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反对导弹防御的立场并不是新鲜事。北京于80年代对美国的导弹防御努力表示担忧,当时里根行政当局宣布了共战略防御计划(SDI),还有在90年代,当华盛顿决定把研究与开发努力的重点放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而不是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上的时候,90年代美日两国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的谈判使中国的一种担忧加重,即这样一种系统将在本地区部署。 大多数中国专家都拒绝接受一个概念,即导弹防御是一个防御系统。他们认为,导弹防御与出色的进攻能力相结合,具有成为战略进攻武器系统的潜力。中国专家还对美日两国推进针对朝鲜等有关国家的导弹防御的理由提出质疑。一些专家说,美日两国有关朝鲜弹道导弹威胁的描述故意夸大,以证明导弹防御是正当的。据报道,1999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7月8日,韩美联合对外宣布,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韩国部署萨德既有深刻的战略考量,也有相应的战术安排。然而,韩国部署萨德存在可能的战略误判,并会对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造成负面影响。进入2016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加剧。2016年7月8日,韩美联合对外宣布,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这是韩国系列回应措施中最关键的一环。对东北亚地区局势乃至中美俄大国关系来说,部署萨德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决定。对美国来说,完成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边缘策略”是一场危险的游戏,每一步都蕴藏着巨大的希望与危机。美国与俄罗斯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的战略博弈日益升级,大有第二次冷战随即爆发之势,俄罗斯总统6月3日宣称与西方的一场新军备竞赛和冷战已经开始,并宣布俄罗斯将把自己的导弹瞄准欧洲,作为对美国在欧洲实施导弹防御计划的报复,美俄间会不会因此而陷入第二次冷战?人类最理智的时候,往往就是别无选择的时候,于人如此,于国亦然。本文将对这一热点事件背后美俄双方的战略考量进行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4.
东亚秩序重组的特点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正樑 《国际展望》2012,(1):1-13,114
2010年中国在东亚进入了战略挑战期。2011年挑战深化,形势严峻,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宣布东亚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并在东亚发起了全面攻势和破坏性介入。东亚局势极速变化,秩序重组呈现四大特点:经济特性、权力特性、海洋特性和军事特性。中国只有充分认识东亚秩序演变的新特点、新挑战,调整思维,增强实力,优化战略,真正把战略重点放在东亚,主动创造战略机遇,加大战略运筹力度,强化地区塑造能力,主导机制化进程,解决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与以美国为核心的安全体系二元分离的倾向,才能推动地区秩序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耗费巨资筹建的战略防御体系,它既是美国未来获得不对称军事优势的关键,更是一道构筑美利坚民族心理安全感的屏障。对于任何有可能威胁到NMD系统的武器,英国军方和相关研究机构都高度重视。本文编译自澳大利亚著名防务专家卡洛·库普博士发表于英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的文章。作者认为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Kh-55超远程巡航导弹,拥有了绕开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威胁美国的能力,本刊发表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志勇 《国际展望》2012,(4):69-82,139,140
本文全面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所推行的亚太政策,并重点考察了美国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新的军事战略部署,指出"重返亚太"只不过是奥巴马政府强化对该地区事务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借口,亚太地区一直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关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该地区。奥巴马新军事战略实际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延续,但对中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军为武力介入台海做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囤兵关岛,扩张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新岛链战略遏制中国今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华盛顿白宫会见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时,再度重申了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立场。布什说,我理解台湾问题的敏感性,我在台湾问题上是坚定的和言而有信的,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美国即计划在捷克部署导弹防御雷达,在波兰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美国的举动令俄罗斯深感不安,为此俄罗斯发出警告说:莫斯科将保留使用核武器打击美国可能在东欧建立的导弹防御系统的权力。一时间,风雨欲来。令人闻之色变的“绝对武器”,再一次被推到了世界的前台。俄罗斯的核战略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之势,俄罗  相似文献   

