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美国官方最近接连在经贸问题上出手,制造中美间的摩擦,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且也使中美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先是参议院通过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修正案,要求中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否则将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27.5%的关税;接着,众议院又通过了《中国货币法案》,要求行政部门调查中国政府是否“操控了货币”;继而,商务部宣布对7类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美国府院合演了一出用经贸大棒打压中国的闹剧。  相似文献   

2.
汇率风险袭击中国造船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汇率改革的启动,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2.2%,刚刚获得快速发展机遇的中国造船业,正在遭受汇率风险的深刻影响。10月10日,就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前夕,人民币兑美元外汇牌价升至1:8.0864,创下7月中旬中国汇率改革后的新高。至此,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2%左右。但这个2.2%在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玉伟的眼中,却是中国造船企业大量真金白银的流失。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以出口一艘国际市场价格为6600万美元的17万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例,在国际船价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因汇率风险损失1300万元。”可见,汇率风险已经成为中国船企当前面对的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对中国进行了短暂的几天访问后,美国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决定将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议案推迟到今年9月份表决在美国100位参议员中,“区区”两位参议员有何“神通”让布什政府买账, 逼人民币汇率升值。还受到中国政府高层的接待?这两位参议员为何来华前态度强硬,访华后态度趋于缓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动干戈,动机何在?……在美国,国会议员“能量巨大”,  相似文献   

4.
露骨的利己主义本色左右美国的汇率政策,以邻为壑的政策是否在中国上演,或许可从美国的“历史记录”中略见端倪。在中国官方断然否认人民币即将升值的传言,并强调汇率改革决不屈从于外来压力之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消停了不少。6月7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论坛发表讲话,称容许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具弹性,对中国非常有利,措词上温和了很多。但美国的汇率政策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布什政府的下一个举动,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楚东  潘燕 《瞭望》2003,(38)
沸沸扬扬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终于在“欧元之父”蒙代尔的权威声援中消停下来。虽然美国一些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还在吵闹,但主流舆论已从逼压人民币升值,转为小泉“人民币汇价应取决于中国大陆”的说法上来。美日一些理论界人士都表示,不应将本国的贸易逆差和就业减少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中国的汇率基本稳定政策是可以理解的。 开始得到世人回顾这一场唇枪舌  相似文献   

6.
赵海建 《党政论坛》2010,(10):22-22
日本的教训提醒我们,美国的美元战略背后或许有更大的野心。 为应对11月份的国会中期选举,奥巴马政府在过去两个月连续出拳敲打中国,两国关系变得极为敏感。奥巴马11日公开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讲话中,奥巴马要求中国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先生何许人也?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是也。佐利克在世界各地固然早享大名——因大力推动两德统一而有“大西洋主义者”之称,又因作为美国贸易代表,赢得了“贸易沙皇”的称号。但是真正让绝大多数中国人记住佐氏大名的则在于他去年9月提出了中国是美国的利益相关者的说法。将佐氏称为“利益相关者”先生,想必并不唐突。作为中美战略对话磋商机制的美方负  相似文献   

8.
袁元 《瞭望》2005,(30)
对于“出其不意”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王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尽管人民币仅小幅升值2%,但却是中国汇率改革标志性的一大步。“参考”与“盯住”之别分析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特点,王召认为一定要注意区分“参考”一篮子与“盯住”一篮子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10.
袁鹏 《党政论坛》2013,(4):17-17
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动了一年多,有得有失。虽在很大程度上对华形成了战略压力,但结果未必让奥巴马高兴。奥巴马外交团队中,对此也出现了反思,有人认为。‘‘亚太再平衡”片面地将中国作为最大对手,以此来塑造亚太格局,是不是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他们担忧,“亚太再平衡”有可能使美国陷入中日、中菲冲突的漩涡中,并不符合现阶段的美国利益。  相似文献   

11.
江涌 《瞭望》2007,(20)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以来,人民币“升升不息”,美元则“跌跌不休”。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刷新记录,在五一长假期后突破了7.7:1的新关口,星期二开市中间价为7.6951兑1美元,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幅已超过7%。综观之,日益强大的政治与市场压力是人民币升值的主因。首先看政治压力。继去年12月中美两国举行第一轮经济战略对话之后,第二轮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将在5月23~24日于华盛  相似文献   

12.
刘洪 《瞭望》2007,(32)
美国国内主流经济学家对回潮的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大声说“不”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抬头,一些针对中国的议案在近期付诸表决并得到通过。8月1日,参议院银行委员会17票对4票通过一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议案;前一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以20票对1票通过一项议案,要求对“汇率根本性失当”的国家实施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3.
胡明远 《学理论》2009,(4):150-151
奥巴马执政初期仍将会延续布什政府的对华友好政策,但在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和人权等问题上可能与中国发生摩擦和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巴马在这些问题上将逐渐回归灵活和务实的政策。鉴于美国内忧外患的困境及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奥巴马的“非敌非友”对华战略定位将会被逐渐扬弃,其对华政策也将目趋理性和现实,并致力于发展美中战略性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统一 ,不放弃统一 ,是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冷战结束后 ,美国在“一个中国、双轨政策”框架内推行维持台海现状、两岸不统不独不战的战略指导下 ,在军事介入台湾问题上由“战略模糊”向“战略清晰”转变。美国因素是台湾问题的最大症结  相似文献   

15.
克林顿政府在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为期半年的审议之后,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以“扩展战略”取代冷战时期美国长期推行的“遏制战略”,作为冷战后美国的基本对外战略。克林顿及其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声称:“继遏制战略之后,美国必须采取一项扩展战略:扩大世界上由市场民主制国家组成的大家庭。”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按照美国的构想,不仅要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而且力图以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改造”别的国家。其主要手段是:强化“民主堡垒”,巩固美国和西方盟国组成的“民主国家大家庭”;消化“民主成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体系内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美国、欧盟和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汇率政策的三方博弈。博弈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方货币的汇率怎样变动以及如何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发展面临“有限宽松”的外部环境,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美国副总统切尼日前在访问澳大利亚的行程中,再次称对中国的“军事扩张”表示担心,称“中国的做法与其声称的‘和平崛起’目标不符”。与此同时,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也对中国军费增长妄加评论,竟危言耸听称日本将“沦为中国一省”。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8.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是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21年,美国也完成了新一轮的总统交替。鉴于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以及美国联邦政府对中国的科技战略扼制带来了较大的全球性负面影响,针对2021年至2025年期间美国的科技战略趋势对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影响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的分析,就“十四五”期间美国人工智能战略对我国的挑战进行了研究,并就我国如何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楚克 《党政论坛》2012,(20):20-21
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激发了周边与中国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遏制链条当中,这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地缘安全挑战。我们的对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突破美国的遏制战略,构筑中国的新地缘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2006年,中国外交以“和谐世界”为指导思想,外交力度、外交布局和外交成就均提升到新高度以双方史无前例的高官阵容引人注目的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12月14日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对话主题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教授指出,美国与别国展开如此高规格的经济战略对话,中国是第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