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3,(24):24-26
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同舟共进》2009,(1):F0002-F0002
改革开放30年来,惠州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从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区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成为广东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邯郸市开展讲团结、求发展、促和谐、做贡献主题活动河北省邯郸市委全会上提出了全市提升实力、活力、竞争力,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中心建设的奋斗目标,对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应遵循既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和基础性作用、又发挥政策调节和导向功能的原则.有效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不断进行战略措施的完善与创新:确定合适的增长点,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加强宏观调控,从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立法、完善机构设置等方面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地区经济利益.积极发展跨区域联动与协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强化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公共生产与服务的区域均等化,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5.
地方行为对地区发展的推进功能体现在: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是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引导者和奠基者,它在区域制度创新中扮演“第一行动集团”的角色,它的调控行为将焕发经济体系中蕴藏的活力。从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机理看,地方行为影响着区域经济运行成本、风险与效率。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变动则与政府的竞争行为密切相关。剖析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双重约束下的区域发展,探讨地方行为与地区趋同问题,对于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秀娟 《前沿》2011,(2):198-200
长吉图地区被公认是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本文以核心发展力为视角,探讨了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问题,首先在阐述企业发展力的基础上,界定了区域旅游产业核心发展力的概念,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核心发展力的构成要素,并且探讨了培育长吉图旅游产业核心发展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核心阅读: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4年来,历经风雨,逆势成长,已成功跨入我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地区的行列。经济增长明显提速。从2006年到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文化力就是指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是由一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文化潜力、文化活力和文化发展水平构成的。本文拟就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挥文化力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文化力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国力,历来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很大程…  相似文献   

9.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曾碰到过。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其中也有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是东部“沿海中国”的诞生和中西部“中国的第三世界”的形成。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大局,审时度势,提出并具体部署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对云南和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也必将对全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通过施展内力、多方借力、激发活力三种形式,夯实区域党建基础、整合区域党建资源、创新区域党建形式。全面提升区域化党建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阶段。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加快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关键,使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2.
翦万钦 《湖湘论坛》2002,15(5):77-7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模式束缚的区域经济机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选择,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战略。一、从实际出发确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和制定科学的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究竟谋求一种什么样的区域功能?达到什么样的区域发展目标?在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忽视或离开了对区域系统的功能分析,要想真正把握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黄本和 《当代广西》2008,(14):43-43
荔浦县发展在工业,活力在民营。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把民营经济作为积百家力、聚百家财的百姓经济、民本经济来发展,荔浦县才能早日实现“广西经济大县、一流县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活力作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微观组成,是产业与经济生态健康的关键。文章选取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作为案例研究地,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陵水县各类型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展开访谈。依据访谈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得出民族地区旅游企业在其恢复活力的过程中面临着旅游企业素质、外部环境及交互作用三方面的障碍。文章提出了通过建立企业韧性、重建市场格局、加强品牌宣传等路径来助力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活力恢复及疫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连山,水连水,北部湾一湾连七国。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一大发展趋势,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相互依托是促进地区各力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泛北合作从理念发端到实质推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罗锐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的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地区差距扩大最快的...  相似文献   

17.
"活力"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大连市中山区委提出了建设"科学发展活力中山"的目标,以此凝聚全区力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当前研究分析"科学发展活力中山"提出的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等问题,对中心城区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精髓是,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富裕起来,然后通过发达地区带动和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内容,即区域经济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经营灵活的优点,是当前最具活力的“发展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恩施市把民营经济作为重头戏来抓,推动了市域经济大发展。2000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达到21501户,从业人员79519人,注册资本32175万元,产值营业额达到165000万元,创税4800万元,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一、确立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把民营经济发展放在主导位置,是由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和本地经济发展小气候决定的。第一,区域经济民营化是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贺虎 《传承》2010,(15):140-141
东北亚地区一向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区,随着中国的崛起,如何审视中国与东北亚区域秩序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传统国际秩序的概念已经不能适用在发展变化中的东北亚,新区域秩序理论将更好地从政治、经济、军事的方面与深度展现崛起中的中国与发展中的东北亚区域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