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o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人和其他动物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病。隐孢子虫是Tyzzer 1907年在小鼠胃腺的组织切片中首先发现,并将其命名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Tyzzer(1912)还描述了小鼠小肠中的C.parvum,后来他还记述了兔小肠中和雏鸡盲肠中的类似虫体。Triffit(1925)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riodisis)是新近被确认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Tyzzer于1907年最先在小鼠胃腺的组织切片中观察到大量的隐孢子虫虫体,以后陆续在各种动物体内发现。目前已知隐孢子虫的动物宿主包括哺乳纲7个目、鸟纲4个目、爬行纲1个目及鱼纲2个目共40种动物。目前,本病已作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隐孢子虫是一种类球虫的原虫,本世纪初由Tyzzer(1907)首先在小鼠胃腺内发现并定名。此后发现隐孢子虫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之一。Panciera等(1971)首次报道了犊牛隐孢子虫病。嗣后,Meuten等(1974)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ohlenz等(1978)应用病牛肠粘膜刮取物饲喂健康犊牛感染成功;Tzipori等(1980)使用患隐孢子虫病犊牛的粪便饲喂健康犊牛发生感染;Lanksverk等(1984)在挪威调查9个牧场,发现其中6个受到隐孢子虫侵袭;Vitovec(1984)研究隐孢子虫在牛肠道中的寄生部位。隐孢子虫是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对养牛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能够感染哺乳类动物、鸟类和爬虫类动物的原虫,Tyzzer最先在1907年发现于小鼠胃部的组织切片上。以后,陆续有人报告犊牛、羔羊、驹、猪、猴、鹿、鸟、鱼、鸡及蛇等18种动物感染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类的病例最先是由Nime等在1976年报告的。我国目前尚无本病的报道。我们于1986年5月在广东省某鸡场的雏鸡中首次发现本病。  相似文献   

5.
隐孢子虫是一种球虫类原虫,于本世纪初由Tyzzer首先在小鼠中发现并予以描述。此后已发现隐孢子虫可感染多种脊椎动物。1976年以来又报道了经肠道活组织检验诊断的若干人体病例。近年来,隐孢子虫病作为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爱滋病)的常见并发症而引起重视。 (一)病原学 1.分类: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隶属于顶端复合体亚门、孢子钢、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艾美耳亚目、隐孢子虫科。其主要分类特征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隐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Tyzzer1907年在小鼠胃腺组织首先发现,嗣后许多研究者在包括7个目的哺乳类、4个目的鸟类、2个目的鱼类和1个目的两栖类等众多种类的宿主上均曾检出。已知,隐孢子虫可引起儿童和幼龄动物的腹泻及随之而来的脱水、虚弱,乃至死亡,尤其是对有免疫缺陷、免疫损伤和免疫抑制的人畜,常导致严重的疾患和较高的死亡率。在国外,新生犊牛常因隐孢子虫感染而呈现腹泻,便血和死亡,许多国家己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疫病进行研究。在我国,尽管犊牛腹泻并非罕见,但与隐孢子虫病相联系的报道则甚少。为此,我们对兰州地区新生犊牛因严重腹泻而致急性死亡的实况,作了病原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病。它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哺乳类、鸟类及爬虫类动物,成为人和多种动物腹泻和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在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重要的外生性发育阶段的虫体——卵囊,因此在诊断隐孢子虫病时,可以用漂浮法来检查人和动物粪便中的卵囊。文献中已报道的隐孢子虫卵囊漂浮法有饱和盐水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漂浮液的选择适当与否直接影响诊断效果。为此,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漂浮液作对比试验,以求寻找出最佳的隐孢子虫卵囊的漂浮方法。  相似文献   

