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法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法学思想。自然法思想作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法治建设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它阐述了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影响,并从我国的传统法制观念入手,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近代自然法观念及现代法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近代自然法是在承袭古代自然法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系统的自然法理论.这一理论十分强调理性、权利本位和权力制约.所有这些对于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培养权利意识和确立公平、正义的法治价值观念,进而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以后一度被人摈弃的西方自然法思想在现代又走向复兴之路。自然法从衰落到复兴不仅说明了自然法经久不衰的存在,还强调了自然法的时代性特征。西方自然法作为一种观念,一种价值观,一方面是以形式规则的永恒存在;另一方面又是以内容选择性来适应每一个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以天理为其评价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融入其中,认为"礼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手段。这种"天理"观是自然法思想的表现。礼是自然法的现实化,而贯穿在这种社会治理思想中的是一种朴素的"民本主义"。虽然这种自然法思想的发展不能和西欧自然法思想的发展相提并论,但确实起到了抑制"人治"恣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自然法思想历经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发展阶段。虽然自然法传统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从17世纪开始,近代自然法思想家相较于古代和中世纪,更为强调自然法是事物自然理性的反映,更加突出人类的自利本性和自然权利论,并自觉运用理性主义方法论建构自然法体系。这些转折都显示出近代自然法与古代、中世纪的自然法具有根本区别,这是我们认清西方自然法思想脉络的基本前提。虽然理论界对格劳秀斯作为近代自然法的转折点还有质疑,但格劳秀斯开始将法律与数学进行类比,对于古典自然法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在格劳秀斯之后却成为自然法理论建构的常态。在中世纪到近代自然法的思想转型过程中,格劳秀斯确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肖洪泳 《政法论坛》2022,(4):179-191
以寻求普遍原则作为实际法审查标准的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中国的法律传统中是否存在着类似的自然法观念,基于中西文明语境的不同,认识可谓错综复杂。西方汉学家对中西文明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或洞察,他们对中国自然法传统的思想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中西文明之间的隔膜,但也同样会存在一定的误解甚至错讹。李约瑟认为中国存在有法学意义上的自然法,主张礼即自然法,但否认中国存在科学意义上的自然法则。郝大维与安乐哲则严格区分逻辑秩序与审美秩序,否认礼是自然法。皮文睿则将儒家法学视为超越自然法的均衡论,而将黄老思想看成一种基础自然主义的表达,从而认为其“道生法”的思想主张是建构于基础自然主义之上的自然法观念。借助西方汉学家考察中国自然法传统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就中西文明所寻求的普遍原则提供一条有效对话的路径,促成人类共同价值的达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孟磊 《时代法学》2015,(3):36-43
中世纪晚期特别是反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是继阿奎那之后自然法思想的又一繁荣阶段,苏亚雷斯的自然法理论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自然法思想成就展开论述:首先,苏亚雷斯自然法思想根本上反映了在理智本性与上帝神圣意志之间的“折衷”;其次,开启了自然状态的初步思考,提出同意契约作为论证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的手段;最后,肯定了人法中有关私有财产、自由等权利规定的合法性,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此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肯认。  相似文献   

8.
人为什么生而平等——论法律人格与自然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自然法的千古遗憾 自然法思想肇始于古希腊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自然法的基本观点是人生而平等。古代的自然法学家提出的根据有:自然、正义、神意、理性、人性等,但都未能证明。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而平等是不证自明的真理。这就回避了根据问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著名法哲学家菲希特认为,人的原始权利是“必要的虚构”。这表明菲希特认识到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自然法学说是一种假设。直到今天,自然法仍然没有拿出根据,因此仍然是一种假设。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了自然法无根据的“根据”,这就是马克思的一段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  相似文献   

9.
