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7,(5):110-111
内蒙乌塔其监狱在推进平安监狱建设中,采取了加强“三个防范、强化三个制度、实施三个监督”的防控措施,确保了监狱安全稳定。“三个防范”,即:人防、物防、技防;“三个制度”即:民警直接管理、30分钟点名、三人互监小组制度;“三个监督”即:检察部门监督、纪检部门监督、群众和罪犯亲属监督。  相似文献   

2.
教育改造是一项区别于社会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中,我国监狱坚持实行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罪犯理论,成功改造了各类罪犯,创造了世界主要国家中最低的重犯率。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轨时期,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挑战和机遇并存。监狱体制改革、布局调整、“三化”建设也给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从制度和实践方面作出适应性调整。未来时期我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要以四个方面为改革的着力点:即教育计划制定上要突出“素质”含量;罪犯在监狱环境的适应上要突出“心理”含量;罪犯在社会环境的适应上要突出“能力”含量;罪犯教育改造效果的评估上,要突出“分层”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健全监狱的行刑制度,巩固罪犯的改造成果,稳定罪犯临近出监的情绪,强化罪犯的守法意识,使罪犯在临近释放前了解、认识社会,实现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提高适应社会的信心和能力,使监狱行刑纳入社会化轨道,19991年5月26日,上海市周浦监狱回归指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心”成立1年以来,以“巩固改造成果、架设回归桥梁、减少重新犯罪、稳定社会秩序”为宗旨,在科学认识犯罪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犯的杜会化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进行回归指导。截至去年7月31日止,共有13批339人通过回归指导中心这一…  相似文献   

4.
论罪犯劳动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罪犯劳动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产生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如劳动改造手段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追求经济效益成为罪犯劳动的主要目标;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协调配合不够;“以劳代教”、“以劳代惩”现象还时有发生;外役劳动的负面效应表现突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了罪犯劳动制度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确保监狱安全是监狱管理的首要任务,对有异常行为的罪犯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防止监狱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异常行为罪犯的控制有多种方法,其中行为控制是狱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行为控制方法主要有限制行为法、小组控制法、互监组控制法等十种方法。同时,要注意对异常行为罪犯既要进行行为控制,也要进行心理、制度等方面的控制,要发挥监狱管理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增强罪犯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入手,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遵循罪犯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教育罪犯是监狱干警和服刑罪犯之间的心理互应过程,是“投入——产出”的系统工程。监狱干警对罪犯的投入主要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之以规、导之以行。干警与罪犯之间不只是教育与被教育、改造与校改造的单向式关系,罪犯在接受改造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罪犯心理能否发生良性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入时双方是否处于相容互应的良好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质。恢复性行刑在于修复罪犯与受害人关系,恢复正常的社区和社会秩序,故恢复性行刑理念与“和合”精神不谋而合。契合“和合”思想与监狱恢复性行刑,重在实践:积极营造监内“和合”文化,建立向受害人和相关人悔罪机制,赋予罪犯劳动改造制度新的内涵,促进监狱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8.
赤峰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向前延伸即罪犯人监时,除了对新收押罪犯法律文书、身份核对和物品、行李等检查交接外,还向公安机关及时了解其在羁押期间的认罪态度、身体情况等,为罪犯人监后教育改造作好准备,实现了新收押罪犯人监基本信息录入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关于设立罪犯出监监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立罪犯出监监狱是巩固罪犯改造成果,减少重新犯罪的需要。罪犯出监监狱的设立可根据各省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教育改造以守法教育、前途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最近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已决犯投监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一是不能及时投监。看守所为了节约经费,采取集中投监的办法,延长了已决犯在看守所关押的时间,超过法定期限。二是罪犯在看守所关押期间被违反规定保外就医。有的罪犯保外就医既不符合病残条件又不符合审批程序规定,形成“以保代放”。三是判决前取保候审的被告人被判实刑后无人收监,有的甚至自行出走,不知去向。四是监狱出于经济效益考虑,拒收年老体弱但应投监的罪犯。已决犯投监中存在的问题有极大的危害,使刑事判决裁定不能正确执行,增加了看…  相似文献   

