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对法人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必要和公正?等有关法人犯罪问题是国内外法学家长期争论的热题.综观近几年我国刑法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讨和争鸣,其内容已涉及到:对以自然人犯罪为中心的刑法学包括犯罪论、刑罚论等传统理论的突破;对现实存在法人犯罪的分析和认定;对现行法人犯罪刑事立法、司法效果的评价;对我国刑法典应否就法人犯罪问题作相应规定等诸多重大刑法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和演变与法学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英国1843年的麦克·纳顿条例是专门就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法律规定,它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美国最近20多年处理违法精神病人的法律改革对现代诸国的司法精神病学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英美两个国家这一方面的司法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对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英美两国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判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恬 《证据科学》2008,16(1):99-110
司法精神病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和演变与法学的主旋律始终保持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是司法精神病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英国1843年的麦克·纳顿条例是专门就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法律规定,它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美国最近20多年处理违法精神病人的法律改革对现代诸国的司法精神病学完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研究英美两个国家这一方面的司法精神病学的历史和现状对推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脑死亡是由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死亡判定标准,该标准在立法中的确立给传统的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都带来了挑战,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发了很多争论.站在刑法学的立场上,我国有必要对脑死亡问题进行专门立法,但在脑死亡标准的采用上应坚持以更为严谨和慎重的全脑死亡标准为法定标准,且应在刑事责任领域统一单采脑死亡标准为唯一的死亡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脑死亡是由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死亡判定标准,该标准在立法中的确立给传统的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都带来了挑战,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发了很多争论。站在刑法学的立场上,我国有必要对脑死亡问题进行专门立法,但在脑死亡标准的采用上应坚持以更为严谨和慎重的全脑死亡标准为法定标准,且应在刑事责任领域统一单采脑死亡标准为唯一的死亡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借鉴德日犯罪论体系对我国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进行改造或者直接移植用以替代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实际上否定了刑事责任的独立性,从而推翻了现行的"罪—责—刑"中国刑法学体系。坚持刑事责任的独立性有利于刑事归责体系的构建和充分发挥刑事归责的功能,能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从而证成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合理性。提升刑事责任的地位,应在刑法典中单独规定"刑事责任",以彻底地明晰犯罪构成与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并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展示刑事归责的动态过程,现实地体现刑事责任的"调节器"功能和立法与司法的互动,从而真正造就出"定罪—归责—量刑"的思维链条和实务范式。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刑事责任能力是法律精神病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日益受到法律精神病学家、刑法学家和司法官员的关注。广泛深入研究刑事责任能力,不但可以丰富法律精神病学理论,而且还可以直接为司法实践服务,为公正执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和起源虽然在古今中外的法律中,不乏关于精神病人、智能缺陷、未成年人、老年人和生理缺陷(聋、盲、哑)者违法行为的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但是,关于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表述却是众说纷坛,分歧极多。我国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刑法学》中写到:…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国,在开展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工作中,涉及得最多的是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问题。可是国內法学界对这个重要问题恰恰研究得较少。要为此而责备法学家是不公平的,因为这项任务的完成不可能由一家承担。现实情况赋予了司法精神病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深入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已迫在眉睫。司法精神病学的研究不可能脱离精神病学和法学,本文围绕这两方面的知识,对如  相似文献   

9.
社会危害性理论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与刑事违法性的冲突是客观的,也是其受到广泛诟病的根源之一.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之间的冲突,有着深刻的价值观上的根源和立法、司法中的具体表现.伴随着社会危害性体系性地位的转变,应当在立法上坚持社会危害性,在司法上坚持刑事违法性,同时发挥社会危害性的出罪功能.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功能转变为出罪式:作为实质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和阶段,它的有无决定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它的大小,决定是违法还是犯罪.  相似文献   

10.
<正> 刑事责任是刑法的根本问题。纵观古今,无论是古罗马法“无责任即无刑罚”的原则,还是近现代的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都在刑法史上占据重要的席位。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刑事立法司法中,刑事责任问题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就有十八个条文,二十八处直接提到或涉及刑事责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刑事责任理论,是我国刑事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 刑法是国家在处理它与个人之间的冲突关系时制定的保护性法律规范。它通过确认  相似文献   

11.
牛忠志 《政法论丛》2011,(5):129-F0003
《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一书,是张爱艳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作者在依托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证据学的理论,借鉴相关国家的立法例,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判定的实体性及程序性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董玉庭 《北方法学》2009,3(1):43-52
在大陆法系的三阶段犯罪论体系中,期待可能性被认为属于责任论领域的问题,没有期待可能性就没有刑事责任。对期待可能性的法理学分析必须超越刑法学的问题域。期待可能性问题与各种责任本质理论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期待可能性是义务性规范的立法要求,在刑事司法的定罪过程中,不允许司法者直接考量期待可能性问题,坚持形式合理优先。  相似文献   

13.
减免刑事责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它对于合理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正确适用刑罚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上说,减免刑事责任还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没有充分发挥减免刑事责任制度的作用。因此,探寻减免刑事责任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减免刑事责任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何秉松教授主编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一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出版),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上对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阐明了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归责方式与原则,并对我国刑法上规定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解释,从基本观点到具体论述均有所突破和创新,是刑法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一部理论著作。本书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人格化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法医精神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精神障碍、精神健康与法律相关问题的医学分支学科。广义上法医精神病学研究的内容涉及与法律相关的精神障碍和各种精神健康问题,泛称精神病学与法律或法律精神病学;狭义的法医精神病学主要指依法对疑似精神障碍的违法者或诉讼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和法律能力的鉴定,又称司法精神病学[1]。近年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四章着重对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做出明确规定,同时  相似文献   

16.
刑法与宪法的关系问题是近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刑法领域基本权利的相互冲突是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刑法领域是否存在基本权利的冲突在宪法学上存在争议,但肯定基本权利冲突的存在更有利于基本权利的保障。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领域,都应当对基本权利冲突问题进行衡量,这样才能保证基本权利的“效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尉琳 《法学杂志》2016,(6):81-91
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论未能提供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判断标准,司法解释和判例也无实质上的实践判断依据.我国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实质上基于刑事政策的影响,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正是刑事政策价值取向的司法表现;从“利益”在单位犯罪中的地位、国外法人犯罪的理念和立法流变以及我国立法、司法实践来看,“独立的利益”都应成为当下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实践标准;与自然人主体一体化是解决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8.
刑事责任理论,是现代刑法理论之基础,是刑法理论中任何刑法学家都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有18个条文、28处直接提到或涉及刑事责任概念,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以至于法制宣传也都离不开刑事责任问题,刑事责任成了刑法理论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界一直未对此进行系统和深入地探讨。因此,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刑事责任理论,就成为刑法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赵秉志  肖中华 《法学家》2000,(1):122-124
中国区际刑法的比较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刑法学界近年来较为关注的、刑法学研究中的一个崭新领域,其重要而深长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不少刑法学者对台、港、澳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有关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有所涉猎。这些科研成果,对于开展中国区际刑法的比较研究,评析各地刑法制度、刑事立法内容的利弊得失,对于各地之间的刑事...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诉讼法学研究与刑事司法改革实践、立法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不久前在南京举行的诉讼法学研究会2002年年会上,关于证据制度及证据立法、诉讼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成为重点话题,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刑事司法改革趋向也成为关注点。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前几年,诉讼法学界曾经就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进行过激烈争论,这一问题的探讨对刑事司法观念进步和司法改革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诉讼法学的研究。近年来,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理论的研究成为探讨和争论的重点。专家们认为,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涉及到证据基本理论问题,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