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炳堃 《湖湘论坛》2001,14(6):75-76
自1992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正式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此为契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也步入了新的轨道。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中心环节。一、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同于一般资产所有权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涉及到企业资产出资人和经营人的一系列基本经济规范,其中出资人作为掌握企业资产产权的主体,有其独立的权限、独立的责任和独立的利益,经营人作为掌握企业资产法人财产权的主体,也有其独立的权限,独立的责任和独立的利益。为了…  相似文献   

2.
信息博览     
陈燕:我国经济学出现七大学派 1、经营权主导改革学派。是我国80年代经济改革的主流学派,他们研究的重心就是国有制企业的改革,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他们主张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坚持全民所有制性质,即在保持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下放经营权,把经营权从政府转到企业手中,形成新的,国有企业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问题关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国有经济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是很危险的。下面不妨引用持这种主张者两段有代表性的话。"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必须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值比重太小,甚至降低到30%、20%以下,那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只能流于空谈。"(纪思《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资控股公司建设的两种根本性思路熊海斌研究国有经济的人们都会承认,国有企业所有权(或国有资本所有权)存在着虚置的问题,即没有理想的代理人代表全民高度关切、维护国有资本的所有者权益。这个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就不明晰不理想,国有企业的产权改...  相似文献   

5.
对余江县国有商业企业国有民营改革的思考吴建生国有民营是指国有企业以有偿形式租赁给个人经营,其法人代表在经营管理中享有企业资产使用权,国家则行使资产所有权.这是我国目前产权改革的一项新尝试。从1992年开始,余江县国有商业就进行国有民营改革,并相继在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改革客观上要求政府职能随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转变,将政府的所有权管理同行业行政管理进行分离,以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所有权管理职能部门要尽快建立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试后,最终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专职机构,组建一批以产权为商品进行经营的国有资产经营中介机构,将国有企业所有权分解成不同的法入产权,并负有限责任,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才能提到相对的分离和统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用“非国有化”一词来表达自己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主张。但是,他们对“非国有化”这个概念不加界定,使“非国有化”一词成了弹性很大的概念。偏爱“非国有化”这一术语的学者,有不少是主张经济学用语要跟国际接轨的,那就不妨看一看“非国有化”一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的含义。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西方国家右翼政党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张公共部门的企业非国有化,即通过各种途径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和收益权从公共部门转移给私人。这实际上就是私有化,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就有“非国有化…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所有权实证分析熊海斌所有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根本。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理想,根源在所有权机制上。产权和所有权问题近年来受到理论界的特别重视,但是,我国所有权机制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通过哪些环节对我国经济产生消极影响?本...  相似文献   

9.
记者: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资产大量损失,其重要原因是对经营者的约束不力。对国有企业来说,所有者又是如何约束经营者的呢? 钟朋荣:在国有企业,不是所有者直接约束经营者,而是经过几级委托——代理关系,由第二级或第三级代理人约束经营者。一般说来,国有企业至少有三级委托——代理关系:首先,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全民是委托人,国家(比如国家国资局、国家经贸委等)是代理人;国家又以委托人的身份,将资金委托给各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又将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委托给某个具体官员,如某个厅长、处长、科长等等。最终…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正在讨论和议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资产所有权的认识,有时似乎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而且以为抓住了所有权就抓住了一切。因此,就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放在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配和操作上,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 其实,本世纪以来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异化,这一进程仍在继续。所谓异化,这里指的是企业资产所有权传统性质的变异,这在大中型企业上表现得更明显,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西方经济生活中某些形形色色的现象就是这一进程的体现。归纳起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方面,即…  相似文献   

11.
评“企业所有权”论吴易风在近年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中,“企业所有权”论是颇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企业所有权论者抨击国家所有权即全民所有权是“产权虚置”。他们说:“何谓产权虚置?从名义上说,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营企业产权,属于全民所有,你我他人人有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规范的公司,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也有利于筹集资金、分散风险。”这里,《决定》把所有权分解为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两种所有权。关于出资者所有权,《决定》指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以来,为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维护交易安全,早日推动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已成为国企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革后如何保护国家所有权,则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笔者试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一、确立法人所有权与保护国家所有权并不矛盾简而言之,法人所有权就是企业或公司作为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立支配其财产的权利。它们可以对其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可排除他人对其财产不正当…  相似文献   

14.
李香莲 《前进》2000,(5):35-35
朱基总理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第2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推行会计委派制。为什么要推行会计委派制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市场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经济违法乱纪案件日趋增多。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部分地区和单位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健全国有企业监管体系,加强企业财务监控,维护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会计委派制可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属国家所有,国家享有资产收益权;经…  相似文献   

15.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卢文兵当前,加块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推动转变政府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国有企业产权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产权是所有权的延伸,界定产权的前提是先界定所有权。《民法通则》中对...  相似文献   

16.
《创造》1995,(5)
周叔莲指出:深化企业改革要增强信心6月20日《中国改革报》刊登周叔莲在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对国有企业改革缺少决心有几种表现。一是感到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困难很多,主张丢掉国有企业,在发展非国有企业上下功夫,有人甚至主张私有化。二是感到深...  相似文献   

17.
《创造》1994,(1)
旧产权制度──国有资产大流失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原有的资产产权制度在目前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一,国有企业资产产权模糊,管理混乱,占有和使用割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的漏洞,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形成是国家向各部门,向各地方和...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也是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来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使用效益,保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损害,合理有效地配置国有资产,对于国民经济实现较快的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 1、所有权模糊,所有者主体多头。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本质上具有完整性,同一资产的所有权不应由多个所有者行使。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没有界定,致使侵占国有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部门又都行  相似文献   

19.
(一)把国有资产推向市场,使国有企业产权市场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国有资产的产权,就是国家与企业对国有资产的权、责、利关系的行为界定。国家拥有企业,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即企业是产权主体。国有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不清,不是说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明确,而是指国家与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2,(5):44-44
俄罗斯:1998年出台了《俄罗斯联邦评估法》,共四章25条。该法确立了政府管理与自律组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规定了在涉及属于俄联邦、各级政府、自然人、法人的评估对象的交易行为中对评估行勾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该法还体现了俄罗斯评估行业综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按照该法规定,评估行业的评估对象包括:企业资产等特定类型资产;财产或单项资产的所有权和其他重要权利;请求权及债务;著作、服务、信息;其他法律规定允许流通的民事权利主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