纵观战争法发展的历程,尽管导致近代战争法形成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从思想渊源上考察则可以发现,自然法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战争法作为社会文明中的成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种理性选择,那么自然法是其重要的精神动力和法理基础;自然法复兴催生了惩治战争犯罪理论;新自然法学促进了国际人道法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孟磊 《政法学刊》2014,(3):5-10
自然法是西方历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但是讽刺的是,并不存在一个统一连贯并得到广泛认同的自然法定义。在自然法思想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条根本不同的进路,即古代自然法与近代自然法。自然法思想两条不同进路的差异表现在:从自然法的特性方面看是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不同;在自然法的基点上自然理性与自然状态的区隔;自然法的内容区别则体现在自然义务与自然权利。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自然法学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法思想与理性始终紧密相联,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还是中世纪或近代,抑或是自然法复兴时期,法学家们都把理性看成是自然法的精神和原则,甚至把两者直接等同,他们都明确宣称:自然法即是理性的法则,是理性的箴言和命令;自然法由理性所构成,通过理性而被认识。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自然法思想,对于理性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他们的考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理清自然法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使我们明白,对于自然法这样一个自足的体系,依然要受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申宁 《法制与社会》2013,(32):10-11
中国古代有无“自然淡’一直存在争议,只有了解自然法的涵义才能曼清楚对比。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与“自然法”的本质有一定的契合,分析儒家思想的‘肄L”与“自然法”的关系,为中国古代存在“自然法”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奥卡姆主义及其自然法思想对近代法哲学,尤其是近代古典自然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卡姆集中阐发了一套与实在法相分离的、以“自然权利“为中心的理论,它成为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在中世纪的主要渊源。但是,包含在奥卡姆主义自然法思想中的政治伦理观念与其以意志论和唯名论著称的早期哲学观念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14.
约翰·菲尼斯(John·Tinnis)是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讲师,法理学研究员,是继已故美国法理学家富勒之后,驰名西方法学界的一位自然法哲学家。他的代表作《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被认为是“对自然法的权威性再表述”。当今任何对自然法的研究和评论都必须包括对菲尼斯《自然法与自然权利》的讨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一本书在重新论述自然法理论方面具有这样重大的影响,受到如此广泛的批评。纵观该书,菲尼斯的新自然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理想正义观念是一种理想秩序,谨守个体天赋的社会等级规则。支撑此种正义观念的是善的理念,善是世界的终极追求。自然法是对宇宙客观性规律的描述,描述的对象还包括非由神或人确立的人类在长久历史中基于社会共同体生活而形成的行为规则。善的理念以及实现该理念所表现的正义观念,本质上体现了一种自然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振东 《法学家》2006,(3):34-38
本文的主题限定在自然法思想及其在建构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自然法复兴这个老而又新的问题.主要观点是中国古代没有形式自然法,但有实质自然法;当代中国自然法的复兴是自然法发展内在逻辑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必然要求;在对中国当代形式自然法建构的问题上,我们只能采取"建构理性主义"的进路;当代中国自然法复兴,既有积极条件,也有消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西塞罗是西方古代自然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在罗马,西塞罗是把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同罗马法结合在一起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源自柏拉图的关于"正义"的伦理原则和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结合起来,并对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精神进行理论抽象和总结,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宪政思想。本文将对西塞罗的宪政思想作个初步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形成对西塞罗宪政思想比较完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齐延平 《法学论坛》2005,20(1):140-144
西塞罗因为对理性主义自然法的系统阐发而奠定了其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永恒的理性是自然法的本质 ,符合自然理性方为正义 ,自然法决定着人定法 ,构成了西塞罗法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秉持自然理性、关注现实实践、笃信法律与正义、倡导共和政制是西塞罗理性主义自然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拉德布鲁赫终身信守其法律概念并无改变,只不过不同时期其所强调法律价值的着重点不同而已,并无所谓从古典实证分析法学到古典自然法的转向。同样,新自然法不过是对19世纪以来过于强调实证法而忽略法的内在价值的一种矫正,是传统实证分析法学和古典自然法学的一个折衷。历史表明纽伦堡审判受到了自然法复兴的影响,其审判过程可以看做是对新自然法精神的最好注解:自然法不再是一个法律体系中具体的高出实在法的存在。它指的是一种方法,一种判断实在法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动机源自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这部经典著作也是富勒自然法思想的巅峰之作,在书中富勒充分展现了他的新自然法思想及其理论建构,尤其是在全书中富勒围绕法律的内在道德而展开的论述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学界的激烈讨论,使我们对法律本身的理解乃至对整个法学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啻引起了自然法思想的一次重大的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