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安机关依法扣押与治安行政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的财物,是治安行政案件调查常用的一种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措施。当前,治安行政案件扣押主要存在着扣押主体不合法、扣押对象不合规、扣押程序欠规范等问题。治安行政案件扣押程序主要包括扣押财物实施前的报告和批准,实施中的提取和法律文书制作,实施后的移交、保管和解除。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严格依法进行扣押,杜绝违法扣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治安行政案件事实,发现和收集有关证据,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按照合法、及时、细致、全面和客观的原则,严格依法进行治安行政案件检查,杜绝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检查、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公安部先后制定了两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第一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补充,主要表现在管辖、送达、简易程序、调查取证、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与决定、治安调解、涉案财物处理、执行等方面。公安行政执法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只有认真领会、贯彻这些修改与补充,才能保障执法工作的合法性,进而促进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浅谈治安检查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公安机关成立并开始履行治安行政管理职能之时起,检查就作为行政执法的一种基本方法,被公安机关广泛使用。治安检查主要包括办理治安案件中的检查、安全检查以及日常的监督检查。办理治安案件中的检查是一种证据调查活动,日常监督检查是一种日常的管理活动,安全检查是指对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的人身及其携带的物品进行的一种检查活动。法律赋予了公安机关治安检查权,但在操作上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实践中运用治安检查权的混乱,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行使治安检查权,一要明确治安检查权的法律性质;二要能正确区分、理解治安检查权与刑事检查权的不同点;三要注意治安检查不当而导致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5.
在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上,《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一些不一致甚至是相冲突的地方,如回避、送达、简易程序、调查和暂缓执行拘留等。在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遵循后者的有关规定。同时公安部应尽快对前者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6.
2012年公安部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创新性地确立了治安和解制度。该项制度有其区别于治安调解制度的明显的优越性,但是在实务中遭遇了困境,主要因为立法不完善、理论研究缺乏等因素,应该通过从立法上确定治安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时间、确定和解协议的效力和救济等,并由非公安机关的第三方促成、监督和解协议的达成和履行,以达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彻底有效解决治安纠纷,缓解公安机关案件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安机关是社会主义人民警察机关。人民警察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特点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的专门机关。这种性质决定了人民警察具有双重基本职能。而双重基本职能的实现正体现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如“人民警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地方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人民警察工作效能是否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9.
当前公安机关滥用警察权具体表现在使用行政处罚权的随意性、使用人民警察权的违法性、使用治安管理权的违纪性等三个方面。警察权的滥用严重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监督和防范。  相似文献   

10.
治安调解实践的几个疑难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在进行治安调解时,有以下问题应明确:治安调解无论是否达成协议,都应当有调解笔录或治安调解书;治安调解中的“告知”应当履行告知程序;民间纠纷与民事纠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因民事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不能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或者打架斗殴,只造成一方有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公安机关不能调解处理。  相似文献   

11.
治安行政处罚的法律,一般称为违警罚法,它是各国保障其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工具。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使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以及处理相关治安问题时有法可依,对促进社会和谐、雏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维护治安秩序,需要多种手段,不单是处罚。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安机关的执法实践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型治安案件。只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行政管束、调解治安纠纷、量罚趋向轻缓,就能够体现立法宗旨,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法标准,准确运用法律,保证办案程序,注重办案质量,均有利于树立良好公安机关声誉和人民警察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感,以此充分体现出公安机关在国家管理活动中的职能作用。然而,公安机关能否在执法活动中严格执法标准,注重执法质量,是衡量公安机关执法水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应始终坚持立警为公和执法为民,但当前公安机关的执法观念还存在着偏差.因此,应进行执法观念的革新,树立民本思想,并从日常工作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安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公安执法为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作为特殊行政主体,既具有行政执法权又具有刑事执法权,深入分析在执法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案件适用不同的执法权力,并注意特定情况下两种执法权的相互转换和有机结合,对规范公安机关执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共安全视频系统具有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还具有对监控区域实时反映、客观记录其情况的属性。侦查刑事案件时.可以通过发现和查看犯罪现场周围存在的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资料挖掘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随着案件侦查的推进,结合案件前期信息综合运用.还可以进一步借助涉案区域存在的视频系统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去向,指挥案件侦查活动的实施,这是一种充分利用现实社会资源为侦查工作服务的侦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改善公安执法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执法环境是公安机关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社会土壤,执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工作成效。我们在对一线民警的执法环境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公安执法环境的现实因素,并就如何改善公安执法环境和加强民警执法保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安民爆公共安全管理的行政法规制,主要包括公安机关实施的民爆物品的行政许可规制和行政处罚规制两方面。公安机关实施的许可包括购买许可、运输许可和爆破作业许可。对违反民爆公共安全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一般有七个方面,下一步应精简许可环节,完善非法爆炸物品销毁的立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治安行政处罚存在问题比较多,困惑也不少。其中主要有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也有公安机关执法方面存在偏差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规范和统一呢?一方面需要立法机关加以解决,比如尽快出台《治安处罚法》;另一方面要求公安民警提高治安行政执法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公安行政败诉有其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错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客观原因包括行政程序法的缺失;“指标”任务的规定;警力不足等。为减少公安行政败诉,应完善公安行政立法,规范办案程序,树立程序意识,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落实责任,健全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