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里兰卡人民联盟副主席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领导她的党人民联盟在8月16日举行的全国议会大选中击败了连续执政17年的统一国民党。随后她应维杰通加总统之邀,于19日与穆斯林大会党及一独立泰米尔组织联合组成了新政府,成为斯第14任总理,也是继其母班达拉奈克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总理。  相似文献   

2.
2010年大选是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再民主化以来的第6次大选。依靠卢拉政府的卓越政绩,执政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其候选人罗塞夫当选总统。执政联盟扩大了自身在国会众参两院的席位优势,它控制的州长职位也超越反对党联盟。本次大选进一步表明,中间和中左立场的政党成为巴西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劳工党和巴西社会民主党在巴西政党格局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3.
联邦德国的这次大选结果,对执政联盟给予了明确肯定,同时也对小党表示了支持。大选反映了多数选民的意向。大选后,联邦政府的内外政策将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国于1996年2月15日、6月12日先后举行第六、第七届议会选举。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举行两届大选,是因为以卡莉达·齐亚总理为首的执政党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在第六届大选中获得了一半以上的议席,而主要反对党人民联盟、民族党、伊斯兰大会党及左翼民主联盟加以抵制,要求民族主义党下台,由一个中立的看守政府主持、监督大选。民族主义党开始时坚决反对此种要求,声称此举“违反宪法”,之后修改了宪法,规定以后大选前执政党要预先交权,由中立看守内阁主持日常工作并监督大选,并于3月30日同意反对党的要求,交权下台。盂加拉国总统阿卜杜尔·拉赫曼·比斯瓦斯任命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哈比卜·拉赫曼为看守政府总理,并宣布6月12日重新举行全国选举。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大选于2005年1月31日举行。2月13日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大选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领导人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约48%的选票,得票数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库尔德政党联盟,得票率超过25%;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民族和谐组织的得票率接近14%,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传统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05%的得票率险胜卫冕总统、传统右翼"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七任总统。尘埃虽已落定,但大选过程中的一些"看点"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1996年6月30日,蒙古国举行了国家大呼拉尔(议会)第二届全国直接选举,执政的人民革命党惨败,反对党民主联盟获胜。 一、大选情况 全国121.7万选民按《选举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76个选区各选出一名议员。由于蒙古国现为多党议会制国家,各种政治力量都视议会大选为至关重要的大事。参加竞选的,除人民革命党(前共产党)外,另有11个政党,其中主要反对党民族民主党、社会民主党、绿党和宗教徒民主党组成的竞选联盟“民主联盟”被认为是唯一堪与人民革命党抗衡的力量。各党共提出候选人315名,其中人革党74名,民主联盟76名,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65名。大选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致认为,胜方仍是人革党,但选举结果民主联盟却是大赢家,获50席;人革党获25席;无党派人士1席。这宣告了人革党自1921年革命胜利后连续执政75年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1998年2月16日—3月7日,印度第十二届大选分四阶段进行。竞选主要在印度人民党、国大党和联合阵线之间展开,争夺人民院545个席位中的543席(两席由总统指定英印混血儿担任)。结果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获得252席(其中印度人民党178席),比1996年上届大选多43席;国大党及其联盟获得171席(其中国大党141席),比上届大选多28席;联合阵线获97席,比上届大选少了41席;独立人士获19席。与上届一样出现“悬浮议会”,仍然没有一个政党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19日,保加利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联盟获胜,并于5月21日组成了以民盟主席伊凡·科斯托夫为总理的新政府。 一、议会大选及新政府组成 (一)社会党执政失败导致议会提前大选。在1994年12月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的社会党在执政两年后因未能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治安等问题,于1996年底被迫辞职。1997年初,社会党打算重新组阁,但右翼的民主力量联盟坚决反对其继续执政,要求提  相似文献   

10.
展望南非大选后的形势4月26-28日南非将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多种族民主大选。目前,竞选活动已进入高潮。尽管右翼自由联盟仍未正式登记参加大选,各党派支持者之间为竞选而酿成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但大选的如期举行已如箭在弦,引弓待发。大选后,南非白人少数统治将...  相似文献   

11.
钱峰 《东南亚纵横》2001,(12):34-34
2001年10月3日,在数十万警察、民兵和部队的严密保护下,被暴力和流血事件所困扰的孟加拉国第八届议会选举终于尘埃落定。议会300个席位已经决出283个,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前女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的四党联盟以绝对优势胜出,获得了 203席,其中仅民族主义党就获得 186.席。尽管早在大选之前,分析家与舆论就一致看好齐亚,说她会东山再起,但民族主义党所获席位之多,实为孟加拉国建国以来所罕见。卡莉达·齐亚于10月15日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另一位女强人、前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此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12.
一、紧锣密鼓备战2004年大选2004年是亚洲的大选年。在东南亚将有3个国家举行大选 ,即印尼的立法机构选举和总统选举 ,以及菲律宾的总统选举。为此 ,两国主要政党和政要的大选热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印度尼西亚印尼的议会和总统选举 ,分别定在2004年4月和7月举行。根据2002年印尼宪法修正案 ,将由全国选民直接选举正副总统 ,改变原来由人民协商会议选举的做法。根据2003年7月7日新总统选举法规定 ,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在先前的国会选举中获得3%的席位或获得全国5%以上选票的 ,方可推举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2003年的下半年 ,各党派备…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极右组织北方联盟自1991年成立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政坛上一支重要力量,直接影响着国内政局的走向。目前,北方联盟正在积极调整政策,争取赢得今年大选后与中右联盟联合执政。  相似文献   