11.
张健在《安徽监狱》2005年第1期上撰文《新时期改造罪犯的理念更新》指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改造罪犯要触及思想,着力转变价值观、人生观。1、司法公正是改造罪犯的前提。改造和被改造虽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但也并非不可调和。只要被改造者积极配合,主动接受,这对矛盾就会缓解,其前提是建立在司法公正基础上的改造。这里说的“司法公正”是从受刑人的角度来说的,包括侦查、起诉、审判时的公正和入狱后的执法公正两个方面。2.人本思想是改造罪犯的底线。由普通公民成为在监罪犯,  相似文献   

12.
监狱的工作重点是改造罪犯。但因为罪犯也是人,因此这里“性”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们应从心理和生理方面,对犯人做好科学的管理、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使监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05,(12):101-102
61特许离监不同于离监探亲问:最近,我村一名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因其父去世回家奔丧,我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属于《监狱法》中规定的离监探亲,请问,罪犯是否可以回家奔丧,有什么具体规定(?江苏费晓晓)答:首先应当明确,罪犯经监狱批准可以回家奔丧,这是监狱的一项职权。司法部于2001年制定了《罪犯离监探亲和特许离监规定》,在这个规定中明确,对“配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病危、死亡,或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确需本人回去处理的”罪犯,监狱可以特许其离监回家看望或处理。这名罪犯的父亲去世,监狱可以批准其回家奔丧。其次应当明确,特许离监不同于离监…  相似文献   

14.
<正> 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是体现教育刑思想的现代刑法的产物。它自1870年创建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世界性的刑罚制度。缓刑制度在现代刑罚制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学者把缓刑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刑法上的反应手段,它在抗制犯罪的刑事政策中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正确、适当地运用缓刑,可以有效避免短期自由刑所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不失为监改少年罪犯,预防重新犯罪,使少年罪犯在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15,(2):98
2015年是广西黎塘监狱建成64周年。六十载光阴荏苒,一甲子春华秋实。如今的黎塘监狱在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和监狱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平安、法治、文化监狱建设为主线,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监狱整体工作上新台阶。以"平安监狱"建设为基础,实现监管安全稳定常态化监狱创新监管改造考评方式,每月一次实行基础化、一体化考评;规范化监区、"7S"管理监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实现应急演练常态化,积极推进区域管理工作,强化罪犯联保互监管理,罪犯劳动现场管理进一步规范。至  相似文献   

16.
李明 《中国司法》2024,(4):62-67
<正>山东省临沂监狱根植沂蒙红色沃土,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用党的精神谱系和红色文化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监狱建设,以把罪犯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为中心,创新实施入监、在监、出监罪犯改造“全过程”教育,以全局战略、全域视野、全程赋能推动罪犯教育工作提档升级,提升监狱治理能力和水平,助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不文明管理罪犯是明令禁止的,由于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管教能力比较差、监督查处过宽等因素,不文明管理罪犯现象仍然存在。为避免此现象的出现,要坚持“严”字当头,“育”字领先,“督”字贯穿。  相似文献   

18.
王传敏 《中国司法》2008,(10):56-58
安全是监狱工作的永恒主题。传统意义上的监狱安全包含三大安全,即监管安全、生产安全和队伍安全。存监管安全中,危险性罪犯是极大的潜在性的威胁,如掌控不力,随时都可能发生脱逃、行凶等监管安全事故。从罪犯群体来说,危险性罪犯是整体监管安全这个“木桶”的其中一块“短板”。如何甄别危险性罪犯,足当前监狱安全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开放武处遇制度是西方的一种主要的行刑制度,而我国仅在近几年才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开放武处遇制度的起源、发展、形式、理论依据及优缺点等问题,提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武处遇制度,以推进我国行刑制度的改革。要在现行分组处遇级基础上,设置开放性处遇级别,允许进入开放性处遇级别的罪犯参加社会上的劳务承包劳动,待条件成熟后,可以推行罪犯日问在社会上劳动,晚间自动回监报到的制度。逐步尝试工作释放、释前放假等措施,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监狱系统始终不渝地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认真全面地贯彻执行《监狱法》,坚持依法治监、从严治警,充分发挥监狱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罪犯改造手段的科学化、社会化和人性化,实现了监管安全和改造质量的新提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苏州监狱实现了20年无罪犯脱逃,创下了全国最好纪录;自1997年以来,全省罪犯脱逃逐年下降,2000年首次实现了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特大案件的“双零”指标,江苏监管安全工作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2001年在超押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