9.
要闻     
《香港商报》2003年11月24日报道,美国军方日前称,目前台湾只能承受大陆96枚弹道导弹的攻击,若大量导弹袭击,台湾将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美国军方称,大陆对台的300枚M-9(东风-15)弹道导弹已经过改进,命中误差仅50米,一旦开战,7分钟内可攻至台湾。同时,解放军已具备运用计算机病毒及电磁脉冲破坏台军作战指挥系统能力,一旦攻台,将可掌握战场电磁空间,瘫痪台军电子设施及武器使用效能;配合反辐射导弹、三度空间火力及电磁脉冲震波弹(EMP),解放军将拥有制电磁权。解放军极可能利用导弹攻击台湾指挥中枢、空防体系、导弹阵地等目标,并对机场、港口等实施外科手术式攻击。而台湾本岛可承受的导弹攻击量为96枚,若解放军发射大量导弹,台军防御体系,指挥系统将遭致命性打击。据称解放军对台M-9型导弹已加装全球卫星定位及终端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在50米误差范围内,并可机动前进部署,发射后7分钟就可攻到台湾本岛,导弹终端落地速度每秒1500米,台军现阶段根本无力有效反制。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防御兵器研究,经过几代爱国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但是,在一部分美国右翼学者眼中,中国拥有的以导弹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战略和战术兵器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中国导弹科技的发展和现状,一直是美国部分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那些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人士十分关注的领域。本文根据兰德公司美国空军资助研究项目报告《中国国防工业新方向》(2005年12月)第二章编译。本刊无意证实文中的报道和数据,仅供感兴趣的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敬请阅读本文时鉴别。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2月,珍珠港海军基地,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完成了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一次发射试验。“伊利湖”号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的“标准-Ⅲ”防空导弹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拦截了中程导弹模拟弹头。数分钟后,“标准-Ⅲ”导弹成功拦截了从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发射的一枚中程导弹模拟弹头。这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第7次发射试验,也是第6次拦截试验。迄今为止,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的目标均为单弹头模拟弹。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的法案,后经克林顿签发成为美国的国策。小布什在2000年的总统竞选中提出加速发展NMD,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俄罗斯把美国的举动斥之为破坏国际战略平衡的稳定,引发新一轮的激烈军备竞赛。俄罗斯以维护1972年签订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条约》(ABM)针锋相对。围绕NMD和ABM的争论与斗争,美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背景欧盟正在考虑取消1989年对华武器禁运令,从而引起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战略动态、大西洋两岸的分歧、中国作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和地区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以及东亚未来的安全和稳定。我的讲话分三部分。在第一部分,我要谈谈欧盟-中国关系5到10年来大大改善的战略动态,从而提供必要的背景。在第二部分,我  相似文献   

14.
姜跃春 《国际展望》2012,(1):26-33,47,115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作为美国重返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之一近年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本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国家在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上采取何种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日本大国外交的趋向。野田新内阁已经明确表示参加TPP谈判。日本热切参加TPP谈判的主要意图是重振日本经济,在地区问题上纠偏中美关系,制约中国在地区合作进程中的影响。参加谈判可能给日本国内政治带来分裂,也将对东亚地区合作进程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导弹防御计划的刺激下,美国的地空导弹系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美国研制出了“爱国者”PAC-3/3系统,成功将PAC-2导弹和PAC-3导弹融合为一体,同时具备了低层反导和反飞机能力,顿时名声鹊起。2003年,美国和以色列利用“爱国者”PAC-3和“箭”2两种反导型地空导弹组成中、低两层反导系统,并在伊拉克战争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岛链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的发明,即利用太平洋岛链建立防御体系以封锁中国。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战略几经调整,但三线岛链防御体系却愈发加强。与此同时,美国部分保守派人士也在为美国的亚太新战略摇旗呐喊,他们公然提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战略岛链”,威胁了美国的利益,应当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密的海上围堵。这是美国多来年不断炒作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最新演绎。本文编译自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国际事务研究员劳伦斯·斯皮内塔于2006年6月发表的报道《马六甲困局——以陆基空中力量反击中国岛链战略》。本刊发表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时有删改,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7.
从布什上任之初即推行导弹防御系统、退出反导条约,到“9·11”后借反恐提出“先发制人”论,直至布什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出台全球战略,这一转变表明,战后长期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遏制和威慑战略,正在被初步形成的布什主义(Bush Doctrine)的新国家安全战略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正>一、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东亚战略报告和亚太安全战略报告迟迟没有出台,其中关键一个问题是对中国的定位。美国国内正在针对中美关系进行一场"战略性辩论",决定中期选举后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塑造新的对华政策。美国的对华政策辩论两派哪个占主导还是要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和中国对美国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10多年来,美国的战略思想一直在关注作为东亚强国的中国的崛起。这种思想已经过时。中国已经是东亚的强国。 美国去年在伊拉克厮杀的时候,中国把时间花在了在亚洲展开一场外交友好攻势上。结果如何?去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在澳大利亚议会被观众喝倒彩的第二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却受到了这些议员长时间起立鼓掌的欢迎。中国作  相似文献   

20.
媒体     
《南风窗》2005,(7)
中国在亚洲的战略角色东亚的经济活力和不断扩大的民主,似乎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那么,在急剧变化的亚太安全格局中,中国将扮演怎样的战略角色呢? 美国国务卿赖斯刚刚在北京结束了此次为期一周的亚洲之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在亚洲问题上很大程度要依靠中国的配合,因此赖斯虽然在北京对中国人大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提出了批评,对中国破坏人权进行了抨击,但美国并没有要求设在日内瓦的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