14.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反对党的逐渐崩溃尽管是马来西亚政治生活中的特点,但1969年5月的大选,除了西马的彭亨州和柔佛州以外,反对党在各州的马华印联盟的根据地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东马发生骚乱三天后,由于颁布“紧急状态”,因此东马的大选推迟了。  相似文献   

16.
1999年4月26日,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宣布解散瓦杰帕伊政府,并决定今年9月举行中期选举。此次选举离上次大选仅一年零一个月。而瓦杰帕伊政府也是印度3年来倒台的第5届政府。导致此次政局大动荡的直接与根本的原因是执政联盟内部的分裂。 执政联盟的分裂摧毁了瓦杰帕伊政府。印度人民党去年3月在13个小党的支持下组成执政联盟。然而,联盟内的利益冲突与政见分歧一直困扰着仅维持了13个月的瓦杰帕伊政府。人民院中,印度人民党联盟只以几票的微弱优势超过议席半数。尽管瓦杰帕伊当政期间竭力维系联盟团结,但始终未能增强联盟内的凝聚力。执政联盟自始至终一直面临着来自内部游离不定的党派纷争的威胁。印度某些评论家称,瓦杰帕伊一年多来,一直不清楚谁是他的盟友,谁又是他的真正敌人。  相似文献   

17.
一、大选在反对党抵制下举行的经过 2月15日,孟加拉国第6次议会选举在3个主要反对党人民联盟、民族党和伊斯兰大会党的抵制下举行。据2月19日统计出的结果,执政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已获得300个席位中的201席(其中48席因无竞选对手而直接当选),已大大超过半数。由于有些选区需重新投票,  相似文献   

18.
斯里兰卡总理、斯人民联盟副主席、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女儿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在11月9日的总统选举中获得多数当选为总统,成为斯里兰卡也是南亚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总统。在今年8月16日举行的全国议会大选中,库马拉通加领导她的党击败了连续执政17年的统一国民党,随后应维杰通加总统之邀出任总理,成为继其母班达拉奈克夫人之后的斯里兰卡第二位女总理。  相似文献   

19.
进入1989年以来,中美洲和平进程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因素,使这个地区持续了10年的“热点”开始降温。1月,萨尔瓦多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提出新的和平建议,表示愿把选举进程变成最终结束战争的进程,建议大选推迟6个月,游击队参加选举;3月,美国白宫和议会就中美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表示支持中美洲5国首脑于1987年8月签署的埃斯基普拉斯和平协议;2月和8月,中美洲首脑第4次和第5次会议就尼加拉瓜提前举行大选和遣散在洪都拉斯境内的12000余名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分子问题达成协议;8月,苏联政府宣布停止向尼加拉瓜提供武器援助等等。但与此同时,萨尔瓦多右翼政党民族主义共和联盟在大选中获胜,其领导人克里斯蒂亚尼于6月1日就任总统。随着尼加拉瓜形势的变化,萨尔瓦多的战争问题也日益突出。萨尔瓦多的形势将如何发展,萨尔瓦多政府会不会成为中美洲和平进程的主要障碍。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极右政党民族主义共和联盟在大选中获胜的原因。从客观来讲,首先基督教民主党在国内政策上的失误和失去民心,是民族主义共和联盟大选获胜的一条重要原因。1982年基民党领导人杜阿尔特任执政委员会主席时提出一套改良主义的纲领,1984年在竞选总统时又提出和平与发展的五大政策:即人道化、和平化、民主化、参预制、活跃经济,人们曾对基民党抱有希望。但8年过去了,基民党政府从美国方面得到36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而上述计划却没有一项兑现,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人民感到失望和不满是理所当然的。8年的反起义战争不但没有消灭游击队,反而建立  相似文献   

20.
四、民主联盟的悲哀8月23日 ,柬埔寨“民主联盟”宣告成立。这个由大选中失利的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组成的联盟 ,它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云升的三党联合政府。联盟主席拉那列威胁人民党若不接受上述要求 ,他们就杯葛新政府。联盟要求人民党同意立即就打破政治僵局举行谈判。上述事态的发展标志着柬埔寨政治僵局的形成 ,人民党争取奉辛比克党的努力遇到挫折。人民党在组建新政府上确实面临困难 ,但并不表示民主联盟的日子就好过 ,他们实现目标的难度比人民党大得多。人们清楚记得 ,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能在1993和1998年大选中有所作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