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一种崭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中,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寻求旧哲学的本体,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不是表现在抛弃本体,而是从一级本体进入二级本体,从自然本体进入实践本体。这种超越不是对旧哲学本体的简单否定,而是进一步延伸。它反映的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只有结合人类的发展历史,我们才能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本体论超越。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物质本体论,不过是重复了旧唯物主义的结论,只是强调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先在性、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它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没有显示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决然对立。前者将"改变世界"作为主题,后者则耽于"解释世界"的先验幻象。问题的症结是旧哲学理论建制的维度缺失。世界观、历史观的局限导致哲学家们既提不出"消灭旧世界"的主张,更找不到"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以致于纷纷坠入意识形态迷误。针对旧哲学的症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三个方面对之进行变革。一是确立了彻底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揭示了人的劳动实践与世界的历史生成之间的本质联系;二是确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历史规律。三是将唯物史观贯彻到了对资本时代的批判,既肯定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又论证了其必然灭亡而为更高社会形态所代替的趋势和规律。马克思因此解决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问题,在终结旧哲学的同时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5.
金崇碧 《求索》2012,(8):185-187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一批试图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力图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以往被科学社会主义所覆盖的马克思历史理论逐渐地被揭示出来,被忽略的马克思历史概念慢慢的显现出来。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深受他们所开启的马克思哲学历史研究路向的影响。因此,了解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马克思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而正确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哲学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7.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运用演绎的方法,辨析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分歧,界定了"历史"的含义,区分了历史决定论与自然决定论,指出了历史决定论是将一般决定论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承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唯物性、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就是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上的结晶,“两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两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既是对“两论”的继承又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是根本性质和根本方法的变革,是“从天国降到人间”到“从人间升到天国”的根本转变。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都是从主观概念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物质实践出发,由此构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哲学观和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  相似文献   

11.
陕大海 《理论月刊》2005,1(5):21-23
科学发展观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基于对生产与生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之科学研究而形成的科学实践概念,是对人类全部实践活动本质的最高抽象和哲学概括。它所揭示的实践本质,存在于人类实践的全部历史进程之中。科学发展观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为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实践观同马克思历史科学视域中的实践观完全同一。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奠基于全面而系统的文本基础之上的研究,最终呈现出一个与以往很不相同的马克思形象,形成对马克思哲学新的理解,把其关乎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的超越、新的世界观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全新把握、社会认识论和历史阐释学的探究和鲜明的哲学归旨与思想特征等方面充分揭示出来。文本研究的最大启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是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其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象旧唯物论那样一般地承认世界本原的物质性,而是在实践观的理论基点上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  相似文献   

15.
高岩  吴新德 《前进》2001,(12):19-2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高屋建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创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充分代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什么,目前哲学界仍见仁见智尚无定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几种规定的质疑的分析,考察哲学史上哲学与科学分化的历史行程,及与此相伴随的主客体观的确立和科学解决,作者认为以实践——认识为中介的主客体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主客体统一关系的认识方面。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的法哲学思想与其实践哲学、霸权理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效果历史。其法哲学思想对于现代法律的合法性基础、自然法与实证法之争、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关系等法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哈贝马斯法哲学已然成为当代西方法哲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理论进路的语境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源头之一的葛兰西的法哲学理应得到重构性梳理。  相似文献   

18.
陈世珍 《群众》2020,(1):27-28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他明确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大特征是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术界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晖  吴春生 《前进》2005,(6):38-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迅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打下了基础。本文拟对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供借鉴。一、关于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依据有学者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分析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组成的,它是共产党人观察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