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月有立夏(5月5日)和小满(5月21日)两个节气。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农谚有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相似文献   

2.
立秋前六言     
正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8月有立秋(今年8月7日)和处暑(今年8月23日)两个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我国  相似文献   

3.
山亭夏日     
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六月有芒种(6月6日)和夏至(6月21日)两个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相似文献   

4.
山行     
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月有白露(今年9月8日)和秋分(今年9月23日)两个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意思是昼夜时间均等、气候由热转凉。此时,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二月有立春(2月4日)和雨水(2月19日)两个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艾琳 《共产党人》2010,(6):53-53
每年的四月五日左右,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时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动,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说来,清明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上来说,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在黄道上的不同视位而制定的。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为某节气。由于这种划分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温、降  相似文献   

7.
旧时传统节日,一年中除了三大节外,从元宵到端午。还有春分、清明、夏至等节日具有普遍性。如春分,今雅安地区西到天全、芦山,都还热热闹闹过这一天的节,大邑的唐场也很隆重过春分,旧时重庆也常能在春分时听到叫“炒把豆子来吃,今天过春分了!” 清明扫墓与祭奠先烈 清明是24节气中的一节,正值春暖花开,农事繁忙的初段,所谓“清明要晴,谷雨要淋”,因农事是“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插柳已在春分前后做好,但此时还可。只要“栽树没有过清明,插根枯枝也转青”。但清明还不是忙得昼夜难分的日子,还有空闲可上山扫墓,远足踏青。农事上需要“清明要晴”,偏偏此时却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也就形成了干脆去踏青扫墓,乃至“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旧俗要去摘“清明菜”(一种野菜),和以画粉蒸(或烙)成清明粑,扫墓时祭祀祖宗。清明前两天原是寒食节,是晋公子重耳火焚绵山,烧死有恩忠臣介子推后,为纪念他而定的。还将他抱着烧焦的树干截断做成木屐以  相似文献   

8.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4月5日,古老神奇的千年古堰都会成为瞩目焦点:两千多年前古蜀先民的放水祭祀仪式得以重现!清明放水节是都江堰市民在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举行的庆典仪式.……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寄情的信仰。据史书上说,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个人独享的信仰,或许他不肯与人分享这清明时节的情思?当晋文公重耳下令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只吃冷食不准生火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4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照例,在这样一个日子,人们部会纷纷出门上坟扫墓——焚香烧纸、祭拜逝者。而与此同时,这样的烟火祭扫方式,也让不少地方政府感到紧张和头疼,或者呼吁公众“文明祭扫”,或者干脆发出“禁火令”。  相似文献   

12.
清明是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传统民俗中,清明具有节气兼节日的双重身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按照各自的习俗或扫墓祭奠亡故的亲人,或踏青旅游,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总之,人们纷纷走出户外,走进大自然,尽情享受春天的阳光、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清明节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标志。传统的清明节的一些内容,如禁  相似文献   

13.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立冬与饮食     
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  相似文献   

15.
聆听春天     
正春天的脉动,于立春受孕,雨水着床,惊蛰破土,沿一条春分、清明、谷雨的蜿蜒道路,抵达倾听的每一只耳廓,与每一颗心脏怡然和鸣。"轰隆隆",那是春天强劲的心跳,是大地雄浑的鼓声,是诗稿中的感叹号,是乐谱中的加强音。"沙啦啦",那是云朵飘拂的吟咏,是雨雾绵长的呼吸,是溪流内心情意的表白,是草木拔节生长的韵律。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茶叶基地进入雨前茶采摘期。据凤冈县娄山春合作社理事长罗明刚介绍,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雨前茶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香气怡人。雨前茶与清明茶同为佳品,价格却比清明茶经济实惠得多,大多茶客通常更喜欢谷雨茶。  相似文献   

17.
王毅 《共产党人》2021,(7):F0003-F0003
2021年4月2日,固原市二中高一784名学生与弘文中学七八年级全体师生1400余人徒步54公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参加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任山河战役是解放宁夏的第一战,也是打得最为惨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战。  相似文献   

18.
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从寓意开放和共享的“中国门”,到展示文明与成就的“中国窗”……2月4日,是农历正月初四,又恰逢立春节气。在这个春意涌动、希望萌生的日子,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当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再次相拥,让全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场创意无限、美轮美奂的开幕式,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8日,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长汀壮烈牺牲60周年。4月5日(清明),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瞿秋白烈士纪念碑,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长汀县领导和各界人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4月25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4月24日至25日在石家庄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9人,候补省委委员16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我省党的十九大代表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也列席会议。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王东峰作了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