8.
1917年,日本Waltzing小鼠爆发了一次致命的腹泻,在病鼠脏器坏死组织边缘的活细胞中发现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Tyzzer命名该菌为毛发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iliformis),文献上也称为Tyzzer氏菌,并确定其病原。由此菌引起的实验动物感染,称为Tyzzer氏病。综述作者1972年夏季在医用同位素和防腐剂急性毒性试验时,在我国昆明种小鼠中先后二次发现本病的发生,由病理学检查证实,并于1976年作了报告,称为毛发状芽胞杆菌病(参见黄念君等:药品与生物制品,2:139~143,1976)。 毛发状芽胞杆菌是实验动物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流行性腹泻疾病,全球性分布,在小鼠中比较常见,传播广泛,常常干扰实验工作的进行,影响实验结果,如肿瘤移植、化学物质致癌试验、甲状腺切除的免疫  相似文献   

9.
隐孢子虫病 (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的人兽共患原虫病 ,由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sp .)所引起。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 ,在免疫功能健全者 ,这种腹泻表现为自限性过程 ,一般在 7~ 1 0d后自愈 ;而在免疫功能不全者 ,尤其是爱滋病患者 ,则表现为持续性腹泻 ,甚至威胁生命[1] 。隐孢子虫卵囊极其微小 ,常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污染水源。近年来 ,由于不断发生水源性隐孢子虫病的暴发流行 ,所以水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污染及其检测问题倍受关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CDC)把它作为一种新的高传染性疾病来…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具有广泛的宿主,能使哺乳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多种动物发生感染。隐孢子虫病的地域分布也很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本病的报道。隐孢子虫的自然传播途径目前尚未确定,据现有的研究资料,隐孢子虫主要通过眼结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这三个途径传播。我们曾对广东省内饲养数量较大的两个肉用鸡品种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表明隐孢子虫在这两个品种鸡中感染率较高,雏鸡和种鸡尤为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原虫,隐孢子虫可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家畜和人类,但对云南省猪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尚缺乏系统研究。为获悉云南省猪场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其虫种类型,本研究采集来自于云南四个代表性猪场的129份新鲜粪样,采用巢式PCR扩增猪隐孢子虫的18S rRNA基因序列,然后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和构建进化树,解析隐孢子虫的种属关系;对不同地区及动物年龄的感染率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有17个样本确定为隐孢子虫感染阳性,总体感染率为13.18%(17/129),其中16例为成猪隐孢子虫,1例为猪隐孢子虫;风险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的年龄段之间均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本研究首次在云南省猪体内发现猪隐孢子虫虫种,研究结果为云南省猪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2.
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牛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内生发育史、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牛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前人对牛隐孢子虫3个有效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及有效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州地区犬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采自犬养殖场、郑州郊区宠物市场、实验动物房、宠物医院以及郑州郊县农村的309份犬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同时用幼犬和SCID小鼠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2.59%(8/309);犬养殖场、郑州郊县农村和实验动物房犬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56%(1/179)、10.53%(2/19)、16.67%(5/30),而宠物市场、宠物医院的被调查犬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所查到的8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有6份来自1~3月龄的幼犬,表明幼犬更容易感染隐孢子虫。动物感染试验表明,犬源隐孢子虫不感染SCID小鼠和2月龄非免疫抑制幼犬,但能感染免疫抑制幼犬。组织切片用HE染色观察的结果显示,犬源隐孢子虫主要寄生在幼犬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根据卵囊形态大小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将从犬分离的隐孢子虫初步鉴定为犬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4.
巴贝科 (Babesiidae)和泰勒科 (Theileriidae)的原虫统称为梨形虫 ,属顶复门 (Apicomplexa)、梨形虫亚纲 (Piroplasmasina)。由上述 2个科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梨形虫病。以前的分类将其隶属于孢子虫纲的血孢子虫目 ,故称其为血孢子虫和血孢子虫病 ,又称焦虫和焦虫病。梨形虫由蜱传播 ,有些种的病原性弱 ;有些种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能引起家畜发病甚至死亡 ;有些种对动物的致死率很高 ,因而对畜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威胁。笔者就已确认的甘肃省家畜的 4种巴贝虫 (Babesia)和 6种泰勒虫(Theileria)作一简要综述。1 巴贝虫和巴贝虫病1.1…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广西奶牛隐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9个奶牛场和4个奶牛个体养殖户的1 612头份粪样进行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测,并以基于18SrRNA基因的PCR-RFLP技术对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7个奶牛场发现存在隐孢子虫感染,隐孢子虫阳性粪样为189头份,总感染率为11.72%(189/1 612)。在感染的年龄段上,1~6月龄犊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21.3%,显著高于7~12月龄的青年牛(9.6%)和大于1岁龄的成年牛(3.8%)(P<0.01)。感染季节以冬季感染较高,但与夏季感染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PCR-RFLP分析显示,分离的7个隐孢子虫株均为安氏隐孢子虫。调查表明,广西奶牛隐孢子虫虫株以安氏隐孢子虫为主,感染率与河南、江苏、安徽、吉林等省份相似。  相似文献   

