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将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所规定的一套统一的行政处罚制度,对保障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有效的实施行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之一的公安机关,其所实施的公安行政处罚在行政处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步骤。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行政权力,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克服官僚主义和清除腐败,都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从此,中国的行政处罚有了严格的法定程序,从设定、实施到救济都将有法可循。在实践中真正要发挥该法在规范行政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从而推动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  相似文献   

3.
统一规范行政处罚的基本法律郑家奎文斌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并定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之后,我国又一部关于国家法律责任(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基本法律,同时还是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听证程序,是现代行政程序法中的一项核心制度,是行政法治标志之一。我国在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确立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我国行政处罚法的听证程序存在的问题有:听证适用范围过窄;“较大数额罚款”规定的模糊性和适用混乱;听证笔录在行政处罚决定中的作用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听证排除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1日实施以来,行政处罚不仅是有法可依,而且对行政执法机关来说,其法律意识增强了,执法水平也提高了.行政处罚这种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管理中的功效也真正表现出来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地方,仍然存在违法行政,甚至践踏法律的现象,为了达到处罚目的,不择手段,滥用权力,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拟从行政处罚形式要件的角度,对行政处罚的公正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通过立法的形式在我国确立了听证制度,将听证作为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必经程序。这是《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公正、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我国行政处罚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公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执法中一种重要的经常性的管理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后,公安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中反映出一些问题。在处理《行政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矛盾冲突上,应以《行政处罚法》为基本依据;公安行政处罚中的暂扣应与行政强制措施中的暂扣相区别;劳动教养作为公安行政处罚最强的力度种类,在使用上应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和严格的运作程序;公安机关的当场处罚应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罚缴分离体现了廉政建设的要求,但在实施上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行政法“控权论”观念的影响下,《行政处罚法》初步确立了行政处罚总则的地位,但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却遭受到来自部门行政立法、地方立法和社团内部规则等三个方面的挑战。行政处罚总则地位的受挫,既有行政处罚立法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还与现有规范冲突解决机制的乏力有关。在《行政处罚法》面临大修之际,应当坚守《行政处罚法》作为行政处罚总则的立法初心,通过设置优先适用的宣示条款、重新划分行政处罚的基本类型和有效填补行政处罚基本原则等三种路径,进一步夯实《行政处罚法》作为行政处罚总则的地位。在行政法总则制定呼声渐起的当下,重申行政处罚总则的地位,对于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法学理论的体系化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之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重要举措。该法共八章六十四条,对行政处罚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程序、执行等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是行政处罚领域的基本法。现将其主要精神和内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实施以来 ,由于对行政告知程序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实践中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不规范、不科学 ,影响了法制统一和执法效果。对此 ,文章分析了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意义 ,并从行政处罚公正、公平、效率的原则出发 ,对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程序若干问题进行利弊剖析。  相似文献   

11.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这是当今世界上除奥地利行政处罚法法典之外的第二部行政处罚法法典,也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行政处罚几乎涉及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所以《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对人们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行政处罚法》严格了罚款制度,多年来一直困扰人们的乱罚款问题因此而得到比较完善的解决,本文拟就《行政处罚法》对罚款的有关规定作一些初步探讨。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为维护社会行政管  相似文献   

12.
1996年3月17日,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之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行政处罚法》的出台与实施,不仅使我国在行政处罚领域有法可依,而且其中规定的许多内容,又是对现有行政法制的完善与突破,必然推动我国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本文欲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行政处罚的目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多个具体制度的走向判断,与行政处罚的概念标准、制裁对象、证明标准、制裁力度等多个议题密切关联。在我国,将报应论作为行政处罚的目的理论,一直是传统理论的核心。但是,这一认识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以及新型制裁行为的出现,正面临被逐渐解构的危险,新近理论研究强烈要求添加“恢复”“预防”等目的要素,确立预防论的目的理论,从而应对风险社会的规制需求。结合报应论和预防论的理论要义以及我国行政制裁多元化制度现状,行政处罚的目的应当作限缩解释,仍应围绕报应论建构行政处罚的目的体系。预防论尽管有可能是《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但并不适宜作为行政处罚的主要目的,而只是次要目的,并且需要遵守相应的限制性规则。  相似文献   

14.
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以来 ,对规范我国的行政处罚行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处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借鉴外国经验 ,在行政处罚的有关程序和制度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根据此项规定,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对行政机关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予以变更。但是,目前判定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法律。法规并未进一步作出具体规定,且缺少这方面的司法解释,这就给人民法院执行该条款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就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认定,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月确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含义。认定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之含义。关于什么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及其本质属性是…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存在着违反行政处罚原则,错误认定事实。错误运用法律和违反法定程序和形式等方面的问题,与《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尚存一定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是干警的法律知识缺乏、法制意识淡漠和工作责任心较差。各级公安机关应以《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干警素质、实现规范、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法》的实施应注重对相对人权利的保护,从旧兼从轻原则无疑是行政处罚实体问题上最合理的溯及力原则。虽然最高法的《纪要》对该原则的适用进行了肯定,但《纪要》的法律效力不足,加之缺乏明确具体的统一规定,在新旧法律适用问题上过度依赖个法的事后解释,使行政处罚中实体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遭遇困境,故亟需对其适用范围等争议进行厘清,在《行政处罚法》总则中对其适用范围做出具体规定,并在各单行法的过渡条款中进行精细设置,以保证该原则在行政处罚领域适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现行《行政处罚法》第 3条第 2款关于“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的规定,过于绝对。对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予以效力否定,其制裁属性不足,因而不属于典型的法律责任。实践表明,对程序违法的行政处罚行为作效力上的否定性评价,不能为程序权利提供平等保护和有效救济。法院裁判在程序违法争议中坚守的行政机关准确表达意志、相对人有效参与两条主线,均有其实体公正逻辑,可作为以程序违法为由否定行政行为效力的主要情形。行政程序违法的违法主体和责任承担者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非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法(修正草案)》删除“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的规定,总则部分不再涉及程序违法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影响,但不可弱化行政处罚程序的约束力。此次修法,宜按照责任自负原则,设置行政机关为其程序违法、侵犯程序权利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以增强司法裁判的回应性,减少不必要地撤销程序违法、结果正确的行政处罚行为。同时,实现行政处罚程序违法认定与追究有关人员个人责任相互贯通,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行政程序违法。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公安厅:你厅《关于公安机关督察机构是否有权撤销下级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问题的请示》(吉公传发〖2002〗409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在现场督察中“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命令,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据此,督察机构对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以本级公安机关的名义下发《公安督察决定书》执行。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安部关于对公安机关督…  相似文献   

20.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定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是《道路交通法》令世人关注的立法焦点。本文试从改革和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规范体系的角度出发,对现行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设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部门与地方政府规章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供《道路交通法》立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