、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mad4和Smad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桃核承气汤可以明显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降低血清SCr、BUN、β2-MG及24 h尿蛋白、尿β2-MG、RBP的含量;桃核承气汤可以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Smad2、Smad3蛋白和促进Smad4、Smad7蛋白的表达来实现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四物汤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物汤高剂量(6 g/kg)、低剂量(3 g/kg)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法复制大鼠VD模型,术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4 d。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VD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5- 羟色胺(5- hydroxy tryptamine,5- HT)、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在目标象限距离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海马AChE、ET- 1含量显著降低(P<0.05),5- HT、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四物汤高、低剂量组比较,仅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缺失减轻,神经纤维排列整齐,仅少数细胞核固缩。结论 四物汤对VD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神经递质,调节海马ET- 1、VEGF含量,改善血流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R大鼠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鉴定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缺血面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CA2、CA3、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巢蛋白(Nestin)和神经丝蛋白-H(hypophosphorylated neurofilament-H,NF-H)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组Nestin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DG区,NF-H阳性表达主要发生在CA3区。脑络欣通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在DG、CA1、CA2、CA3区均十分明显,以DG区尤为突出,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CA3、DG、CA2、CA1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海马各区的Nestin、NF-H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络欣通具有促进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血管软化丸通过miRNA-467b靶向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调控巨噬细胞,减少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等炎症因子分泌和巨噬细胞脂质蓄积,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初步机制。方法 将RAW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miR-467b mimic组、中药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中药低剂量含药血清组;经干预后,采用RT-PCR检测巨噬细胞中pri-miR-467b和LPL mRNA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连续4周高脂饲料(含脂肪21%、胆固醇0.15%)饲养ApoE-/-小鼠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中药高、低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血管软化丸86.4、21.6 g/kg,连续给药12周;对照组、模型组每日灌胃0.9%生理盐水86.4 g/kg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LPL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主动脉pri-miR-467b和LPL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MCP-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pri-miR-467b mRNA表达水平和巨噬细胞内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巨噬细胞内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管软化丸能够无剂量依赖性地升高巨噬细胞pri-miR-467b mRNA表达水平和巨噬细胞内FC水平(P<0.05),降低巨噬细胞中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C、CE水平(P<0.05)。血管软化丸能够升高主动脉pri-miR-467b mRNA表达水平(P<0.05),降低主动脉中LP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IL-6、IL-1β、TNF-α、 MCP-1水平(P<0.05)。结论 血管软化丸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467b靶向LPL调控巨噬细胞,减少IL-6、IL-1β、TNF-α、MCP-1等炎症因子分泌和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海马参与电针胃俞募配穴调节胃扩张模型大鼠胃运动的中枢机制.方法 将40只7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中脘+胃俞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采用胃内球囊扩张法复制胃扩张模型.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余各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采用压力换能器检测大鼠胃内压,用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测定大鼠体表胃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c-fos的表达水平,采用微阵列电极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放电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脘组、胃俞组及中脘+胃俞组大鼠胃内压、胃电振幅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CA1区c-fos表达水平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但非经非穴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中脘组、胃俞组比较,中脘+胃俞组大鼠胃内压、胃电振值均显著上升(P<0.05),海马CA1区c-fos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参与电针胃俞募配穴对胃运动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改良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大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NIMA相关激酶7(NIMA-related kinase 7,NEK7)、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 (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 Caspase-1)、消皮素D (gasdermin D,GSDMD)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目标象限时间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区虽有部分核染色凋亡神经元,但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超微结构不同,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神经元整体形态规则,神经元间隙均匀致密,神经元结构层次分明、结构相似,核固缩、碎裂及坏死神经元极少。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海马区NEK7、NLRP3、ASC、Caspase-1、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痴呆健脑方通过抑制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水平,降低神经元凋亡后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达到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记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