16.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两宿主寄生性原虫病,对人畜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绵羊住肉孢子虫病的病原至少有6种,即巨肉孢子虫〔Sar-cocystis gigantea(Syn.Sarcocystis ovi-felis)〕、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ovi-canis(Syn.Sarcocystis tenella)〕、水母形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edusiformis)、白羊犬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arieticanis(Syn.Sarcocystis tenella)〕、微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microps)和囊状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ystiformis)。现将各虫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命名时间、种名的演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西安地区不同奶牛场的9头腹泻病牛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并从肠道粪便中分离到隐孢子虫。用分离到的虫株接种新生健康犊牛2头。人工感染犊牛均发病并表现出比较典型的隐孢子虫病症状;对人工感染病犊做粪便卵囊再分离和病理学检查,不但重新分离到隐孢子虫,而且可见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固有层裸露,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肠隐窝处含有隐孢子虫,粘膜下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粘膜压片染色镜检亦看到隐孢子虫。试验结果发现人工病例与自然病例所测指标相似,进一步证明西安地区犊牛腹泻是以牛隐孢子虫为主要病原的疫病  相似文献   

18.
动物新孢子虫病张常印(南京动植物检疫局210009)新孢子虫是最近发现的家畜和伴侣动物的一种原虫样的寄生虫,感染的宿主谱很广,目前仅知胎盘是传播途径,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新孢子虫病的报道。由于犬和牛新孢子虫病在公共卫生和畜牧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已引起各...  相似文献   

19.
野生鼠隐孢子虫对实验动物的感染试验杨月中白会芬和爱芬朱杰曾丽(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昆明650201)隐孢子虫系世界范围内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以腹泻为特征的重要病原。本试验以野生鼠隐孢子虫孢子化卵囊实验性感染猴、兔、小白鼠和大白鼠...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抗贝氏隐孢子虫的免疫机制,本研究将纯化的贝氏隐孢子虫卵囊经处理后制备成免疫抗原,经鸡翅下及大腿内侧肌肉多点注射免疫6次150日龄产蛋海兰鸡,每次免疫间隔为15~20 d,以制备特异性抗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结果显示,初次免疫后第120天,IgY效价达到1∶25 600,经免疫荧光法鉴定可识别贝氏隐孢子虫卵囊。用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测定IgY抗体对贝氏隐孢子虫、牛安氏隐孢子虫、猪等孢球虫及猪弓形虫的抗原发现,得到的IgY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贝氏隐孢子虫。间接ELISA法测定不同温度、不同pH下IgY的活性发现,制备的IgY抗体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一定的耐酸、耐碱性。以上结果表明,贝氏隐孢子虫卵囊抗原免疫蛋鸡可制备高质量的特异性IgY抗体,这为进一步应用抗隐孢子虫特异性IgY抗体治疗与诊断隐孢子虫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